发布时间:2015-12-07 11:06 原文链接: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让激光成果实现二级跳

   激光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高和单色性好等一系列优点,自其问世以来就受到科研领域的高度重视。激光打印、扫描等技术推动了诸多领域的迅猛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已走进千家万户,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卫标告诉记者,我国激光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何推动我国激光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产业的发展是“科技国家队”应当思考的问题。

  “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事实上,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正在加速集聚优质资源,倾心打造“四位一体”的新型产业发展新模式,即“产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技术服务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践行者,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面向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化的平台,采用企业化运营的科研院所新模式,坚持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总体功能定位的新型产业研究院。

  “科技创新,产业报国。这是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的使命。”陈卫标说,它将致力于激光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成为激光产业界的创新引擎,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挥之不去的转化想法

  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是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科技产品,而研究员周军是这家在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注册成立的公司总经理,具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血统”。

  周军是上海光机所的博士研究生,他所在的课题组就从事激光雷达相关科研工作。“我们所已经在激光雷达领域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周军说,在位于上海嘉定的实验室中,科研人员已经能够完整地制造出一部激光测风雷达。当时,周军就觉得可以将这一技术民用化。

  2007年周军留学美国,而将激光测风雷达做成产品的想法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2013年,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成立,鼓励上海光机所拿出项目进行产业化。这让已经回国的周军看到了机会。他向原来的课题组提出建议,将项目拿到南京进行产业化,但课题组老师们却心存顾虑,毕竟实验室设备与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最终,是研究院二次开发的理念和周军的坚持打消了老师们的顾虑。

  在南京,周军组建了产业化科研团队,根据市场需求对实验室的激光雷达进行产业化研制,产品已进入批量产业化阶段。研制的全光纤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可实现从几十米到数公里范围内风速、风向、切变、湍流等风场信息的实时测量,在风电、民航、气象、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送到用户手里进行实验性使用时,这台从里到外全部零件都实现国产化的机器,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如今,已经有企业前来与周军洽谈,愿意合作量产激光测风雷达,并应用到风电等领域。

  目前中高端激光器产品已提供给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校单位,分别用于机载激光测深、机载激光成像、远距离目标探测、中红外激光雷达等应用系统。

  二次开发进市场

  激光测风雷达能走向市场,二次开发功不可没。在陈卫标看来,二次开发是将实验室中的原型机孵化成企业使用的产品机,而研究院就是一个科技成果二次开发的平台。

  “科学家做产业不一定在行,他们的研究成果距离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上海光机所打造了研究院这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陈卫标说,每一个来到这个平台的科技成果不一定全都是原始创新,但肯定都有明确的企业和市场需求,并已经在光机所有了多年的研究积累,能迅速进行产业化。

  要真正架起研究所与企业的桥梁,实现科技成果二次开发,需要研究院采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和机制。对人员考核,研究院不论年龄、资历、职称和职务,只以成果转移和转化的贡献论英雄,按照贡献对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上不封顶。

  研究院还坚持开放式办院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将智能激光制造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激光精密检测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资源对社会充分共享,吸引了一批创业人才和相关企业集聚。

  如今,研究院已经形成了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技术服务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四位一体”模式,向企业提供ZL技术转移、委托合同科研等形式的技术转移合同额超过4000万元,引进培育孵化激光高科技企业25家,年产值达到2亿元。

  “同时,研究院正在与红塔基金等投资机构组建激光产业基金,这个基金将会更好地推动成果产业化及支持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发展。”陈卫标表示,只要坚持与社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信念,各种产业资源必将在研究院周围不断呈现规模化的集聚效应,“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打造国际知名的激光产业集群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近。”

相关文章

麻省理工开发出新型激光技术无损检测超材料

超材料是由常规材料如聚合物、陶瓷和金属制成,它们通过微观尺度的精细设计在结构上展现出非凡性能。工程师们依靠计算机模拟来探索各种微观结构的组合,从而发现某些材料是如何实现特殊转换的,比如变成能聚焦声波的......

新突破!借助激光技术制造抗紫外激光损伤的熔石英元件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光学制造与检测中心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基于CO2激光的缺陷表征与去除过程,实现了高抗紫外激光损伤熔石英元件制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Light:AdvancedMa......

我国科学家提出单向量子声子激光技术方案

在量子芯片中,跟超导比特耦合的声子谐振器,是连接转换光电信号和执行量子逻辑操作的关键部件。这类相干声子器件,在量子信息、纳米力学与热电材料、超灵敏传感及无损检测与地质勘探等诸多领域具广泛的应用价值。不......

从搬运粒子到近视矫正激光技术又亮了

“没有想到是一项技术获奖。”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份预测名单当中。就连获奖者之一、物理学奖史上第3位女性——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唐纳·史翠克兰(DonnaStrickland)在......

解析中国太赫兹研究的发展历程及最新动态

 近日,CETC(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在京发布了我国首台太赫兹安检仪,填补了我国安检产业的空白。太赫兹是一种波长介于红外线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穿透性,人体自身会产生这种......

特发信息设立首个“光芯片及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

  3/20/2018,近日,特发集团所属企业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发信息)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正式签署光芯片及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并为联合实验......

激光“低空卫士”:专治“黑飞”无人机

近年来,以轻型/超轻型无人机、多旋翼、三角翼和航模、动力伞等为代表的低空、小型飞行器(下称“低慢小”)越来越多。资料显示,5月份西南、西北、中南地区机场共有19次无人机影响航班正常运行事件,给安全运行......

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光谷召开

11月22日,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光谷召开。东湖高新区参建的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干线”正式启动,最快将于明年年底建成。论坛上,东湖高新区和相关方签署《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干线”项目框架协议》,建成......

中科院光电院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仪即将投产

今年一月份,东丽区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合作建立了激光技术研究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目前,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正在进行科研项目的全面试验工作。最近一段时间,光电院天津基地的工程师们正忙着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激......

光电院天津基地:光束里找力量实现强国梦想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激光产业,东丽区也在潜心科研、提升技术、开拓市场。坐落于华明高新区的中科院光电院天津激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更是进入了全力发展的阶段。最近一段时间,光电院天津基地的工程师们正在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