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4 12:18 原文链接: 突破三关解白洋淀之“渴”

  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承载了太多的希冀和理想,喜不自禁的人们仿若穿过了时光的风霜尘埃,纷纷簇拥在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新城欢呼雀跃。罗曼·罗兰曾说过“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当理想照进现实,狂欢后更需静心思索:雄安新区能承受多少人的生命之重,又能容纳多少人的理想与现实?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华北之肾”白洋淀的生态现状和环境容量,小心求证雄安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给理想赋予更为茁壮的生命力。

  白洋淀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游,由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汇水而成,并通过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淡水浅湖型湿地生态系统,是调节华北区域气候、维持区域内生态平衡的核心枢纽。白洋淀有着独特的生态布局:上承九水之泽,藏风聚气;下通海河之津,浪远天澄。366平方公里的水域内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濠交错点缀着39个小岛,10万亩荷塘碧波泠泠,12万亩芦苇荡翠影婆娑,质朴而不无清秀,粗犷却透着细腻,构成了一卷河淀相融、村岛纵连、田水交映、荷红苇绿的生态美景。

  近年来,白洋淀在气候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作用下,出现了流域水环境持续恶化、水域面积大幅缩减、生物种类减少、生态功能退化、干淀频繁等问题,生态现状令人揪心。由于河北平原地区原有的16个大型洼淀都已随历史变迁完全干涸,只能依靠水面面积巨大的白洋淀来调节区域气候,因此白洋淀淀水自然蒸发量巨大,平均每日蒸发约1厘米,而正常情况下白洋淀的平均水深才1.5米,最深处不过3米,降雨量又不足,理论上只要两年不补水,淀水就会全部自然蒸发。处于长期“干渴”状态下的白洋淀是目前雄安新区最显著的生态短板,白洋淀的水决定着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县市环境容量和人口承载力,只有连过三关补上短板,才能让“干渴”的白洋淀喝上量足质优的放心水。

  一是突破补水关。新中国成立后为治理海河流域,在白洋淀上游的九条河流陆续建起百余座水库,入淀河道水量锐减甚至干涸、断流,而太行山区的垦林开荒、破坏植被,又使水中泥沙骤增,加剧河道堵塞,从而导致白洋淀缺少上游水源补给,成了“无源之水”,先后引起过十多次干淀。尤其是1984年至1988年期间连续5年干淀,淀区渔民竟然摇身变为农民插秧种稻,令人痛心疾首、啼笑皆非。“引黄济淀”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多次生态补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白洋淀的燃眉之急,但生态补水工程耗费资源巨大,补水过程中水资源损耗较多,且受到很多客观因素制约,无法保障白洋淀能有持续稳定的入淀水量,因此建立长效机制、突破补水难关势在必行。

  二是把好用水关。中国是缺水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河北又是中国水资源最稀缺的省份之一,对于河北甚至整个华北这样干旱少雨且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区域来说,白洋淀水面面积巨大,能通过自然蒸发调节区域内整体气候,生态功能尤为珍贵,此外白洋淀还承担着其他功能。一方面白洋淀周边地区常年高强度过量开采地下水,回灌措施形同虚设,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降落漏斗扩大,激发了白洋淀渗漏补给周边浅层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白洋淀中散落着39个纯水村和134个淀边村,淀区人口约40万,其中10多万人生活在淀内纯水村,周边乡镇还生活着超百万人口,每年仅6~9月就吸引游客几百万人次,这些人口的衣食住行基本都“靠水吃水”,用水消耗巨大,同时当地政府及大部分居民的经济收入,对白洋淀种植养殖和旅游服务等方面的经济功能依赖性很强,消耗了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及时采取地下水保护措施,合理规划区域水资源使用,把好用水关迫在眉睫。

  三是严控净水关。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整体流域水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通过渗漏已污染到浅层地下水。白洋淀是“一潭死水”,丧失了自我净化的生态功能,只能依靠补水来“稀释”污水,但补进的水及补水干渠也时常出现污染问题,而最为严峻的是淀区及上游的各种污染行为屡禁不止。白洋淀水体污染的来源十分复杂,主要可分为生活污染和产业污染:生活污染源头是当地居民及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直排入淀,以及白洋淀上游包括保定市区在内的十多个县市将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水中最终入淀;产业污染源头除了当地旅游设施建设、水产养殖业和水稻种植业的管理措施粗放外,更多是因为上游区县大量从事造纸、皮革、制鞋、印染、羽绒等类型的高耗水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作坊偷排、漏排现象严重。2015年环保部曾因白洋淀污染问题约谈保定市政府,但根据环保系统监测数据显示,白洋淀水质直到现在依旧长期不达标,甚至部分区域水质始终处于劣五类重度污染状态,这离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对雄安新区生态新城的期望相去甚远,因此保障白洋淀区域水环境安全,通过理念、制度、技术等方面措施严控净水关刻不容缓。

  白纸绘长卷,翠影书新城。雄安新区生态建设核心内容在于连破三关,彻底解决白洋淀的“干渴”问题,用丰富干净的水资源为生态新城插上“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想翅膀,翱翔千年。

相关文章

白洋淀的“华北之肾”功能正在恢复

白洋淀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修复现场受访者供图7.4米据统计,2018年以来,河北省累计为白洋淀补水13.04亿立方米,年均入淀水量4.3亿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稳定保持在6.5米以上。近两年,白洋淀的最高......

白洋淀78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第三方监管机构开始招标

5月20日,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雄安新区白洋淀农村污水垃圾公厕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先行项目”第三方监管机构(三次)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将选取第三方监管机构对项目区内农村污......

河北省安排部署《白洋淀规划》组织实施工作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河北省委、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白洋淀规划》)。该规划共9章27节,对白洋淀生态空间建设、生态用水保障、流域综合治......

白洋淀水生态治理研发及示范研讨会举行

2018年12月28日,白洋淀水生态治理研发及示范研讨会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冯婕、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白洋淀本土菌剂研发和原位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开展情况作专题报......

“体检”白洋淀排查涉水企业3383家查处督促整改问题1392个

为推进白洋淀流域污染治理,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确保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河北省环保厅不久前组织开展了白洋淀及上游流域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据悉,这是河北省首次对白洋淀及上游周边区......

百度在雄安新区设立AI教育实验室,加快智慧教育布局

9月14日,由百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智慧研究院、白洋淀高级中学三方共建的“雄安新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在雄安新区白洋淀中学举行落成剪彩仪式。据介绍,该实验室基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脑科学......

年底前白洋淀将实现域内生活垃圾清零

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将由专业公司开展对白洋淀淀中村的农村垃圾清扫、清运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做到垃圾日产......

一年多来,白洋淀是咋修复的?一图看清成绩单!

......

环保投资报告:环境检测等千亿市场有望催化环保板块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公布。纲要提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华北之肾”功能。主要工作包括1......

雄安新区:重点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据媒体报道,雄安新区把2018年作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年,将加快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逐步清除旧污染、严格控制新污染,白洋淀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雄安新区设立一年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