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03 10:06 原文链接: 中国未来高能加速器方案进入预研阶段

  在2日下午举行的中科院各学部学术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及超级质子对撞机(CEPC-SPPC)的预研工作正在进行。根据估算,50公里CEPC造价约为255亿人民币,100公里CEPC造价约为360亿人民币。

  2012年,欧核中心宣布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捕捉到了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被视为补上了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准模型不是终极理论。”王贻芳认为,对希格斯粒子进行详细研究,是粒子物理研究不可绕过的一步。

  而CEPC-SPPC正是由王贻芳等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未来高能加速器方案。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设想:建设一个50到100公里周长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作为希格斯粒子(Z玻色子)工厂,精确测量希格斯性质,深入研究标准模型、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和质量起源等基本问题,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线索;项目二期可在同一隧道中建造质子对撞机,通过高能量粒子对撞研究新物理。

  王贻芳指出,CEPC是我国高能物理乃至整个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这个由中国发起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在促进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成为国际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基地。

  按照王贻芳给出的时间进度安排,2016到2020年,是CEPC的预研和工程设计时间,而2022到2028年,是该项目的建设时间。预研工作完成后,其造价将能被估算得更为准确。

  面对这样一个百亿量级的项目,王贻芳认为,经费来源可以由五方构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方、私人与企业和中国科学院。

   “CEPC-SPPC是我国高能物理领先世界、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一个难得机会。”在报告最后,王贻芳说,“方案可行性已经得到国际认可,没有根本性困难。请大家支持。”

相关文章

潘建伟吴季王贻芳畅谈未来颠覆性科技是什么

  3月8日,央视新闻《两会夜话》节目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全国政协委员吴季、全国人大代表王贻芳,谈论量子信息、高能物理、空间科学等前沿领域的热点话题。主持人提问,除了你所在的科......

全国人大代表王贻芳:提高经费占比加快基础研究步伐

“我们中国的GDP大概很快会实现世界第一,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在纯科学方面对世界有重大贡献呢?”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江苏代表团上发言说。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

王贻芳:顶级科学家有了分歧听谁的

“科研探索都是创新和风险的平衡。一项工作是值得的还是盲目的,这里面没有确定标准。因此重大项目的评审需要顶级专家的评判。”那如果顶级专家之间有了分歧怎么办?“听大多数人的。”王贻芳语速飞快,“顶级科学家......

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4位科学家获2019未来科学大奖

11月17日下午,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现场,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4位科学家获颁2019未来科学大奖。让中国科学站在世界舞台中央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当天下......

2019未来科学大奖公布!四位顶级科学家获得百万大奖

2019年9月7日,9月7日消息,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获奖名单,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四位顶级科学家获奖。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获得“生命科学奖”,中国......

王贻芳: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近几年,“基础科学”被提得越来越多,不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华为、阿里、腾讯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随着中国载人飞船、月球探测、量子通信等科技成果的......

大型环形对撞机:中国CEPC“对撞”欧洲FCC

2月14日18时,王贻芳院士登上了飞往美国华盛顿的航班。他是要参加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并在大型科学研究设施的全球合作分会上,介绍中国科学家的观点。全球化不仅在经济领域,在科学研究上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大......

中国未来高能加速器方案进入预研阶段历时10年造价百亿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及超级质子对撞机预研工作正在进行。根据估算,50公里CEPC造价约为255亿人民币,100公里CEPC造价约为360亿......

王贻芳谈基础研究:要加大投入更要精准管理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不能盲目自信,尤其是在科技实力上。”在江苏团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直言。除了为“中国大科学装置落后发达国家至少10年”而焦虑,此次......

王贻芳: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发挥所长

转眼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已经回国15年了——那个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鬓间已生华发、额上也现皱纹,但他对科学的热情、对工作的投入却未有一丝衰减:“中国正处在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