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2 15:31 原文链接: Cell子刊:肠道菌群也爱吃素?

  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人体与其肠道内的菌群已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这些共生菌群已成为我们多项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组分部分,比如通过释放信号分子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目前,基于动物模型的实验结果已清晰地表明,如果这一共生关系遭到破坏,诸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直肠癌、过敏、自闭症、自身免疫病等一系列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也将升高。尽管我们很难在人体上验证肠道菌群失衡与这些疾病之间的关系,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一些作用于儿童、可能破坏肠道菌群的做法(如剖腹产、抗生素使用、配方喂养)与其日后罹患上述非传染性慢性病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疾病的患病率在近年来表现出了大幅增长之势,这暗示某些不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可能已造成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导致了疾病的流行。事实上,已经有研究将南美、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等未工业化、上述非传染性慢性病患病率低的农业社会人群与欧美等工业化社会人群的肠道菌群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前者肠道菌群的微生物多样性水平要明显高于后者,说明工业化已经通过某种方式——可能就是生活习惯——影响了肠道菌群的平衡。

  低纤维膳食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微生物多样性出现降低很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抗生素使用、卫生和饮食习惯等。不过,目前唯一得到证实的原因是膳食中缺乏可被肠道微生物利用的多糖(主要是纤维素),而这些多糖通常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小鼠实验已经显示,低纤维的膳食结构可以在几代的时间内导致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枯竭。

  不幸的是,在如今大多数工业化社会中,人们的纤维素摄入量是很低的,远低于非工业化社会中的人群和我们的祖先。这样的低纤维膳食无法为肠道菌群提供足够的营养,导致依赖这些营养的微生物难以生存下去,同时也就无法提供对我们的正常生理和免疫十分重要的发酵产物,从而最终影响到身体健康。

  事实上,人体与肠道菌群之所以演化出这种共生关系,是离不开我们祖先高纤维膳食结构这种进化条件的,而“现代”的饮食结构则打破了肠道菌群千万年来早已适应了的生存条件,也就破坏了人与菌群之间的共生关系,于是人体便也无法从这种共生关系中获益。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许确实应展开行动,恢复我们肠道菌群的健康了。

  膳食纤维摄入量的“鸿沟”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摄入膳食纤维和全谷食品能够提高人类粪便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不仅如此,流行病学研究也已证实,膳食纤维摄入量与微生物组相关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不过直到目前,相应的人体干预试验对此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这里面可能有许多我们尚不清楚的复杂原因。首先,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肠道菌群组成,且这种个体间的差异在工业化社会中尤为明显。这会导致在人体干预试验中,同样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在不同个体间会产生差异化的结果。第二,在大多数干预试验中,膳食纤维的实验摄入量仍远低于我们祖先的摄入量——也就是肠道菌群习以为常的生存条件,从而导致无法观察到显著的效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项以非洲裔美国人为试验对象的研究中,当试验对象完全转到传统的南非食谱(每日摄入55克膳食纤维)后,其直肠癌的相关指标仅在两周内就得到了明显改善。

  根据现有的实验证据,膳食纤维很有可能会显著增加肠道菌群的微生物多样性,并起到疾病预防的作用。然而,我们目前的平均摄入量只能达到膳食纤维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这已被描述为膳食纤维摄入的“鸿沟”。事实上,这一“鸿沟”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因为现有的推荐摄入量很可能仍然赶不上我们祖先的膳食纤维摄取,也就是肠道菌群达到最佳状态所需的量。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也许现在已经到了需要采取全社会行动、去改变我们的食谱以找回那些“失去的微生物们”的时候了。

  我们该如何找回那些“失去的微生物们”

  尽管很多健康组织都在建议人们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但这显然不够,我们目前的平均摄入量仍然很低。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应对体系,需要学术界、食品工业界、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的通力合作,通过系统化的措施提高全社会食品供应中的纤维含量。

  在美国,面粉提供了人们日常纤维摄入的最大部分。不过,面粉并不是十分理想的膳食纤维来源,因为面粉在加工过程中已失去了近80%的纤维。因此,在面粉及其制品中添加纤维素也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事实上,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可以用于食品添加的纯化纤维素、高纤维食品原料和益生菌制品了。不仅如此,一些纤维素种类(如阿拉伯树胶、聚葡萄糖、抗性淀粉、可溶性玉米纤维)已在人体试验中表现出来良好的耐受性,人体每日可摄取超过50克上述种类的纤维素而不产生任何副作用。

  此外,我们可能还需要通过服用益生菌制品或者药品,以专门补充部分“失去的微生物”,并为此做出进一步的膳食改变。不过,要想安全有效地做到这一步,我们可能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结束语

  肠道菌群的破坏可能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这一问题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流行,对公共健康、医疗和人类营养学产生影响。我们现在已有办法通过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量以恢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不过,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以及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即在做出营养摄入选择的时候,不能只关注我们自己,还要照顾到在肠道中与我们共生的菌群们,因为它们的存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如此重要。

相关文章

连发3篇Science:浙江大学王宇浩等发现这项新机制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王宇浩研究员团队联合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LoraHooper院士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Thegutmicrobi......

肠道菌群的改变或是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的早期迹象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题为“GutmicrobiomecompositionmaybeanindicatorofpreclinicalAlz......

补的钙都不吸收?肠道菌群失调别忽视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70%-80%的抵抗力实际上就来源于我们的肠道,因此,肠道健康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肠道菌群失衡易诱发疾病肠道中的细菌......

耐抗生素的细菌的分子超能力

当肠道菌群被一个疗程的抗生素击倒时,我们自身携带的一种普通肠道细菌就会大量繁殖。由于这种细菌对许多抗生素具有天然的抗药性,它反过来造成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医疗机构。由瑞典隆德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现在显示......

JHepatol:新发现!肠道菌群对于机体肝脏的修复至关重要

当机体肝脏的一部分被切除时,机体就会替代缺失的组织;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ofHepatology上题为“Gutmicrobiotapromoteliverregenerationth......

全肠外营养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导致糖代谢紊乱的新机制

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一般是指完全经静脉途径输入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和促进疾病康复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因胃肠道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足够营......

该方法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挽救SIRT6敲除小鼠早衰相关表型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王钊教授课题组在Aging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DecreasedEnterobacteriaceaetranslocationduetogutmicrobiotaremodel......

27岁耶鲁博士科研峰回路转,回国开启全新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46.shtm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沈春蕾在耶鲁大学读博的前两年,曹议匀尝试了好几个课题都不了了......

利用治疗性纳米涂层装饰细菌以协同增强其生物热疗效果

肠道菌群失调与各种疾病有关,如炎症性肠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口服微生态制剂具有直接干预肠道菌群、无创、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其具有生物利用度低、治疗效果单一等缺点。口服微生态制剂往往需要与其他治疗药物联合使......

质子辐射会影响生物体肠道菌群

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环境中工作生活,身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近日,我国获得首批利用中能质子加速器辐照后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数据,首次证实了质子辐照会对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产生影响。该研究有望为我国航天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