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2 15:13 原文链接: 荧光光谱法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1. 利用蛋白质的天然荧光检测蛋白质的构象变化
利用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具有吸收紫外区域的入射光从而发射荧光的特性,来研究蛋白质在变性或复性过程中整体空间构象的变化。其基本机理是: 荧光来源于生色团基团在不同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荧光频率取决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生色团基团与周围基团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其处于激发态时所具有的能量,从而改变其发射荧光的频率与强度。同一种荧光分子在不同极性的环境中,其最大吸收波长可能会有所差别。一般来说,极性环境会影响生色团基团的基态和激发态能级,减少激发态的能量,从而引起发射谱的红移(使λmax增大)。在天然的蛋白质中,可产生荧光的芳香族氨基酸分子多处于蛋白质的内部,被多种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包围,因此其所处的局部小环境的极性弱于蛋白质分子外部水溶液的极性。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分子的侧链基团逐渐暴露于水溶液中,其所处的环境极性逐渐增加,因此蛋白质荧光发射峰的λmax逐渐增大。λmax红移的程度可以反映蛋白质构象变化的程度,红移程度越大则表明蛋白质在变性过程中构象变化的程度越大。反过来,蛋白质复性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分子的侧链逐渐内埋于蛋白质内部,其所处的环境极性逐渐降低,因此蛋白质荧光发射峰的λmax逐渐减小,称为λmax的蓝移。通过测定蛋白质λmax蓝移的程度,可以推算其整体构象变化的程度。 2. 利用荧光探针检测蛋白质的构象变化
由于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使得它对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也就十分敏感。例如用ANS做荧光探针的时,它通过非共价结合到蛋白质分子的非极性区域中时,其荧光光谱会随着所处环境非极性的增加而发生蓝移,且荧光强度也随之提高,最大吸收/发射在375/500nm,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利用ANS的这个性质,可以衡量ANS结合的蛋白质部位的极性的变化,根据极性的变化又可以进一步推测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3. 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利用蛋白质的内源荧光可以检测蛋白质的含量,主要有标准曲线和内标法两种。标准曲线法是在同样条件下,以已知量的标准荧光蛋白质配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将在荧光光谱仪上测得的值绘成标准曲线,然后再测未知样品值,利用标准曲线求出荧光物质的含量。内标法通常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标准蛋白溶液浓度,将其在荧光光谱仪上测得的值与在同样条件下测得的未知样品的值比较,计算求出未知样品的浓度。蛋白质中伯胺还可以与荧光胺反应生成发荧光的化合物,其荧光强度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利用荧光胺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但必须预先测定已知浓度的标准蛋白溶液的荧光强度[3]。 4. 测定酶的活性
荧光光谱法是测定酶活性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底物或产物的荧光性质的差别来进行测定,其灵敏度要比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高若干个数量级,而且荧光强度与激发光的光源有关,因此在酶活性的测定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特别是用于一些快速反应的测活性场合。荧光光谱法的一个缺点是易受其他物质干扰,例如酶本身的内源荧光的干扰。故用荧光法测定酶活力时,尽可能选择酶的内源荧光较弱的可见光范围进行测定。如乳酸脱氢酶(lac2tate dehydrogenase ,LDH)的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可催化乳酸与氧化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2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的反应,NAD+被还原为原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inine dinucleotide ,NADH) ,NADH能被强碱转换成荧光化合物,则可以测定其荧光强度,用于度量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5. 研究小分子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离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在相互作用研究中常采用荧光猝灭法,荧光猝灭是指由于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他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荧光猝灭法分为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两种方式[4]。荧光猝灭法多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与小分子药物或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可引入外源性荧光作为探针,也可利用蛋白质自身的内源性荧光。借助荧光猝灭法可测得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点数,再依据Forster能量转移机制可求出供体与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及能量转移效率[5]。该法应用十分广泛[6-7],且常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及圆二色谱法一起使用,相互验证。

相关文章

瑞典研究探明蛋白质引导电荷运移机制

瑞典哥德堡大学科研人员探明了细胞中的能量如何通过微小的原子运动引导以到达蛋白质中的正确位置。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科研人员使用飞秒X射线晶体学技术分析了果蝇中的一种蛋白质,即光......

新探针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组学深度富集检测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柳红合作,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吡啶甲醛片段的可断裂分子探针2PCA-Probe,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的深度富集检测。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蛋白质水解是一......

预测蛋白质“糖衣”形态有了新方法有助于药物研发

2月29日,德国、波兰、法国与中国台湾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开发出能在几分钟之内预测蛋白质“糖衣”形态的新型计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蛋白质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帮助药物与疫苗研发......

科学家成功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蛋白质机器构造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塑造者。叶绿体约在15亿年前通过蓝藻内共生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要么被废弃,要么逐渐转移到细胞核染色体中,导......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应激诱发仔猪肌肉生长阻滞分子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免疫应激普遍存在于断奶仔猪饲养环节,会导致仔猪肌肉蛋白质降解和生长阻滞,最终严重影响肥育阶段产肉率和肉品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缓解仔猪免疫应激是当前养猪生产亟待解决......

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过量不利于动脉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量的膳食蛋白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上。该研究结合了小型人体试验、小鼠实验和培养皿中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当膳食......

Nature: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它是核心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大型模型的层出不穷,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浪潮,人们不禁好奇: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为了解答这一问题,《Nature》杂志发布了未来的一年里,将密切关注......

替代性蛋白质或为碳减排开辟新天地

荷兰科学家研究认为,到2050年,用替代性蛋白质取代50%的动物产品,可以腾出足够的农业用地生产可再生能源(其能量相当于今天的燃煤发电),同时从大气中去除大量二氧化碳。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环境科学期刊《......

Nature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首位中国科学家成果入选

2024年1月22日,《自然》发布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大片段DNA插入、人工智能设计蛋白质、脑机接口、细胞图谱、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3D打印纳米材料和DeepFake检测。七大技术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