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7 11:12 原文链接: 头发羽毛始于鳞片

  头发、鳞片和羽毛似乎鲜有共同之处。然而一项日前发表的新研究表明,这些组织似乎进化自一个单一的祖先——一种生活在3亿年前的爬行动物。

科学家研究松狮蜥的胚胎从而发现了鳞片、毛发与羽毛之间的关系。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皮肤医学专家Leopold Eckhart表示,这项研究有望终结进化生物学史上的一项漫长而充满争议的辩论。他说:“它真的回答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科学家早就知道哺乳动物的毛发和鸟类的羽毛是从基板发育而来的,后者是由被称为柱状细胞的特殊细胞在胚胎中形成的变厚皮肤的斑块。由于在爬行动物的胚胎中并没有发现这些斑块,因此科学家相信,爬行动物的鳞片与哺乳动物的毛发以及鸟类的羽毛无关。

  由于鸟类和哺乳动物从不同的谱系演化而来,因此科学家作出了两种假设:基板是在完全相同的时间分别独立进化于鸟类和哺乳动物;或者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了它们的基板,而鸟类和哺乳动物没有。

  瑞士日内瓦大学遗传学家Michel Milinkovitch表示:“人们想象出非常复杂的假说来解释基板在爬行动物中的缺失。”

  然而当在一个宠物市场看到一种罕见的无鳞爬行动物(澳大利亚松狮蜥)后,Milinkovitch不知不觉地介入了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辩论。

  在购买了一只澳大利亚松狮蜥后,Milinkovitch研究了这种爬行动物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而发现基因外异蛋白-A(EDA)的一个突变导致松狮蜥没有鳞片。同时,这种基因突变也能够在小鼠和人体中导致谢顶以及牙齿和指甲畸形。

  这一发现使得Milinkovitch和他的同事、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学家Nicolas Di-Poi寻思,从中是否能够摸清毛发、羽毛和鳞片的演化关系呢?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于松狮蜥、尼罗河鳄和玉米蛇的胚胎。与先前的研究相比,研究人员发现,爬行动物实际上在胚胎中形成了自己的基板。他们在6月24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通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这些爬行动物的胚胎进行观察,研究人员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基板。而每个基板恰好都位于最终生成一个鳞片的地方。但Milinkovitch指出,这些结构——基本上就是一些凸起的小疙瘩——在发育的位置与过程中都是零星出现的。他说:“你只有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才能够看到它们。”

  研究人员指出,携带了两个EDA突变副本的爬行动物根本没有发育出基板,从而导致鳞片的缺乏;而携带了1个EDA突变副本的爬行动物则发育出了较小的鳞片。

  之前发现在哺乳动物中形成毛发以及在鸟类和爬行动物中形成爪子的基因是相同基因的Eckhart表示,他希望该领域如今能够继续处理其他的问题,例如鳞片、羽毛和毛发是如何进化出今天的具体特征的。

  但其他科学家则表示争论并没有结束。美国洛杉矶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病理学家Cheng-Ming Chuong指出,尽管这项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但他认为这只不过是增量更新,就如同一个软件从2.1版本升级到2.2版本。他说:“未来依然有更加令人兴奋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完成。”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抗癌蝙蝠

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刘振牵头的课题组发现一种抗癌蝙蝠——大足鼠耳蝠。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蝙蝠是哺乳动物中适应性演......

Cell:我国科学家在几种小型哺乳动物物种中发现病毒跨物种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探究了毛茸茸的小型病毒载体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进化。他们报告了669种病毒......

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病毒组组成和病毒播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130002、31930001、32041004、U22A20526)等资助下,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永振教授团队在野生小型哺乳......

昆明动物研究所发论文: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在长尾鼩鼱属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这一研究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以及一个待描记新种。图为雪山大爪鼩鼱生态照。中国科学......

极端高温或在未来2.5亿年灭绝哺乳动物

根据《自然·地球科学》26日发表的一项模型研究显示,在约2.5亿年后下一个超大陆形成时,炎热气候将会超出哺乳动物生理极限。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有避免过热的策略。但温度长时间超过40℃会导致许多哺乳动......

毛方园:探索哺乳动物进化的奥秘

如果只是停留在对标本的简单描述上,前人已经做得非常细致了,留给我们的空间很小。我们现在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要想再进一步就必须要引入新的方法。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毛方园时,她......

新进展!长寿哺乳动物体内存在抗肿瘤机制

在适应性辐射过程中,哺乳动物的寿命演化出较高的多样性,包括从最长寿命只有3年的鼩鼱到寿命长达200余年的弓头鲸。其中,一些特殊的哺乳动物类群如裸鼹鼠、弓头鲸、大象和蝙蝠等,展现出长寿命、抗肿瘤的特点,......

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恐龙不敌人类的原因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瑞士弗里堡大学的一个古生物学家团队利用对化石记录的统计分析,确定了胎盘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狗和蝙蝠)起源于恐龙大灭绝之前,这意味着......

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小鼠脑区特异性脂质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干细胞动物园”里有张发育时间表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团队揭示了生化反应速度的差异是导致小鼠和人类时钟差异的原因。为了确定这一发育原则,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动物园”重现了除小鼠和人类之外的4种哺乳动物的节段时钟。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