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0 09:54 原文链接: 聚焦复旦大学动物实验室科研经费贪污案

   4月上旬,上海一中院第五法庭举行的一场庭审,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被告席坐的是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原主任敖红和原副主任黄爱民。

  敖红和黄爱民利用职务之便,承接动物实验服务项目,并通过虚假发票报销的方式,私吞项目收益147万元,最终两人被判犯贪污罪,分别获刑10年和12年。一时间,该案件让套现科研经费的话题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套现经费:一个公开的秘密

  庭审中,敖红和黄爱民为自己辩解的理由之一,便是认为类似行为很普遍,而自己只是运气不好才坐上了被告席。如此的托词虽有为自己开脱之嫌,但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这样利用公共动物实验平台非法获利或套现科研经费的现象,的确并非偶然。

  采访中,一位不愿具名的动物实验从业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类似问题早已存在,而相关机构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介绍,依据国家规定,要承接类似动物实验项目一方面单位要有实验动物许可证和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同时从事动物实验的工作人员需要持有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

  具备上述条件,动物实验室的从业人员便获得了承接动物实验项目的基础,之后利用动物实验平台套现科研经费便“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复杂”了。

  上述动物实验从业人员解释称,承接类似项目其实就是动物实验室帮助外部人员做实验,只不过实验采取私下交易的方式,实验室工作人员再从社会上购买假发票到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报账,从而成功将科研经费中饱私囊。

  技术支撑体系:被边缘化的尴尬

  敖红和黄爱民犯罪的事实不容置疑,但二人东窗事发的背后,动物实验学科的尴尬处境却值得关注。

  据上述动物实验从业人员介绍,以他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动物实验学科一直被视作边缘学科,“这意味着人员的边缘化、地位的边缘化和收入的边缘化”。

  他表示,如今在许多高校和研究所内,动物实验室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它性质上虽然是事业单位,却按照企业的模式运营,需要完成一定的工作指标。

  企业化运营,却又归于事业单位管理,大多动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一边“自负盈亏”忙着创收,一边拿着“死工资”过活,这将动物实验室这类技术支撑单位面临的管理困境暴露无遗。

  鉴于此,采访中多位科研人员向记者表示,以复旦大学的案例来看,敖红和黄爱民自我约束力差不容置疑,但也应当在科研体制完善方面有所反思。

  据长期关注科研经费管理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政策局研究员龚旭介绍:“科研经费中不存在对劳动力的补偿机制,也没有根本性办法来进行核算,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因而,有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考虑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尊重劳动力的实际价值,并安排适度的奖励机制,给技术支撑体系人员创造环境实现自我价值。

  科研经费:管理严如“防贼”

  敖红、黄爱民案件,不禁让人思索是否我们的科研经费管理过于松懈,才会让他们有机可乘,但记者在调查中得到的一线科研工作人员的反馈却恰恰相反。

  以实验动物部门为例,据上述匿名者介绍,实验动物部门每年交易额非常大,例如动物饲料这类物品,无法实现如固定资产一般一一核查,所以一旦监管不严密,很容易产生“猫腻”。因而每一项交易几乎都要经过领导和下属部门逐级签字审核。

  不过,繁复的手续似乎并未成功遏制如敖红、黄爱民等人膨胀的欲望,却引来了科研工作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太死”“手续严格到烦人”的种种不满与诟病。

  “虽然国家对于劳务费用具体比例未作出严格限制,但高校或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直观感受仍然是现在科研经费管得特别死。”龚旭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据另一不具名的科研工作者透露,严格的科研监管手续让他感觉“科研人员像贼一样被盯着”。但为何仍有人能从管理中找到漏洞?对此,该科研工作者解释称,再严格的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如果不做好自我约束,都是白搭”。

  如此看来,科研经费管理一方面未堵住腐败滋生的漏洞,一方面却又成为一线科研工作者的束缚。科研经费管理的松与紧究竟该如何把握,才能在防止腐败与支撑科研之间找到平衡?

  事实上,龚旭几年前就曾指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中所存在的3大问题:成本核算、管理配套和专业监管。

  如今,上述问题依然存在,其中成本核算和管理配套方面并未获得明显改观,而专业监管方面虽有改进,却引发了新问题:过于刚性的规定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而解决的关键则在于,对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关文章

首份全球生物基经济技术报告发布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综合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基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全球生物基经济评估:为绿色未来协同推进政策、创新与可持续......

浙江大学:2023年科研经费超80亿创历史新高

近日,浙江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使命引领的大学战略发展,在过去一年中产生的新成效。其中提到:学校去年科研经费超80亿元,创历史新高。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去一年,浙江大学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复旦大学:这些行为将被制止或劝离,并谢绝再次入校

欢迎社会公众参观校园,同时,为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请大家遵守以下公约:1. 在门岗主动出示本人有效证件或随申码,未成年人进校必须由有监护责任的成年人陪同,配合安保队员核验,有序进校;2.......

“国优计划”人才培养:学术性与师范性如何融合

近日,复旦大学举行“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启动仪式,首批共录取73名有志从教的优秀学生。“国优计划”启动于2023年,并确定了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30所国内高校作为首批试点......

复旦大学《细胞》发文,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突破

本报讯(记者唐闻佳)肿瘤免疫治疗有望迎来新的突破。近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许杰团队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发现CD3的首个配体CD3L1,并揭示了CD3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与睾丸免疫豁免......

赵国屏院士:我的人生从没赢在起跑线上

赵国屏院士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自己的科研人生。学校供图赵国屏院士在复旦大学求学期间。资料图片■大家口述    ·孔老夫子说四十而不惑。我博士毕业时觉得自己这把年......

复旦团队新发现:严重社交孤立者患帕金森病风险提高19%

·相较于低社会孤立组,严重社会孤立组未来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提高19%。高危人群中,严重社交孤立者未来患帕金森的风险升高28%。社交孤立可能增加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风险?当地......

上海四所985高校强基计划再升级

本报讯(记者姜澎吴金娇)今年,沪上四所985高校的强基计划再升级。记者昨天在采访中获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招生专业数量、招生人数都有所增加,培养计划也都有所更新。华东师范大学招生专业虽......

SCIEX中国与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签署“分子表型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协议

2024年3月25日,上海,SCIEX中国与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以下简称表型院)共同签署“分子表型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并为中心揭牌。这是双方继2020年1月首次达成合作后的又一个崭新里程碑,......

复旦大学优化进校措施:公众可凭有效证件进校

各院系、科研机构,各部处,各单位,广大师生:为进一步促进校园有序开放,自2024年3月1日起,将现行社会公众登记身份信息刷卡进校措施优化调整为直接刷居民身份证或随申码进校(或凭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