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3 10:27 原文链接: 等风来”到“不靠风”,科学识霾治霾还有多远?

  12月22日,深陷雾霾侵袭的京津冀地区终于见到了多日不见的蓝天。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弥漫多日的雾霾终于消失。大家天天“等风来”,最终伴随着风,雾霾消散。霾与风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地识霾治霾?

  “没有风才有霾”,是这样吗?

  16日起,今年入秋以来最大规模的雾霾“突袭”北方多个城市,华北、黄淮地区的12省市深陷“霾伏”,京津冀等6省市23个城市同时亮起红色预警。

  过去一周,看着雾霾笼罩下的城市,有不少网友表示不解:既然公开数据显示,每天污染物排放量都是差不多的,霾怎么突然就来了?还有网友猜测:是不是不刮风才使霾不断堆积的?

  呼和浩特市环保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科科长白金说:“霾的形成,一是因为污染物的增加,二是因为静稳天气导致污染物扩散条件变差。”

  白金介绍,垂直逆温和水平静向风共同导致静稳天气的出现,静稳型重污染天气是指由于出现持续不利于扩散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大范围积累,最终可吸入颗粒物达到重污染水平。静稳型重污染天气主要出现在10至12月份,就是雾霾高发的秋冬季。

  不少专家介绍说,静稳天气空气状态相对稳定,因此不容易让人察觉有风的存在,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无风导致有霾;但其实不是因为“风没了”更容易出现雾霾,而是“风慢了”更容易出现霾。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中指出,风速减小,已成为导致雾霾天气出现频繁的原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都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01至0.05米/秒,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每年减少超过0.05米/秒。

  风来了霾一定会走吗?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介绍:“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空气流动是由于气压不均衡导致的,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如果局部是低气压区,周围的空气会裹挟着污染物向这片区域流动,使污染物浓度上升。反之,如果局部小高压增强,污染物会向四周扩散。”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张时煌等专家曾撰文指出,气压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有显著的负效应作用。

  专家们介绍,霾的来去,表面上看与“有无大风”关系密切,但透过表象看本质,其实“霾要走”是因为气压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加强,风只是空气对流强烈的一种结果。

  区域间的空气对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也不受地区限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认为,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积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其中京津冀地区自身的排放量对PM2.5污染的“贡献”为70%左右,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占30%左右。

  不少专家表示,掌握霾的流动性,区域联动治霾才是上策。京津冀联合治霾行动开始后,今年前4个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超过14%。

  科学识霾治霾才是长远之计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雾霾来,不是完全因为无风;雾霾走,更不能依靠起风。大规模的雾霾虽已消散,但要正确认识风与霾的关系,才能更好治理霾。科学识霾,根据自然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治霾,才是长远之计。

  有些专家表示,治霾的关键和前提,在于摸清污染家底、追因溯源。要识别污染源、列出污染清单,才能够从根本上进行对症下药。

  不少环保部门人士建议,治霾要有科学的态度,要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要用科学和信息化的手段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共同开发应用系统。

  国家环保部表示,国家正在推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并逐步加强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体系建设,集中国家和区域各省市在舆论宣传、环境监测、气象预报等方面资源优势,构建区域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

  每一次重污染天气的过程,都是我们更科学认识雾霾、寻求更有效治理办法的机会。从“等风来”散霾,到治霾“不靠风”,需要的是科学的认知与行动。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我国雾霾发生新机制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得州农工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揭示了区域雾霾形成的新机制。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对我国及世界发展中国家合理制定减排措施以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切实有......

抗疫期空气缘何重污染?见蓝天全靠大风吹?

近来,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国北方地区雾霾频发的“怪现象”。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1月25日至28日,2月10日夜间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区先后出现了两次持续性区域重污染过程,北京甚至在2月12日......

误会了!火电厂“白烟”不是雾霾

今年春节比较特殊,车停驶了、工厂停产了,甚至连餐厅都不营业了,但京津冀等地依然出现了多次重度雾霾天气。对此,有人把近期出现的雾霾主要成因指向了“白烟”,也就是火电厂湿法脱硫后排放的湿烟气,进而希望能够......

突破传统新式“激光针”实现雾霾无盲区垂直立体探测

在黑色的夜幕中,一束激光如同一根闪亮的金针直插天空。“这就是我们的‘大气探针’,可以实时监测从地面到10公里高空范围内的雾霾分布并分析其成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专家张天舒说......

雾霾监测新进展:实现对500米以下“近地雾霾”高清探测

雾霾从何而来,怎样漂移、消散?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治霾。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探霾”激光雷达取得新进展,可消除传统探测技术的“盲区”,更加精确、清晰地对从地面到500米高空的“近地雾霾......

激光雷达终于可以用于雾霾天气分析

近日,安光所大气光学研究中心王珍珠副研究员等研发的雾霾天气探测激光雷达新技术,有效用于近地面雾霾垂直分布探测中,相关研究结果以《侧向散射激光雷达探测雾霾天气气溶胶新技术及其反演方法》为题发表在美国地球......

6大主题共论汞等大气污染物监测与评估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19年12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科学研究中心环境安全与健康分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雾霾健康效应与防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

没想到吧,雾霾还跟北极有关

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夏天北极的温度比较高,那么当年冬天中纬度地区的霾就会比较重。这一发现或可作为雾霾预警。没想到吧,雾霾还跟北极有关!还记得去年夏天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一度达到32℃?还记得刚刚过去的......

治理雾霾有“数”了

两会伊始,很多人关心北京忽晴忽霾的天气。3月3日有一则重要消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雾霾成因报告出台。笔者认为,新建的监测网络能摸清雾霾的底细,意味着治理责任可以分解落实了。简介一下,这份报告首先指出,燃......

用于室内雾霾净化的柔性透明智能窗口材料

如何治理大气污染,仍然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雾霾环境中,有效防护PM2.5的口罩为N95级,但是体感憋闷,无法长时间佩戴。介于室外除霾和个人防护之间,室内空气净化是保证人们健康工作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