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了“973计划”2010年结题验收结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的演变”项目在重要科学前沿领域名列前茅,被评为优秀类项目。

  该项目于2006年9月立项,2010年10月结题。项目组成员以中国丰富的化石材料为依据,对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的演变深入开展了多学科交叉、多门类综合和多领域协同研究,在生物系统演化的内在规律和环境背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项目执行期间总计发表论文819篇,编写专著或主编专集22部,获得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8项省部级奖等,获得科技部领导和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相关文章

2023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申报截止

2023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申报阶段现已结束。 截止5月31日,总计收到33名申报人所提交的申报材料。他们分别来自国内24家单位,包含12所高校和12家研究机构。申报人中男性28名,女......

寒武纪动物大爆发之前夜发生了什么?

6月2日,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李四光大讲堂”第二讲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肖书海应邀以“寒武纪动物大爆发之前夜”为主......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一项研究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理解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

珊瑚个体变小适应晚古生代大冰期陆源碎屑输入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要乐等人通过系统研究,揭示了晚古生代大冰期起始时期陆源碎屑输入与造礁珊瑚个体大小变化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当今......

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的海底“迷你世界”

近日,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一支国际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因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而被称为海底“迷你世界”,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广州地理所两规划项目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获奖项目。记者获悉,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申报的两个项目《广东省“双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面向精准落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优......

历经五次生物大绝灭古生物“海豆芽”研究解密

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研究团队通过对5.2亿年以来的舌形贝腕足动物壳体进行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包括固着、黏附、群居和......

当古生物遇到新科技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如始祖鸟、北京猿人等关键化石的发现都填补了生命演化历史的空白。如今,新的观测分析手段,诸如高精度成像与解析技术、分子古生物学技术以及大数据和自动识......

《系统古生物》英国中侏罗世异兽化石研究获阶段性成果

三类贼兽左侧上下齿列对比,其中E-F齿列中的牙齿曾经归入四个属种。(课题组供图)近日,《系统古生物》期刊在线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合作学术......

可曾想过4.38亿年前我国长江流域曾是一片汪洋!

沧海变桑田,古生物学家找到“实锤”。通过研究全国范围内志留系浅海红层中的古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化石印证了在距今约4.38亿年的志留纪早期,我国长江流域曾是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