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6 09:32 原文链接: 确定乳腺癌是否侵袭性的新技术

  当一名女性被诊断为早期乳腺癌时,医生应该如何积极的进行治疗呢?非侵入性的肿瘤将会变得具有侵袭性吗?还是一种生长缓慢、可能永远不会有害的肿瘤?

  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将侵袭形式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或0期乳腺癌,DCIS)与非侵袭性的肿瘤区分开来。该技术将影像学和数学进行结合。这种技术叫做生物标志物比率成像显微镜(biomarker ratio imaging microscopy,BRIM)。

  本文作者、眼科及视觉科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Howard R. Petty博士指出:“DCIS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侵袭性疾病,这是容易理解的。当女性们听到乳腺癌时,她们目瞪口呆。医生也非常关心预后结果。但 是,DCIS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疾病。如果我们能确定潜在的非侵袭性病变,也许那些女性就不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BRIM结合传统病理学技术,并将其与数学分析结合,来确定肿瘤中某些生物标志物的相对水平。

  Petty和本文共同作者Andrea J. Clark分析了23 名DCIS患者的活检样本。他们用荧光成像——肿瘤被染色以识别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每一种生物标志物都被染成一种不同的颜色。然后,将染色的样本输入一个 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可在每个像素上确定生物标志物的比例。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生物标记物在癌症中是高度表达的;其他标记物则表达的非常低。使用BRIM,研究人员可得出表达的比率。这意味着,高低并不能互相抵消,而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副对比度提高的图像。

  使用这种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把DCIS患者样本分成两类:具有很多癌症干细胞的患者——高度侵略性;类似良性肿瘤的患者。他们发现22%的样本分数较低,暗示着非常缓慢、非侵袭性的疾病。

  Petty说:“这种方法将是一种新的和强大的方法。因为我们从数学方面进行了考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1990年代,科学家使用比率成像显微镜观察钙信号。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复活了这种技术,并将抗体和生物标志物应用于它。生物标记的选择是基于广泛的文献检索。研究人员表明,BRIM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结合了多个生物标志物,而不是依靠仅仅一个标记。

  随着筛查性乳房造影检查变得越来越普遍,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比率有所增加。一些专家认为,DCIS可能成为浸润性乳腺癌,但这还没有被证明。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根据侵袭性来对疾病进行分类。

  研究人员认为,除了防止过度治疗之外,BRIM可以用来帮助做出更广泛的乳腺癌治疗决定。研究人员说,随着有关“其他癌症类型中的生物标志物”的文 献越来越多,他们将把工作扩展到其他形式的癌症中。他们计划开展一次大的回顾性研究,分析BRIM分数与病人预后结果之间的想关系。

  2014年8月,美国西北大学的两名科学家鉴别出了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密切相关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其对许 多类型的化疗耐药。这一称作为STAT3的生物标记物,为开发出新的疗法来治疗这种往往致命的癌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靶点。

  2015年10月,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表明了两种微生物标签和三阴性乳腺癌(乳腺癌最具侵袭性的形式)之间的一种关系。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常规化疗一般无法根治侵袭性乳腺癌,因为这些肿瘤可能发生早期远端转移。三阴乳腺癌(TNBC)是一种特别具有侵袭性的肿瘤亚型,没有针对性的治 疗。2016年5月有研究发现,癌基因MYC在TNBC中是升高的,从而为开发新的靶向治疗策略、选择性杀死MYC过度表达TNBC细胞,提高了充满前景 的机会。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补体调控肿瘤B细胞双向作用机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员苏士成团队发现了补体调控肿瘤B细胞双向作用的机制,深入挖掘了肿瘤相关B细胞的表型、功能及形成机制,为判断化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及患者的疗效预后提供了有应用前景的标志物。相关研......

研究揭示补体调控肿瘤相关B细胞的双向作用

B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往多项重要研究发现,B细胞具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但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细胞在抗肿瘤免疫的产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临床研究发现针对B细胞的利妥昔单抗在......

研究人员开发出的物质或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新药

癌细胞快速改变其基因组的能力能被用作对抗恶性肿瘤的武器吗?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物质,在动物模型和人类癌细胞的实验中都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这项研究发表......

周民团队研制出微纳机器人利用光合作用靶向治疗肿瘤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制出一款微纳机器人,通过以微藻作为活体支架,“穿上”磁性涂层外衣,靶向输送至肿瘤组织,成功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并有效实现磁共振/荧光/光声......

中国科大等研究揭示驱动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癌基因cMyc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约15%的人类基因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代谢重编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cMyc是否通过转录以外的机制,来广泛地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肿......

研究发现15个引发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快速生长的基因

加拿大几个研究机构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15个肿瘤抑制基因,当它们发生突变时,可以引发人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快速生长。在他们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的反向遗......

CancerRes:老药GKT137831有望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成功率!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最早用来处理器官组织疤痕而开发的药物或能帮助明显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成功率。图片来源......

JEM:肠道菌群或能“潜入”肿瘤帮助改善抗癌免疫疗法效率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和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在肠道中的细菌或会在肿瘤中积累并改善小鼠......

我国学者成功利用改性β葡聚糖制备肝肿瘤抑制剂

3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Redox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营养代谢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尹慧勇研究组的研究论文“Yeastβ-D-glucanexertsanti-tumou......

纳米粒搭便车,两次治疗就能完全根除小鼠体内肿瘤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通常与慢性炎症有关,某些癌症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可以引起急性炎症。一旦引发炎症,中性粒细胞就是关键的细胞类型,它能够主动归巢到组织损伤或感染的部位,沿着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穿过内皮衬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