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29 15:49 原文链接: “懒人”技术助洱海去污还清

  图为大理喜洲镇上关村污水处理项目。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自古以来,洱海就以湖水清澈、景色秀丽著称,被誉为“高原明珠”,是大理各族人民的母亲湖。

  但是近20年来,排入洱海的氮、磷及有机污染负荷急剧上升,洱海水质日益恶化。控制面源污染已成为洱海保护治理的关键。

  为保护洱海,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将洱海水质改善和技术推广应用作为重点研究工作,将“十一五”和“十二五”取得的成套整装技术在洱海流域推广应用,并与地方保护治理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紧密结合,使得洱海总体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成为我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阳春三月,记者随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来到洱海之滨,现场考察验收“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主题下的“流域面源污染处理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课题。

  全新技术“四两拨千斤”

  设备维护不再人走茶凉

  验收专家组组长杨朝飞告诉记者,湖泊污染治理最大的难点在于治理量大面广的面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的关键是做好大量分散的治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过去开发的一些治理技术和设施往往因无法解决设备维护和管理问题,结果“人走茶凉”,验收之后就成了摆设,无法发挥作用。这次洱海治理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其亮点就在于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记者了解到,洱海流域共有774个自然村,每年大约产生污水1036万吨,成为洱海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达莱”)承担的水专项“流域面源污染处理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课题,研发出了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技术——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设备,同时探索出了一种适合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模式——“远程监控+4S流动站”,实现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真正落地的问题。

  这项技术不仅为洱海流域分散式污水治理提供科技支撑,也为类似湖泊和广大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提供了示范。

  大理洱海湖泊研究中心卫志宏告诉记者,为保护洱海水质,当地政府没少投入。先后尝试了各种国内外污水处理工艺,但大多难以稳定达标,集成化程度低,管理维护难,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而水专项研发的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FMBR技术和设备,在大理百村项目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洱海周边才村、上关村是水专项的两个示范点。这两个示范点是普通生活污水、洱海流域养殖生活混排水等两类村落污水的典型代表。课题研发的FMBR处理技术和设备将两种污水的处理成本分别控制在0.57元/吨、0.78元/吨,且出水水质都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实现了高效、低耗、低成本。

  卫志宏说,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是农村污水处理的难点,而之前采用的土壤净化槽、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等污水处理设施,对氮磷的处理效果不稳定,且效率不高。示范点采用的兼氧FMBR技术的核心是将传统污水处理生化—沉淀分离—过滤—消毒—污泥脱水干化—污泥处置等多个环节合并为一、高度集成,不排有机剩余污泥,基本无二次污染问题,出水可直接回用。

  在洱海现场考察时专家告诉记者:“不计消耗地把污水处理好并不难,难的是用尽可能小的消耗把污水处理好,FMBR技术就是这样一项能‘四两拨千斤’的重大创新。”

  不再排放有机污泥

  分散设施无需专人值守

  洱海流域有近800个自然村,如此大量而分散的处理设施派谁去管理?如何管理?

  课题负责人、金达莱董事长廖志民告诉记者,适合分而治之的产品,一定要能实现无人值守。如果能让污水处理设施成为自动运行的产品,现场就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监管。要无人值守,必须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排放有机污泥,这就是技术的核心要求,也是传统工艺根本无法实现的。

  分散式处理设施监管难不难?金达莱总工居德金接受采访时说:“如果用常规技术治理肯定不现实,因为常规技术需要做工程,需要专人看守,一个人不行,还得倒班,最起码需要两个人,但是技术人员谁愿意长期待在农村?水专项研发的产品安装之后不需专人值守。这种污水处理设施好像空调一样,只要设定好功能参数,便可自动运行,出来的水就是处理之后的可再生利用的中水。只需借助视频监视,几个人就可监控成百上千套设备的运行情况。”

  “现场维护也很简单,兼氧FMBR设备只需每3个月维护30分钟。5万~10万人的片区,布置30~50台设备,设一个维护站,配备两名专职人员即可。这很像汽车4S店模式,所不同的是汽车4S店是固定的,而这种设备的维护人员是流动的。”居德金说,“水专项将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类型、小型分散的污水处理设备变成标准化、系列化的产品,形成了日处理量15m3/d、50m3/d、100m3/d、200m3/d、300 m3/d、500 m3/d的标准化产品,并开发了远程监视系统和故障报警系统,实现对FMBR设备集中远程监管和实时报警,这是对产业的突破。”

  产业化推广成效显著

  设备扎根全国近千个乡镇村

  据大理州环保部门介绍,通过课题成果FMBR技术在大理洱海流域两年多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双廊、古生村等洱海流域周边村落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得到了治理,降低了入湖污染负荷,洱海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得到遏制,同时也形成了适合于洱海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处理产业化示范基地。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80亿~90亿吨,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面广、有机物浓度偏高、日变化系数大、间歇排放、控制困难等特点,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到底怎样才能治好,这个问题考验着管理层和整个业界。

  目前,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设备已在大理百村项目中推广,在洱海流域11个乡镇60个村落污水处理点得到应用,大大助力了洱海保护,也为国内同类湖泊和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提供了装备和管理支撑。

  课题承担单位金达莱获得国际水协IWA2014年度东亚地区项目创新的研究应用奖,FMBR设备也在国内28个省市近千个乡镇村污水治理项目得到应用,并成功出口500余套设备至13个国家。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处理水量近40万吨/天,实现总产值预计达11亿元。

相关文章

探访洱海流域绿色转型:无人机护海电子狗巡山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20世纪90年代始,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两次蓝藻暴发,水质恶化牵动人心。如今,洱海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实现水质为优,一幅人才、科技、产业助力的绿色转型画卷正徐徐......

苍山洱海入画来

 在何利成的客栈院子里,香梨缀满枝头,客人们正在闲适地品茶。院外是一条六七米宽的生态廊道,再往外,是碧水清波的洱海,远处一块大青石上,醒目地镌刻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家住云南省大理市湾......

大理修订通过洱海苍山保护条例将跟踪监督与执法检查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了关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决议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云南高原湖泊过度开发洱海环湖生态频遭破坏

洱海位于云南大理州,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理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部22日对云南大理的洱海流域环境问题进行通报,认为大理州对洱海周边旅游无序开发管控不到位,矿山生态破......

水专项”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孔海南:治“海”还需很多十年

8月的洱海清风徐徐,碧波渺渺,游人如织,拍照、嬉戏好不热闹。此时距离洱海首次蓝藻大规模爆发水质降为IV类已有15年,看上去,清澈的洱海已重现往日风彩。但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

大理抓住个性问题推进洱海治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大理州制定了《大理州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

七大行动为洱海保驾护航

今年1~4月全湖水质综合类别均为Ⅱ类,影响洱海水质的主要指标呈现下降趋势。取得这样的成效,离不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采取的一系列组合拳措施。今年以来,大理州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

“懒人”技术助洱海去污还清

图为大理喜洲镇上关村污水处理项目。“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自古以来,洱海就以湖水清澈、景色秀丽著称,被誉为“高原明珠”,是大理各族人民的母亲湖。但是近20年来,排入洱海的氮、磷及有机污染负......

青海盐湖所合作揭示云南洱海周边地区的熔炼历史

继中-美合作星云湖岩芯研究成果于2014年5月在QuaternaryScienceReviews发表之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匹兹堡大学对洱海岩芯的合作研究成果于2015年2月在Environm......

习近平考察大理:要改善好洱海水质

在村民李德昌家的院子里,习近平和乡亲们拉起家常昨日,习近平来到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昨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云南大理考察,了解洱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