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9 16:01 原文链接: 上海张江数个课题组解析出多个B类GPCR精细结构

  从昨晚17时到今天凌晨1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药学院的科学家连续在《自然》和《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三篇G蛋白偶联受体(GPCR)研究论文。重量级的研究成果,显示出上海作为世界三大GPCR研究中心之一的强劲科研实力。从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这是一场长达六年之久的激烈学术竞争,最终使张江走在了GPCR研究领域的世界前沿。

  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一个蛋白质家族,有826个成员,在各种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的嗅觉、味觉,甚至一见钟情,都与这类蛋白有关。它具有非常奇特的结构———如针脚般在细胞膜上来回跨越七次。由于结构复杂,科学家一直到近年才找到结晶方法,解开了它的三维结构之谜。在这个蛋白质家族中,有A、B、C、F四类,其中A类“体型”最小,所以首先被解析出结构,而B类分子更庞大、结构更复杂,直到2013年才解析出了第一个跨膜区的结构。

  B类GPCR中的许多成员均被认为是潜在的药物靶点,可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偏头痛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作为新药创制“国家队”,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很早就开始关注并在GPCR研究领域进行布局。药物所先后引进了世界结构生物学顶级科学家雷蒙德·斯蒂文斯及他的两个学生———吴蓓丽和赵强,在搭建起研究平台的同时,开始了一场不敢有一刻懈怠的学术竞争。

  这几年,吴蓓丽课题组在GPCR领域频频斩获重要成果,这次在B类GPCR的研究上,再次领跑世界。今天凌晨发表在《自然》上的成果,是全长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蛋白的晶体结构,其分辨率高达3.0埃(1埃=0.1纳米)。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B类GPCR蛋白的全长结构,尽管在不到一个月前,有国外科学家发布了用冷冻电镜获得的B类GPCR蛋白全长结构,但精度只有约4埃。这有什么差别?

  上科大iHuman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杰说,4埃精度看蛋白质结构,看到的就像黑暗中的剪影,而3埃精度则可看清五官和四肢等细节。只有看清细节,才对新药创制有意义。

  同样带来惊喜的,还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早在2007年,王明伟就为这个受体找到了全球首个小分子激动剂Boc5,如果成药,将可替代已有的多肽药物,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可由于当时无法获得GLP-1R的精细结构,成药之路因坎坷重重而最终放弃。当GLP-1R有可能解析时,王明伟课题组立刻全力投入,与iHuman研究所的两位晶体学家———创始所长雷蒙德和副所长刘志杰联手,突破了该受体蛋白难以稳定的瓶颈,终于见到了这个受体的“庐山真面目”。有了精细结构,就为开发以此为靶标的新药研发之途点亮了一座灯塔。

  与此同时,上科大iHuman研究所科研团队及其合作者还在F型GPCR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不仅解析了与基底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Smoothened(平滑)受体之全长结构,还发现了它的潜在药物作用靶点———铰链区。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为何高水平成果会如此密集爆发?这源于这些科研团队高效率的紧密合作———他们在三年前成立了GPCR研究国际联盟,相互支援帮助,攻克难关。过去六年,这群科学家已成功解析了11个GPCR的结构,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2篇研究论文,开发出4个相关候选药物。

相关文章

寄予厚望2024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这些重点更值得关注

根据往年经验,一年一度的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即将发布,官方回复也说明如此,最新名单将在明年1月份发布,即2周之后。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单尤其让人关注......回顾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至今已发布三......

速看|2023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新规,都有哪些变化?

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公众号消息,从202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不再统计撤稿论文的引用数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响力数据,年度发布。征订单位用户可......

中科院发文,拆穿韩国室温超导假象

7月22日,韩国SukbaeLee等人在arXiv上传了两篇论文,称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超导材料”,名为LK-99,论文中给出了LK-99的合成方法,合成门槛很低。文章曝光后引起了大量争论,因为很多小......

李强考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要求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财联社11月1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龙江、吉林调研。在吉林,李强走进长春金赛药业、长光卫星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勉励他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

STTT:GPCR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日,深圳大学吴松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杜洋教授等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期刊发表了题为:Gprotein-coupledreceptorsinneuro......

上海药物所发现B类GPCR与Arrestin全新作用模式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CR)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质家族。GPCR被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激活后,与细胞内的效应蛋白(G蛋白、......

第九届LipidALL脂代谢会议(北京)第一轮通知

LipidALL脂代谢会议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税光厚研究员发起,至今已在国内多个城市成功举办八届。丰富的会议主题与优质的会议内容数年来吸引了超过数万名各地科研人员参与其中,极大推进了脂质/代......

中科院学部回应《饶议科学》院士增选存行贿受贿问题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当天,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院士选举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贿赂上交》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饶议科学”该文称:“中国科......

中科院道德委工作人员:希望饶议科学提供证据或线索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当天,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院士选举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贿赂上交》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饶议科学”该文称:“中国科......

黄荷凤院士:最好的预防从生命源头开始

DNA究竟携带着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释复杂的生命活动现象?5月26日,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从理论到实验,再到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