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29 17:05 原文链接: Science发表卵子发育颠覆性发现

  Science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哺乳动物卵子会在早期阶段从未分化的姐妹细胞获取关键细胞组分,这可能是理解卵子独特属性的关键。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低等动物中,这项研究颠覆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卵子发育的认识。

  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只有卵子能够发展成为新的个体。女性一生只能生产少量的卵子,这是人类生殖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理解卵子获得发育潜力的过程,不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医学研究领域都很有意义。

  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Allan Spradling和Lei Lei认为,当哺乳动物卵巢内的一批生殖细胞聚集起来并且相互连通的时候,特定生殖细胞将获得成为卵子的机会。类似现象存在于较为低等的动物中,比如果蝇。果蝇大多数生殖细胞(哺育细胞)会把自己的细胞器和细胞质转移到一个细胞中,帮助它发展成为卵子。

  虽然哺乳动物的卵巢也会发生这种生殖细胞聚集,但人们普遍认为这一事件只是进化留下的痕迹,并没有实际的功能。为此,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小鼠卵巢内相互连通的生殖细胞也在交换细胞质和细胞器,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小鼠的生殖细胞簇一般有五个生殖细胞,其中四个将大部分细胞器转移给第五个细胞,使其最终成为卵子。新细胞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被称为Balbiani小体的结构。这种结构只存在于年轻卵子中,人们一直不清楚它的来源。研究显示,如果姐妹细胞之间的物质转移被阻断,基本上卵子就不能生成。这说明哺育细胞与未来卵子的细胞器转移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过程,应该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那么,哺育细胞的这种牺牲对卵子有何帮助呢?研究人员指出,从姐妹细胞获得如此多的细胞材料,有助于卵子启动生长程序,发展成为哺乳动物体内最大的细胞。他们还认为,这种转移可能涉及了某些因子,“重编程”卵子的染色体,让其具有发展成胚胎的潜力。Balbiani小体本身也可能通过生产营养物质或者激素支持卵子的发育。受损细胞器可以在转移过程中移出,令卵子得到净化。

  2014年12月Weizmann科学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实现了一项创举:他们在实验室中成功逆转了人类细胞的时钟,首次从多能干细胞获得了精子和卵子的“始祖”——原始生殖细胞(PGC)。在胚胎发育的最初几个星期,胚胎干细胞会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几年前,日本研究人员用小鼠iPS细胞生成了原始生殖细胞。但生成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尝试一直没有取得成功。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胚胎发育的最早阶段,探索与生育问题有关的一些疾病,甚至开发新型的生殖技术。

  2015年6月日本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脊椎动物的生殖细胞是成为精子还是卵子取决于一个遗传学开关,foxl3基因。研究人员对一种叫青鳉的小鱼进行研究。他们惊讶的发现,该基因丧失功能的雌性青鳉,卵巢中居然生成了精子。研究证实,这些精子功能正常可以繁殖出正常的青鳉后代。研究人员认为,foxl3基因在雌性生殖细胞中发挥作用,抑制生殖细胞分化成为精子。

  基因突变会导致精子缺乏,造成男性不育。由于睾丸中缺少功能性的生殖细胞,这些患者无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比如 IVF)拥有自己的后代,恢复他们的生育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南京医科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将细胞重编程和基因组编辑结合起来,成功让缺乏精子的突变小鼠生成了功能性精子,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后代。这项发表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的研究为人们揭示了一条新途径,有助于解决基因突变造成的男性不育。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周琪、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沙家豪、和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赵小阳。

相关文章

野生鸟类可能至少两次将禽流感病毒传给海豹

一项最新发布的研究显示,此前主要通过鸟类传播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正在威胁海洋哺乳动物。在美国去年夏天的一起疫情中,野生鸟类可能至少两次将禽流感病毒传给了海豹。不过科学家表示,海豹间的疫情暂时不会威胁人......

我国首套海洋哺乳动物声学实时监测系统运行

我国首套海洋哺乳动物水下声学实时监测系统在该保护区建设完成验收并在连续3个月运行中初显成效,运行期间共监测到海洋哺乳动物声学片段1066条,并实时传输至保护区智慧化监管指挥中心。2022年11月,合浦......

中科院重建东亚上新世至更新世马科动物生态位

现生马仅有真马Equus一个属,是其远古时代繁盛族群中仅存的代表。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马科动物Equidae以其教科书级别的宏演化(Macroevolution)历史成为了阐释......

我国科学家发现群居哺乳动物更长寿

动物的社会组织形式能够影响寿命。2日,记者从中科院动物所获悉,利用系统发育比较分析方法,该所研究人员对近1000种哺乳动物分析发现,群居物种比独居物种更长寿。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揭示通过poly(A)尾巴重塑母源mRNA调控人类卵子向胚胎转变

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最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在该过程中,人类胚胎8-细胞时期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卵子和胚胎中DNA是不转录的。因此,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主要受卵子中储存的母源mRNA调控。N......

动物所发现兽类社会组织与寿命存在关联演化

哺乳动物,也称兽类,拥有多种社会组织,如独居、配对和群居等。群居形式多样,包含以裸鼹鼠为代表的真社会和以金丝猴为代表的重层社会。群居还可根据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独居或与多个异性共居的情况,划分为一雄多雌......

哺乳动物社会组织与寿命有何关联?

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与寿命之间有何关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周旭明、李明研究员团队领导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群居哺乳动物可能普遍比独居哺乳动物活得......

人类是如何失去体毛的

人类的毛发为什么明显比其他哺乳动物少?这一直是个谜。近日,美国科学家在eLife发表论文称,人类似乎拥有全身长毛发的基因,但进化使它们丧失了功能。研究结果指出,一组基因和基因组的调控区域似乎对毛发的形......

科研人员绘制肝癌组织乳酰化修饰图谱

乳酸(lactate)是哺乳动物糖酵解代谢中的主要产物,在肿瘤、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显著增多。其生物学功能因肿瘤细胞中存在的“瓦伯格效应(Warburgeffect)”而得到广泛关注。2......

哺乳动物体温维持37℃的关键神经元确定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大脑视前区的EP3神经元在调节哺乳动物体温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有助开发一种人工调节体温技术,帮助治疗中暑、体温过低甚至肥胖症。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科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