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10 13:57 原文链接: 携手美国顶尖机构,海洋国家实验室建实验室研究气候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实验室海洋将携手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进“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High-Resolution Earth System Prediction, 简称iHESP)”建设,聚焦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多尺度地球系统预测模拟框架,在全球及区域尺度上提供可靠数据。

  这是我国首次与全球顶尖的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建立实验室,是海洋国家实验室重要的国外分支机构之一,在美国、青岛两地建设,该研究中心是国际海洋科研力量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实现共赢的典范,将成为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建成后,该研究中心将面向单个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深入开展研究,集聚更多优质智力,积极促进高分辨率海洋及地球系统模型开发、促进高分辨率海洋及地球系统模拟和预测、增强对地球系统内部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加强与未来地球(Future Earth)、地球生物圈(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PRC)等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实施优良创新,获取优质成果,为科学应对和减缓全球变化贡献我们的智慧和治理方案,成为世界地球系统模拟预测研究的中心。

  按照“开放、流动、协作、共享”的原则,海洋国家实验室将携手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合作建立五个国际海外联合研究中心,逾百个开放工作室,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网络,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研究中心。

相关文章

船舶零碳排放,未来可通过三条途径实现

“人类的未来在海上!”8月26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海洋强国战略科技创新论坛2023上,大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说。如何认知海洋、开发海洋,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战略步伐?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与华南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26日上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与华南农业大学在三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他介绍说实验室以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

中印尼海洋科学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共同建立的中-印尼海洋科学联合实验室在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沙忠利等出席......

太平洋经向模态的位相非对称性及其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在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杨崧研究了太平洋经向模态(PMM)的位相非对称性及其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我国自研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正式投入使用

今天(7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装备——“海脉”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进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勘探装......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

7月25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中国海油海洋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新增建筑面积......

海洋所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演变规律的整合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凡在中国近海演变规律的整合研究方面取得进展。7月18日,相关综述性文章以《气候变暖下的中国近海》(TheseasaroundChinainawarmingclimate)为......

多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方面新进展

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多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领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甘波澜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中纬度多尺度海-气相......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演变规律

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中国近海正在发生着多方面变化。该综述文章首次在国际上从跨学科角度整合了近年来物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等领域取得的......

港媒:脆弱的海洋不应成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的倾倒场

中国日报网7月11日电日本政府不顾多国及该地区渔业团体的强烈反对,坚持今年夏天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对此,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刊文称,脆弱的海洋不应成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的倾倒场。作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