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3 10:10 原文链接: 美科学家首次以纳米精度检测太阳能电池

   科技部网站消息,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研究院(NIST)近日发布消息声称,该机构研究人员利用两种新技术,首次以纳米级精度检测了广泛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化学成分及缺陷的变化。新技术检测了用碲化镉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常见太阳能电池,有望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微观结构,并可能提出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光电转化效率的方法。

  在研究中,NIST科学家利用两种依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辅助方法,通过光诱导共振(PTIR)来测量太阳能电池样品从可见光到中红外线的宽波长范围吸收光的数量,从而在纳米级尺度得到太阳能电池的构成及其缺陷。另一项技术,被称为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dt-NSOM),通过记录特定位置传输光的数量来捕捉太阳能电池的组成及缺陷的变化,从而形成详细的纳米尺度图像。

  实验表明,材料晶体排列的缺陷与其化学构成中的杂质相关,新技术能检测碲化镉样品中所谓的深层次缺陷的空间变化。这些缺陷引起碲化镉与其他半导体中的电子和质子(带正电荷的颗粒)重新组合而不是发电,这是导致太阳能电池无法取得理论成效的关键原因之一。

  据悉,该研究成果具有广泛适用性,将有助于太阳能电池研究,更好地了解各种光伏材料。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17年4月12日的《Nanoscale》杂志上。

相关文章

合作团队创新发明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团队、教授陈永华团队与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贵川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报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宽度的纯相二维Ruddlesden-Popper(RP)层状钙......

太阳能电池电荷损失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获进展

太阳能电池是实现光能到电能转换的光伏器件。在光电转换过程中,光伏器件内部经历了光生电荷的产生、分离、转移、输运、复合、抽取等多个体相和界面动力学过程。这些电荷动力学过程本质上主导着器件本身的性能。如何......

福建物构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子性能,受到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其作为活性层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25%,接近单晶硅电池的最高值。然而,通过低温溶液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通常是多晶的。多晶......

物构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子性能,受到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其作为活性层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25%,接近单晶硅电池的最高值。然而,通过低温溶液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通常是多晶的。多晶......

应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挑战,中国科学家频频获突破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转换效率高,成为目前光伏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但是,稳定性、大面积制造、效率转化等诸多挑战越来越成为国内科研人员必须直面的问题。两年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游经碧课题......

太阳能电池电流分析简介

1.太阳能电池单片的电压一般为0.4~0.7V,一般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串联36/54/60/72/96片,电压就在18/27/30/36/48伏左右。2.需要注意的是,经过分割的小片电池片,其电压......

挠曲电光伏效应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非也!

光伏效应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并作为清洁能源应用于各种设备。然而,其开路电压受半导体的带隙能带限制,效率较低。体光伏效应(bulkphotovoltaiceffect)能够产生极大的光生电压,远远超过相......

陆仕荣团队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Joule》、《ScienceAdvance》、《AdvancedScience》、《SolarRRL》和J.Mater.Chem.A发表了中科院重庆院陆仕荣研究团队在小分子光伏材......

Science!上海交通大学赵一新教授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今天(2019年8月9日),Science(《科学》)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赵一新团队在CsPbI3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新研究成果:“Thermodynamicallystabilizedβ-Cs......

化学所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荷转移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PV)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其光电转化效率已经突破了15%,展现了光明的应用前景。从光活性材料的化学结构特点理解OPV中电荷转移机理,特别是低能量损失下激子解离的驱动力来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