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17 12:14 原文链接: 青年女科学家颜宁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2017年3月15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颜宁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作为一名青年女科学家,颜宁一直备受关注。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结构生物学家,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

  颜宁于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莱芜,2011年8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12月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4年12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5年2月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2015年10月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6年6月,因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颜宁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高产的清华女教授

  1996年颜宁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在2000年获得学士学位后随即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施一公。200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在该校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10月,受清华生物系老系主任、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南明教授的邀请,颜宁回到清华大学,受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当时她30岁,是全中国最年轻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回国以来,颜宁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于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意义的膜蛋白的结构与工作机理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包括:一是率先在世界上报道了国际学术界攻坚近40年之久的在生理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原子结构,并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工作阐述了这个小小的分子机器将葡萄糖转运进细胞的完整过程;二是率先解析了控制肌肉收缩的两个关键钙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率三维电镜结构。这些工作为理解这些最基本的生理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针对相关疾病的药物提供了分子基础和理论指导。

  “刚建实验室的时候,我都快疯掉了。”颜宁说。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曲折之多,进展之慢,让急性子的她直抓狂:“大约有半年我都异常焦虑,后来步入正轨后,就顺畅得多了,感觉做实验跟国外没什么区别。”

  “跟国外没什么区别”的,还有科研上的高产。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原创论文14篇,研究成果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结构生物学家解码问题蛋白质

  从小,颜宁就会思考宇宙外面是什么样子?到了初中,她第一次知道了“细胞”的概念,又开始对细胞产生了兴趣。《西游记》里的美猴王能够七十二变,颜宁很想知道如果自己也能变身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你能把自己缩小到分子或蛋白质的大小,那一定是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现在,作为一名顶尖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每天都生活在那个世界里,研究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她说:“我成为结构生物学家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颜宁致力于解析镶嵌在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的结构,她的目标之一是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一种对向细胞提供能量至关重要的蛋白质。许多实验室都试图解析它的结构,但都未能成功,一部分原因是GLUT1很容易改变形状。

  2014年6月,颜宁研究组在世界上率先解析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他们使用一系列技巧来限制它的变化,最终成功结晶。

  2015年7月,颜宁研究组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家族的研究上更进一步:解析出GLUT3的三维结构,清晰完整地展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工作的分子机理,为研制小分子肿瘤靶向药物提供了直接结构依据。

  葡萄糖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最基本的能源物质,它们需要以GLUT1为代表的葡萄转运蛋白介导才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提供能量支持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GLUT1是研究最为广泛的模式转运蛋白,其结构在过去四十年是世界诸多实验室攻坚的对象。而颜宁和她的团队在研究思路和实验技术上大胆创新,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了一个困扰全球生物学家半个世纪之久的难题。

  除此之外,她针对肌肉收缩这一基本生理过程中涉及的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做出一系列突破性的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高分辨率钙离子通道的结构,这些成果先后发表于《自然》和《科学》,在国际生物物理领域引起巨大反响。

  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颜宁始终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每天差不多能有14个小时“宅”在实验室里;如果在攻坚阶段,她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五六点。

  她追求的是一名科学家的境界:“我刚回清华不久,同事刘国松教授跟我说过做科学家的3个境界:第一重是职业,第二重是兴趣,第三重是永生。也许学术论文只有极少数人理解,但重大科学发现给社会、人类带来的改变却不可磨灭。”

  这种信仰与追求,她也反复讲给组里的学生和更多年轻人。

  “经济发展决定中国有多富,科技发展限定中国有多强。让中国的科技实力配得上她的经济体量,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我想也正是中国科学家对于国家最根本的使命。”2014年,站在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位师姐寄语台下的学子。

  如今,她最大的心愿,除了做出更多超一流的科研成果,就是培育更多超一流的人才:“希望有一天,看到从我实验室里走出的学生成为各个大学的教授,作出更大的科研成就。作为一个导师,还有什么比看着学生创造奇迹更令人欣慰的呢?” 如今,颜宁培养的学生和博士后也都成绩斐然,其中几位已经开始在国内不同的科研机构独立领导实验室,并且做出了重要的成果。

  “世界因你而美丽——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将于3月31日晚在清华大学华美登场。届时,联合主办机构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社、明报、凤凰卫视、凤凰网、星洲日报、大公报、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香港文汇报、世界日报(北美)、亚洲周刊、一点资讯、侨报、欧洲时报的代表将齐聚现场,向获奖人提问。

相关文章

从PNAS到Nature/Cell子刊颜宁等团队连发5篇!

背根神经节局部电压门控钠(Nav)通道Nav1.8代表了开发下一代镇痛药的有希望的靶标。Nav1.8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需要更多的去极化膜电位来激活。2022年7月19日,原清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颜宁及清......

落选中科院士的颜宁在美国成为两院院士

颜宁我们都不陌生,她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是施一公院士最得意的弟子之一。2007年,颜宁成为清华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她在膜蛋白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率领的团队......

颜宁团队首次解析被发现20多年的钠离子通道蛋白

NaChBac是第一个被表征为电压门控的Na+(Nav)通道,已经成为研究Nav通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原核原型。在近二十年前发现的NaChBac的结构尚未确定。2020年6月8日,颜宁团队在PNAS在线......

2020年CNS首秀!颜宁同期连发两篇Nature

当地时间5月13日,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2篇论文在Nature同时上线。这是颜宁今年的“CNS首秀”,也是其学术生涯的第33、34篇CNS论文。这两篇文章分别......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9篇,材料学有30篇,物理学有2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iNat......

颜宁团队再获新突破,这次是石墨烯!

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直接电子检测和先进算法的技术突破使cryo-EM能够以接近原子的分辨率绘制生物大分子的精确结构细节。随着cryo-EM的扩展......

2019中国生命科学20大进展榜单出炉除了颜宁还有谁?

经过1500位左右的读者投票,最后iNature编辑部得到了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20大进展,其中结构有2项,植物3项,生物机理研究4项,新方法/技术/动物模型6项,生物医学5项。结构:颜宁团队C......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颜宁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Nature及Science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

颜宁为什么要怒斥此人为“禽兽”“人渣”?!

今天早上,颜宁教授在其个人微博账号(@nayouyou)发布微博,不点名批评某人只是博士后,却在微博认证为著名机构研究员。因为在中文语境中,研究员指的是PrincipalInvestigator,简称......

连发4篇顶刊——颜宁团队系统介绍钙离子通道蛋白调控机制

作为从心肌的肌浆网(内质网)释放Ca2+的开关,2型ryanodine受体(RyR2)受到多种调节剂的复杂调节。RyR2介导的Ca2+释放失调与威胁生命的心律不齐有关。关键调节剂,例如Ca2+,F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