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7 16:21 原文链接: 崔向群代表追问大科学装置“欠薪”的尴尬

   “2014年,我们就已经欠了国家天文台2000多万,到现在只会更多。”

  3月5日,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代表说起了“欠钱发薪”的事理直气壮。

  作为主持建设LAMOST望远镜的首席科学家,她一直没弄明白,为啥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大科学装置,却没有配套的人员管理、薪资发放机制。

  LAMOST全称“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开始建设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被称为中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天文光谱航母”。

  LAMOST运行4年来,已经得到并发布了569万余条光谱数据,其中包括314万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相当于为浩瀚的太空做了一次普查,由此获悉天体的温度、密度、年龄和化学成分等。这些数据遥遥领先于国外同行。

  但是,崔向群说起这些成绩却不显得激动,反而流露出隐隐的忧虑。

  “美国在2020年将完成5000根光纤的光谱巡天望远镜,日本口径8米的望远镜也开始试观测”,崔向群说,国际上已经有十多个国家计划建设光纤光谱望远镜,它们的思路与LAMOST一样,都是往大规模的光纤光谱方向发展,但是光纤数大大超过LAMOST。

  更让崔向群不安的是,如何稳定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LAMOST建成后,中科院每年给一笔运行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人员经费。”在国外大科学装置长期工作过的崔向群对此无法理解。

  她告诉记者,国外的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包括10%—50%的人员经费,但是国内的大科学装置都是只管建,不聘人。

  国外大科学装置的人员管理机制相对灵活、动态,有课题时就拿出人员经费聘用科学家入驻科研,课题完成了仅保留少量的人员维持运转。

  “现在LAMOST科研人员有60多人,包括运行、观测、数据分析等,但是相当一部分没有编制。”崔向群说,这就必须腾出一部分精力到外面争取横向科研项目发工资,但是基础研究人员争取横向科研项目何其之难。

  “而且这样一来,科学产出就不可能太好嘛。”崔向群说着两手一摊。

  即使是体制内的那部分人,国家下拨的“人头费”也不足以全额发放工资。

  目前,LAMOST每年从国家获得3000万运行费,但是其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比如备件更新、消耗品、水电费等,用于人员的只能是出差、开会,不能发工资。

  “去年我给财政部写了建议,但是最后是由科学院代为回答,他们也没办法。”崔向群告诉记者,现在我国科研投入实行的是项目经费与薪资发放两条线,科研立项时是不可能把人员工资考虑进去的。

  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她很振奋,因为“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但是,具体到LAMOST望远镜,她又高兴不起来了。

  “不仅LAMOST有这样的情况,所有的大科学装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家对大科学装置不仅要重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优化人员管理和经费投入机制。”崔向群建议。

相关文章

崔向群:创新引领中国天文光学仪器的发展

紫金山天文台一位老天文学家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初,台长张钰哲先生考虑我国天文学发展规划时强调“中国天文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才和研制天文仪器”。回顾我国研制天文仪器的历史,正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

关于“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项目申报书填报通知

各有关单位:按照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年度重点专项评审立项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已经完成了“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22年度申报项目预申报形式审查等相关工作,并......

最新!2021国家“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公示!

12月13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通知显示,该重点专项2021年度拟立项共计16项,涉及“原位探测”、“原子级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

中国散裂中子源四台谱仪在广东东莞投入运行

大科学装置是打造原始创新的国之重器。截至目前,我国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达到50多个,在材料、能源、生命、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布局框架已初步成形。如果说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捕获高能粒子雨的巡天......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壮阔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陈列区中,有一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模型。建于......

崔向群委员:为自主研制仪器提供发展机会

“近年来,一些本来已经发展较好的仪器受到国外仪器进口的冲击,已经或者正在面临消亡。”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向《中国科学报》道出了她的担忧。她说,放眼望去,各实验室配备的基本都是进口仪......

崔向群委员:为自主研制仪器提供发展机会

“近年来,一些本来已经发展较好的仪器受到国外仪器进口的冲击,已经或者正在面临消亡。”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向《中国科学报》道出了她的担忧。她说,放眼望去,各实验室配备的基本都是进口仪......

极端环境下材料及构件试验装置重大专项通过初步验收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17年6月9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极端特殊环境下材料及构件试验评价科学装置研制与应用”项目(2011YQ140145)初步验收会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科技部资源配置司重点......

中国在大科学装置领域将逐步实现从追赶到并跑的转变

走进300米长的隧道,王东忍不住有些激动。很快,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加速器就要开始在隧道里安装了。2007年,王东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回国,至今已近10年。在MIT就从事加速器和自由电子激光研......

政协委员呼唤独步世界的中国大科学装置

“发现引力波的消息出来后,很多人问:为什么又是美国?为什么中国没有做出来?”引力波科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委员说。随着美国的发现,中国三个引力波探测计划浮出水面。张新民负责其中之一的项目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