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3 15:46 原文链接: BRCA基因突变直接影响男性健康

  Joe Scholten的姐姐在战胜乳腺癌后又在对抗卵巢癌,在她体内检测到了一个基因突变与这两种癌症都相关。Joe Scholten对此的反应有点不同寻常:他也接受了检测。

  他因此发现自己也携带有BRCA基因突变。他迅速地将这个结果告诉了他的兄弟们、其他亲戚以及他的女儿。他常会想,如果他姐姐早点知道自己的遗传风险,她会采取一些什么措施。她已经在54岁时因为卵巢癌去世了,JoeScholten如今意识到,不了解自己的遗传谱系是非常危险的。

  Scholten的行为使他成为一个异类。如今很多女性开始意识到BRCA1和BRCA2基因发生突变会带来危险,正是这种基因突变促使演员Angelina Jolie选择切除乳房和卵巢。然后很少有男性知道,这种基因缺陷同样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孩子有致命的影响。

  BRCA突变与男性患癌风险

  新的研究成果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已知BRCA突变与前列腺癌相关,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突变的影响可能比已了解的要更大。与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这些突变的男性更容易患上侵袭性的、致死的前列腺癌,在更晚期才能诊断出,最终会导致死亡。

  近期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携带有BRCA2突变的男性诊断出患前列腺癌时,处于晚期的几率会更高,而且结果更糟。美国北岸大学卫生系统的泌尿外科肿瘤专家Brian Helfand说,“我们才刚开始真正理解这些基因是如何影响男性患癌风险的。”

  这两种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可以帮助修复损伤的DNA,它们的突变会减弱机体对癌症的防御能力。BRCA缺陷除了与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相关外,还有研究表明与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相关。如果父母有BRCA基因突变,那么孩子遗传该突变的几率为50%。

  虽然很多携带这些突变的人并没有患上癌症,但是他们患病的风险更高,其风险会因个体、种族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估计,12%的女性会患上乳腺癌,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分别将女性患病率提升至65%和45%。携带有BRCA1突变的女性中约40%会患上卵巢癌,有BRCA2突变的女性中约17%会患上卵巢癌。

  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一般是0.1%,而携带有BRCA2突变时则升至7%。BRCA1基因突变同样会增加风险,但是目前还不知道会增加多少。

  对于前列腺癌,上周美国泌尿学会会议上展示的研究表明,携带有BRCA2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患者中17%发现时处于癌症晚期,病情恶化速度是不携带该基因突变患者的4倍。在一项关于非裔美国男性研究中,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研究人员检测了超过850份冻存的血液样本,发现与白人相比,黑人更容易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更容易患上恶性疾病。

  需要提高男性对BRCA基因突变的认识

  西雅图癌症护理联盟/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肿瘤学家BruceMontgomery说,“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总是将BRCA基因突变与女性和她们的癌症联系起来。因此在男人的思维中,BRCA基因就是与女性乳腺癌相关的,与他们关系不大。”

  Bill Rotter今年63岁,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Mequon。他希望能早点知道自己携带有BRCA2基因突变,这样他就不会忽略掉2013年末在他右乳头旁发现的豌豆大小的肿块。后来他接受了乳房X光检查、超声波以及活检,发现患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这使他成为了每年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的2200名美国男性中的一员,而这其中每年约400人会死于这种疾病。

  Rotter切除了右侧乳房,由于癌症出现在前哨淋巴结中,在几周后又进行二次手术切除了13个淋巴结,接着又进行了化疗和放疗。他了解到自己的基因突变情况后想知道,如果早期采取措施是否可以预防疾病扩散。

  切除了右侧乳房的Bill Rotter

  如今Rotter开始呼吁其他男性接受检测,去了解他们自己是否有患病风险。他偶尔会为基因检测公司Ambry Genetics写一些博客文章,他说,“我想要唤起人们对癌症遗传因素的意识。令人惊讶的是,非常多的人,甚至是医学领域的人,都对此一无所知。”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癌症遗传学项目主任Theodora Ross表示,BRCA突变对男性接受检测和治疗的方式都会有影响,应该在携带者40岁时进行前列腺癌筛查。PARP抑制剂已被证实可使一些携带有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受益,这种药物也许可以应用于携带有该基因缺陷的前列腺癌患者中。

  了解自己的家族史,早日防范

  Rotter说,回顾家族史并不感到意外:他的父亲64岁时死于前列腺癌,他父亲的两个兄弟同样死于该疾病。一位他从未见过的堂兄在30多岁时死于乳腺癌。除此之外,他家族的德系犹太人血统使他们成为突变携带者的几率增大了10倍。

  但是如果男性接受更多的遗传检测,他们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多年来女性一直处理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愿意讨论他们的健康风险。当2005年被诊断患有乳腺癌时,来自斯塔顿岛的Vincent Moltisanti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搜集了自己的家族病史——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进行了遗传咨询。Moltisanti今年68岁了,他说,“在意大利家庭中,没有人会给出他们的健康信息。你只能猜测你曾祖父母的情况以及导致他们死亡的原因。”

  当检测结果显示他携带有BRCA突变时,他女儿Jaime也进行了检测并发现结果也是阳性。她本来计划选择某个时候切除乳房和卵巢,但是在2014年因为肺癌去世。Moltisanti劝说他的两个哥哥采取措施,但是他们不感兴趣。他不仅担心这两个兄弟,还担心他的侄女、侄子和他们的孩子。

  Scholten理解这种家族秘密。他的姐姐是一名律师,在21世纪初患上了乳腺癌,但是并没有告诉其他人,因为她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她不想让她母亲难过。她不知道有一位堂兄已经因为乳腺癌去世。Scholten说,如果她的医生们知道这位表亲的情况,也许他们会更早地安排检测。而他姐姐直到诊断出卵巢癌后才接受了检测。他说,“这些信息点都没有连接起来。”

相关文章

乳腺癌精准治疗策略再升级!

4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邵志敏、江一舟、胡欣领衔的研究团队,系统性地构建了迄今最为全面的乳腺癌基因组变异互作网络,并功能性解析基因组变异互作对乳腺癌治疗结局的影响,有望给乳腺癌精准治疗带来新......

我国科学家研发AI系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4月9日,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乳腺肿瘤科王坤教授牵头研发出一个无创人工智能系统,可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负荷。近日,该研究系统被国际期刊《外科学年鉴》收录。目前,残余肿瘤负荷(......

我国科学家研发AI系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4月9日,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乳腺肿瘤科王坤教授牵头研发出一个无创人工智能系统,可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负荷。近日,该研究系统被国际期刊《外科学年鉴》收录。目前,残余肿瘤负荷(......

专家抓到“最毒乳腺癌”化疗耐药“元凶”

中新网上海4月7日电(记者陈静)记者7日获悉,对于困扰临床许久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耐药难题,中国医学专家终于找到耐药“元凶”和作用机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王红霞教授领衔课题组在肿瘤微环境......

吉林大学胡鑫团队最新发文:揭示乳腺癌骨转移新机制

3月6日,吉林大学胡鑫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Death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LSD1modulatesthebonemetastasisofbreastcancercellsthroug......

Nature子刊:我国首个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成果

近日,《自然-医学》刊发了一项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江泽飞教授牵头开展的TORCHLIGHT研究成果。研究显示,相比单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

罗氏制药:推动肿瘤靶向治疗门诊化、社区化、家庭化

1月3日,“罗氏制药”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1月2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宣布批准了“赫捷康”(通用名: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用于治疗成人HER2阳性早期和转移性乳腺......

乳腺癌领域新合作!科兴制药与西岭源药业正式签约

2024年开工翌日,科兴制药海外商业化即添新品种!1月3日上午,科兴制药与西岭源药业关于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的国际商业化合作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双方达成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36个国家的独家商业化授权与供......

《自然》子刊:乳腺癌竟会“遥控”骨髓!

法国巴黎西岱大学的JulieHelft及其同事们的最新研究表明,乳腺癌能够在保留其自我更新能力的情况下,诱导全身的造血干细胞向髓系细胞的分化。他们使用转录组学分析和原位成像技术,发现乳腺癌能够远程重塑......

日本新研究探明一种乳腺癌治疗机制

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乳腺癌药物诱导癌细胞老化的过程中有一种蛋白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探明这个机制有助于开发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上发表论文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