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3 16:36 原文链接: 科技重大专项资金再松绑报酬不能亏欠科学家

  据人民日报7月12日报道,国家在报酬待遇上不能亏钱科学家,将对科技重大专项资金使用再松绑,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扩大会议差旅等费用管理自主权等。

  报道称,中央财政资金是纳税人的钱,宝贵;科研人员是国家的优秀人才,同样宝贵。重大专项又是国家急需解决的科技攻坚难题,资金怎样花才能更有效率,能够更好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备受社会瞩目。

  为保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规范和加强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日前,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新修订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资金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布。管理办法都做了哪些修改?科技人员承担项目、使用资金,这钱“好使”吗?

  支持方式

  分为前补助、后补助两种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的重点之一,资金主要是支持科技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公共科技活动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主要是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承担。重大专项资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财力,突出重点,避免资金安排分散重复。

  “重大专项的财政支持方式,分为前补助、后补助两种。”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前补助是指项目或课题立项后核定预算,并按照执行进度拨付资金。对于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以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集成等公共科技活动,一般采取前补助方式支持。

  也就是说,这些研究项目的效益不是立竿见影的,由于投资大、见效慢,社会资本往往不愿意投入。但这些研究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就需要国家财政投入来支持。

  后补助是指项目单位先行投入资金,组织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在项目完成并通过评审验收、取得相应成果后,中央财政再给予相应补助。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项目先实施后拨款,财政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挂钩。”这位负责人表示,后补助是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一项重要政策,从重过程转变为重结果,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打水漂”现象。

  简政放权

  给予专业机构预算评审权、实行决算报告制度

  此次管理办法修订的主要原则,一是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二是坚持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建立有利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的资金管理模式;三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落实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要求。

  “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激励力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重大专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这位负责人强调。

  在简政放权方面,主要是提高相关各方管理自主权:给予专业机构预算评审权,放宽牵头组织单位、专业机构和承担单位预算调剂权。实行决算报告制度,取消财政部结题财务决算审批。

  管理办法还有一大变化,就是采纳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取消了特设账户。自2018年1月1日起,重大专项资金不再通过特设账户拨付,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这样,对项目承担单位来说用款更加方便,有利于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此次修订,管理办法取消了绩效支出比例限制,扩大会议差旅等部分费用管理自主权,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等。同时,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监督评估、专项检查、绩效评价等方式加强监督和管理。

  资金使用

  分为项目资金和管理工作经费

  重大专项在资金使用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项目资金或课题资金,另一部分是管理工作经费。直接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会议差旅费、劳务费等。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比如,项目研究所需的房屋占用,日常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激励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等。

  管理办法明确,会议差旅费的支出,如果不超过直接费用的10%,就不需要提供预算测算依据。科研人员按照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统筹安排使用。也就是说,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不用再具体说明开几次会、出几次差了。购买仪器设备,也有了一定的调整余地。

  项目聘用人员的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据实编制。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很多重大项目都有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参与研究,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他们的劳动报酬能够得到较好体现。

  间接费用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课题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和基本建设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如下: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为20%,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为15%,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为13%。

  过去,由于项目资金管得过死,不少科研人员抱怨,申请科研项目不易,经费到手了花出去更不容易,花钱限制多、报销经费难,事务性工作占据了科研人员大量精力和时间。

  实际上,从去年起,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就在持续发力。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励他们专心干事业。

  今年3月,为规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以支持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力求适应科研活动规律、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科研资金管理“激励+松绑”,目的只有一个:不在报酬待遇上亏欠科学家,不让事务性工作打扰科学家,让他们集中精力搞科研、出成果。

相关文章

又四家科研院所获批2022重大科学仪器研发专项

0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12所申报的《高灵敏手性物质离子迁移谱与质谱联用仪》获批立项。经过多年技术攻关,812所已掌握质谱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及核心部件研制能力,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目前......

石油、新品、生物能源、新药......新疆18项重大专项启动

近段时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聚焦八大产业集群、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和生命健康等方面重大科技需求,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

多校获批2022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最高资助8600万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评审结果。其中,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福建师范......

又一国家重大仪器项目通过验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二维电子材料及纳米量子器件的研究和原位分析仪器”验收会在微电子所召开。基金委副主任陆建华,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主任郝跃、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副主任何杰,中科院副院长......

中南大学院士团队完成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结题验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我校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材料与构件深部应力场及缺陷无损探测中子谱仪研制”项目进行了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组同意通过结题验收,结果评价为A。该项目由中南大学轻合金研......

围绕5大科技领域黑龙江2021年省科技重大专项申报开启

现组织开展2021年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重点及领域方向围绕“百千万”工程和拉长育壮省内优势特色产业链供应链,聚焦区域发展重点,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一批产......

内蒙古加大民生领域科技创新投入推进118项科技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2019年自治区科技厅在社会发展领域围绕生态、环境、蒙医药等领域科技需求,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8项,其中,科技重大专项9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10......

黑龙江科技厅召开“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工作座谈会

近日,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召开了“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支撑行动计划工作座谈会,厅长张长斌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厅长刘爱丽、于立河、石兆辉、韩金华出席会议。厅机关相关处室负责同志、13个市(地)科技局主要......

8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公布总金额达5.8亿元

2019年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共接收项目申请240711项,面上项目18995项、重点项目743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3......

推动应用2019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和科技部党组一号文的部署要求,2019年4月28至29日,科技部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