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05 17:25 原文链接: Science推翻旧论:免疫细胞“蚕食”神经?

  阿尔兹海默症(AD)作为一种神经性衰退疾病,威胁着超4,400万例患者的生命。对AD的研究认为,其主要病理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成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缠结。目前,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研发主要集中于三个靶点:1)抗氧化;2)Aβ蛋白清除和抑制聚集;3)调控Tau蛋白磷酸化,减少错误折叠和异常集聚。

  但是,AD药物研发一直是座难攀的高峰,包括礼来、辉瑞、罗氏等制药巨头在内的企业都曾为此跌过跟头。近乎99%的临床试验都以失败而惨淡收场。为此,不少研究人员开始质疑,以蛋白为靶向的抑制剂、抗体是否是正确的方向。

  最新发现:痴呆症初期,神经突触会被免疫细胞“蚕食”

  为了解开谜团,科学家们一直不曾停歇脚步。3月31日,来自于波士顿儿童医院的Beth Stevens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了不一样的结论,呈现出阿尔兹海默症一个潜在的新靶点:痴呆症初期,大脑中正常突触会被接收到错误信号的免疫细胞“蚕食”,从而神经信息被迫阻断,认知能力开始衰退。

  虽然,大多数AD在研药物都致力于抑制、清除Aβ蛋白聚集。然而,研究团队负责人、波士顿儿童医院的Beth Stevens强调,β-淀粉样蛋白聚集而成的老年斑并不是更严重症状的直接原因,例如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那这些症状的直接致病因素是什么呢?Stevens团队发现,患AD小鼠的大脑内,神经突触大片缺失,特别是与记忆功能相关的脑区域。这一异常意味着,患病小鼠大脑中,神经递质运输网络被切断。

  突触被消灭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正常大脑发育的过程中,一些功能减弱或者无功能的突触会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清除,为其他相对更重要的突触提供生存空间,让它们变得活跃从而更好的行使功能。

  在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蛋白——C1q 蛋白,参与启动“淘汰”突触的信号通路。当一个突触被锁定后,小神经胶质细胞( microglia)会负责“吃掉”它。然而,一旦这一过程出现错误,无论错误发生在子宫、婴幼儿还是青少年时期,它将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等神经类疾病。

  Stevens博士提出假设,阿尔兹海默症生病初期可能也存在着同样的错误机制,引发大脑必需的突触结构反遭破坏,从而导致认知障碍。为了验证假设,Stevens团队构建了患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模型,每个小鼠大脑内都出现老年斑,且记忆、认知功能都出现衰退。

  研究发现,患病小鼠大脑组织中C1q蛋白会过度表达。而且,当他们给模式小鼠注射阻止C1q蛋白表达的抗体后,小鼠大脑中突触结构不会再受损。

  Aβ蛋白富集+C1q蛋白过表达:导致免疫细胞“失去理智”破坏神经结构

  上述实验结果意味着,大脑发育过程才会出现的突触清除过程,会因阿尔兹海默症而在成年人大脑中“卷土重来”。因为相比于发育过程的“理智”,小神经胶质细胞会因为生病而变得“野蛮化”,无节制的破坏正常神经细胞。

  为了确定β-淀粉样蛋白聚集是否会启动C1q蛋白调控的“疯狂之旅”,Stevens团队敲除掉小鼠的C1q 基因,以野生小鼠作为对照,同时给两组老鼠注射会聚集老年斑的蛋白质。结果显示,正常小鼠的大脑中突触出现大片消失,而敲除掉关键基因的突变小鼠即便出现淀粉样蛋白聚集,突触结构也没有出现损失。

  特别注意的是,β-淀粉样蛋白聚集之后,小神经胶质细胞才开始“侵袭”神经结构。这意味着,只有淀粉样蛋白富集、C1q蛋白过表达都发生时,才会启动突触受损的过程。而其他诱导因素,例如细胞因子,可能会关闭这一过程。

  推翻旧理论:C1q蛋白有望成为AD药物新靶点

  这一最新发现与之前的理论是相悖的。

  之前认为,小神经胶质细胞、C1q蛋白的过度活跃仅仅只是Aβ蛋白斑块引起的继发炎性反应的一部分。而现在最新的研究却发现,小神经胶质细胞似乎会在老年斑形成之前,就开始了蚕食突触的过程。

  这意味着,抑制C1q蛋白过表达,有望成为新靶标。Stevens表示,团队将会与 Annexon Biosciences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启的ANX-005药物(抑制C1q过表达)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关文章

先天免疫细胞中心功能发现

近日,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先天免疫细胞的中心功能,并展示了治疗过敏的可能方法。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人体免疫系统由两个互补的部分组成。后天免疫系统对特定的病原体做出特......

新开发的突破性方法可快速生产抗癌免疫细胞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全新、快速、有效的方法,用于在实验室中生产抗癌免疫细胞。这一研究或有助于将免疫细胞治疗从昂贵的小众方法扩展到广泛适用的领域。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这项成果......

研究揭示人体B细胞受体复合物组装分子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34.shtm新华社哈尔滨8月19日电(记者杨思琪)记者19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了解到,这所学校生命......

新技术首次看到免疫细胞如何协调行动

阐明人体免疫系统内在的细胞物理性连接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可以推动感染、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许多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的进展,但是,人们对于其确切的机制一直缺乏明确的......

新研究!一种抗肿瘤活性的现成人体免疫细胞被成功生产

据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称,普渡大学的一名化学工程师改进了传统方法,生产出了具有强大抗肿瘤活性的现成人体免疫细胞。普度大学戴维森化学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 XiaopingBao说,ca......

驻留在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提供对病原体和癌症的独特防御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对病原体和癌症做出反应,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T(CD8+T)细胞上。这些细胞在应对感染和恶性肿瘤时被部署,并能记忆入侵过的病原体和肿瘤。虽然其中一些......

人体子宫内B1免疫细胞终获证实

在绘制人体内每个细胞的图谱时,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神秘的免疫细胞B-1在子宫内存在的证据。最新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有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免疫系统。B-1细胞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小鼠身上发......

里程碑单细胞生物学研究涵盖人体33个器官中超百万细胞

类细胞图谱(HCA)计划的目标是绘制出人体中的每种细胞类型,从而改变我们对生物学、感染和疾病的认识。美国《科学》杂志13日连发四篇论文,描述了国际HCA联盟研究人员已创建出人体33个器官和系统中超过一......

Nature子刊:我国研究团队在口服肿瘤疫苗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与研究员赵潇在口服肿瘤疫苗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ntigen-bearingoutermembranevesiclesastumourvaccine......

北大团队等解析肿瘤转移灶免疫细胞特征

3月17日,《癌症·细胞》刊发北京大学教授张泽民及任仙文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教授彭吉润最新成果文章,研究团队基于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患者对肿瘤转移灶对免疫细胞特征进行了深入刻画。不同免疫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