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15 09:33 原文链接: 上海药物所有机催化合作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氧化脱氢加成串联反应的作用机理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卫研究组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剑课题组合作在有机催化研究领域获得了突破进展,研究成果Organo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beta-functionalization of aldehydes via oxidation of enami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ascade reactions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手性氨催化已成为有机催化的里程碑。其中,涉及到将亚胺离子转变成烯胺的亚胺催化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有机合成中,是当代有机合成的热点。但是,逆向的将烯胺转化成亚胺的方法至今还没有被报道过。在这项工作中,科研人员报道了一个崭新的亚胺催化氧化烯胺活化方式:直接将烯胺氧化变成亚胺。研究表明,在二级氨催化剂存在下,用IBX作为氧化剂可把烯胺快速转变成亚胺离子。该方法已经成功运用于简单醛的b位不对称官能团转化。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一系列新颖的、对映选择性高的串联反应包括三步和四步串联反应,为高效合成结构复杂的、含多个官能团的手性结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这个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效率高,在有机和药物合成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自然—通讯》审稿人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使得直接氧化醛生成具有重要合成价值的不饱和体系成为现实,而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副产物少、原子经济性高。”“这个方法的创新性在于直接从简单的醛生成了手性的亚胺离子。通常它是从a,b-不饱和醛和有机催化剂的脱水反应而来的,在这个当前的反应中,它是从简单的醛与手性氨和诸如IBX的氧化剂制备而来的。这种获得手性亚胺离子的方法是新颖的和原创的。”“这篇文章的创新性给烯胺催化领域带来了新的前景。”

  该工作得到了中组部“千人计划”、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专项,教育部“111”计划和美国自然科学资金委的资助。

相关文章

氢键调控糠醛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催化研究组(DNL0601)石松副研究员与美国特拉华大学DionVlachos教授等合作,在糠醛等生物质催化选择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生物质催化转化反应中,生物......

关于不对称有机催化的硅氢化还原的几种模式

羰基化合物及亚胺类底物的不对称还原是合成手性醇及手性胺类化合物的最为重要的策略之一。在目前的不对称还原方法中,有机催化的不对称硅氢化还原近年来被受到广泛关注,因为氢化硅烷具有价格低廉、化学性质稳定以及......

有机催化对映选择性构建邻位双轴苯乙烯和多轴体系

近日,重庆大学闫海龙课题组利用有机催化对映选择性地构建出了邻位双轴苯乙烯和多轴体系,该成果发表在近期J.Am.Chem.Soc.(DOI:10.1021/jacs.8b09893)上。具有邻位手性元素......

锰金属有机催化取得系列进展

合成化学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衣食住行等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金属有机催化体系的发现和发展对有机合成策略的革新起到关键的决定性作用。锰是地球丰产元素,处于前、后过渡金属交界地带的第7副族,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便......

上海药物所有机催化合作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氧化脱氢加成串联反应的作用机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卫研究组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剑课题组合作在有机催化研究领域获得了突破进展,研究成果Organocatalyticenantioselectiveb......

上海药物所有机催化合作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氧化脱氢加成串联反应的作用机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卫研究组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剑课题组合作在有机催化研究领域获得了突破进展,研究成果Organocatalyticenantioselectiveb......

关于手性有机催化方面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