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2 11:12 原文链接: 社交媒体使用影响科研人员学术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或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分享、传递思想和信息的方式。在科学界,科研人员在广泛使用各类一般社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等)的同时,还发展出了针对科学共同体的专业学术社交媒体(如ResearchGate、Academia.edu、Mendeley等)。2014年,《自然》杂志针对全球科学家使用各类社交媒体的情况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正在成为科研人员重要的“研究工具”,并可能影响和改变科研人员相互联结、信息共享、科研合作的方式。在学术界,科研人员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但相关的文献综述显示,已有的研究侧重于谁在使用社交媒体、为何使用以及如何使用社交媒体等问题,对于使用社交媒体的结果,尤其是社交媒体对科研人员的学术网络和学术产出的影响的研究尚付之阙如,而这恰恰是学术社交媒体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科协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的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对其中1964名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理工科科研人员样本的分析,介绍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各类社交媒体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交媒体使用对科研人员扩展学术网络和提升学术产出的实际效用。

  国内专业学术社交媒体使用率

  相对较高

  调查中区分了三类社交媒体:一是普通社会公众也在使用的一般社交媒体,如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微信和微博;二是面向公众、聚焦于知识传播的科普性社交媒体,如果壳网和知乎网;三是科学界内部使用的专业学术社交媒体,如国际学术界广泛使用的ResearchGate以及国内学术界流行的科学网和“小木虫”。

  调查结果显示,在一般社交媒体方面,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微信的情况比较普遍,使用微博的比例相对较低。在调查时,60%的科研人员回答自己经常使用微信,30%的人有时或偶尔使用,从不使用者仅占10%。与之相比,只有18%的人回答经常使用微博,42%的人回答有时或偶尔使用, 40%的人回答从不使用。相比较而言,青年科研人员使用微信、微博的比例都更高。例如,35岁及以下的科研人员中,经常使用微信、微博的比例达到66%和24%,35岁以上人员分别为55%和12%。

  在面向大众的知识型社交媒体方面,我国科研人员对果壳网和知乎网的使用比例都很低。数据显示,分别有44%和53%的科研人员回答不知道果壳网和知乎网,回答经常使用这两个网站的分别只有9%和14%(其他人的情况是“虽然知道该网站但并不经常使用”)。这类网站的使用情况也与年龄密切相关:35岁及以下的科研人员中,不知道果壳网、知乎网的比例都只有40%,分别比35岁以上人员低了10个和5个百分点。

  在专业学术社交媒体方面,我国科研人员表现出对国际学术社交网站使用率偏低、对本土网站使用率相对较高的特点。据《自然》(Nature)杂志2014年的调查,ResearchGate是国际学术界使用最广泛的学术社交网站,46.2%的受访者回答“经常使用”该网站,远超LinkedIn、Facebook、Google+、Twitter等。与之相比,我国科研人员对ResearchGate的知晓率和使用率都很低:近半数(47%)人不知道这个网站, 经常使用该网站者只有11%。由于ResearchGate在我国并不存在登录使用方面的困难,较低的使用率说明我国科研人员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的程度尚有待提高。相比较而言,我国科研人员对以“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为宗旨的科学网和学术科研互动社区“小木虫”这两个本土网站的使用率明显较高,分别有约30%和40%的人经常使用,不知道这两个网站的则分别只有21%和24%。

  进一步分析显示,与一般社交媒体不同,ResearchGate和科学网这两个专业学术社交网站的使用率更多与研究人员的“层次水平”有关,而与年龄关系不大。例如,拥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经常使用ResearchGate和科学网的比例分别为19%和39%,远高于没有博士学位者(分别为6%和19%);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人员的这两个比例更分别高达28%和45%。主要汇聚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小木虫”则表现出青年博士使用率更高的特点:35岁及以下科研人员中,经常使用“小木虫”的比例达到46%,比35岁及以上者高16个百分点;拥有博士学位者经常使用的比例为53%,比没有博士学位者高近20个百分点;是否有海外经历,则对其使用率影响不大。

  一般和知识型社交媒体使用

  有助扩展学术社会网络

  促进社会互动与交往是社交媒体的基本目标和功能。那么,使用社交媒体能够促进科研人员学术社会网络的扩展吗?在调查中,我们通过科研人员的“业务工作讨论网”来测量其学术社会网络,并分别测量了社会网络的规模和结构。

  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职称、教育等各主要相关变量后,使用各类社交媒体(果壳网和科学网除外),对扩大科研人员的学术社会网络规模均并无显著效果。但在改善学术社会网络结构方面,使用一般性社交媒体和面向公众的知识型社交媒体,却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效果:一方面,使用这些网站有助于提高网络成员类型的多样化水平,使得科研人员的学术社会网络更容易突破学术圈限制,而扩展至政府、企业等部门;另一方面,使用这些网站有助于形成更加松散的网络结构关系(如网络成员之间相互熟识的比例更低),带来更加多样化的学术信息和资源。

  与之相比,ResearchGate、科学网、“小木虫”这样的专业学术社交网站,不仅对扩大学术社会网络规模没有显著作用,对改善学术社会网络结构的作用也更加微弱。例如,使用这些网站对网络成员多样化水平和网络结构密度都无显著影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学术社交媒体对学术社交网络毫无助益,部分网站对建立特定网络成员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使用ResearchGate能显著增加与国外科研人员建立讨论关系的可能性,使用科学网也更有助于建立与政府人员和国外成员的网络关系。

  使用专业学术社交媒体

  有助于提高学术产出

  本文主要使用学术论文发表量来衡量科研人员的学术产出。理论上,我们把社交媒体对学术产出的影响分解为两个路径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指科研人员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获得学术信息或资源从而促进学术产出;间接效应指科研人员通过社交媒体建立和扩展学术社会网络,并经由社会网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而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科研产出。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一般社交媒体和面向大众的知识型社交媒体对于提高科研人员的论文产出并无显著影响;与之相比,使用专业学术社交媒体对科研人员的论文产出却表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进一步的嵌套回归分析显示,在专业学术社交媒体对论文产出的影响中,通过学术社会网络这一中介变量而发挥的间接效应似乎并不显著。换言之,专业学术社交媒体虽然对学术产出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却不是通过改善科研人员的学术社会网络而产生的。这个结果与《自然》杂志的调查一致。该调查发现,很多研究者使用ResearchGate这样的学术社交媒体,只是为了获取免费的文献资料和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并没有发生实际互动与交流,也没有建立合作关系。换言之,此类专业学术社交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学术和媒体,而非社交。

  社交媒体有待实现学术、社交

  和媒体功能的结合

  我们的研究发现,科研人员使用一般社交媒体和面向大众的知识型社交媒体,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学术社会网络,却无助于提高学术产出;使用专业学术社交媒体,则是有助于提高学术产出,却无助于改善学术社会网络。

  对于后者,前文已经尝试着进行了解释,即专业学术社交媒体似乎精于学术和媒体功能,却疏于社交功能。而对于前者,我们尝试给出以下假设性解释。其一,这些社交媒体精于社交却疏于学术,本身并无法直接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学术信息。考虑到近两年各类微信学术公众号的迅猛发展,基于最新数据的分析结果可能有所不同。其二,过多使用此类社交媒体可能挤占科研时间、分散学术注意力,使得其对科研活动的消极效应抵消了因为改善学术社会网络而带来的积极效应,这一假设可在今后的研究中收集更为详细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数据来加以检验。其三,此类社交媒体对学术论文帮助不大,但可能对其他诸如专利发明等形式的科研产出有效,这有待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检验。

  总之,截至调查时,各类社交媒体都尚未实现学术、社交和媒体功能的完美结合。希望这一发现对于各类面向科研人员社交媒体的未来发展能够有所启示,让社交媒体真正成为各类科研人员在互联网时代的科研利器。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相关文章

超亿元经费支持!内蒙古发布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十五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构建更加开放的科技人才引育新格局,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6月15日,自治区科技厅发布了《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十五条》,此次发布......

西藏天文馆开工建设兼具科研科普功能

中新社拉萨6月12日电(记者赵朗)西藏天文馆奠基开工仪式12日在拉萨举行,建成后将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馆,也将搭载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式光学望远镜。西藏天文馆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1571.9平方米,其搭......

日本科研滑坡引重视,政府计划投入23亿美元

东京科技大学在2014年日本机器人周上展示的一款新型护理机器人。图片来源:EUGENEHOSHIKO/AP由于对大学地位的不断下降感到震惊,日本正计划每年向几所学校投入23亿美元,以提升其知名度。该计......

勇闯柔科研“无人区”,实现柔性直流输电新突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

科学家Science发文:后悔为科研牺牲健康

编译|孟凌霄科研(Study)、社交(Social)、睡眠(Sleep),三者不可得兼?来自贝尔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郑明徳(音),在Science发文回忆了学生阶段,自己为科研牺牲健康,最后因肠胃病到急......

多重补贴达60万!国家级科研平台大力引进博士人才!

......

秦四清:科研突破——非宁静无以致远

与疫情前相比,我的聚会喝酒次数下降了约70个百分点;在疫情期间,的确应大幅减少聚会喝酒次数,但没必要完全杜绝之,因为聚会(许可时)可交流信息,喝酒可催生思维火花。前几天,我和几位高朋喝酒聊天时,某朋友......

冯建峰:科研是第一快乐的事

人物名片冯建峰:1964年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副主任。在计算神经科学领域发展了一系......

中国式“拦路虎”将如何突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然而,科技成果多,转化率不高,这依旧是限制我国创新发展“加速跑”的一个现实问题。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科技成果......

从科研到科普,现代“网红”在焦虑什么

“您每天花多长时间在网上?”听到这个问题,袁岚峰抓了抓自己稀疏的乱发,给出答案:“几乎所有时间。”想了想,他又补充道:“不在上课、备课、接受采访,那就是在上网。”很难想象这个回答来自一个科研工作者。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