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2 17:21 原文链接: StemCellReports:干细胞研究揭示阿兹海默症新疗法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通过靶向大脑中一类蛋白的转运过程,能够为治疗阿兹海默症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者们发现利用药物阻断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转运能够降低大脑死亡的前体标志物的产生。

  阿兹海默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大脑组织中主要有两类蛋白的沉积:一种是beta-淀粉样多肽,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另外一种是Tau,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这两种毒性蛋白都会导致阿兹海默症患者大脑细胞的死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研究表明这两种蛋白质的沉积是由于机体的正常转运机制出现了问题,因此蛋白被困在叫做内吞小体(endosome)中。帮助上述两类蛋白质运输的系统叫做内吞网络(endosomal network),蛋白质要想正常加工转运或回收处理,该系统就必须维持正常。

  在最近的这项研究中,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利用干细胞分化产生了人源大脑细胞,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类促进内吞网络正常运行的化合物能够显著降低上述两类毒性蛋白的累积。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

  首先,作者采集了阿兹海默症患者皮肤细胞,然后通过重编程的手段将其诱导分化形成大脑细胞。作者发现这些诱导形成的细胞同样能够产生大量的tau以及beta淀粉样多肽。之后,作者使用了一种叫做"R33"的化合物对细胞进行刺激,该化合物能够增强内吞网络的活性。结果显示,这种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细胞中两类毒性蛋白的产生水平。

  作者认为,这一结果表明通过靶向内吞网络缺陷设计药物或者其它疗法,例如基因疗法,或许能够为治疗阿兹海默症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PNAS》:蛋白α1抗胰蛋白酶(AAT)的表达和成熟图谱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Amherst)和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UMassChanMedicalSchool)的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清......

谷歌DeepMind:已发现科学界几乎所有已知的蛋白质结构

“从今天起,预测几乎所有已知蛋白质的结构,都如同使用搜索引擎一样简单。”7月28日,DeepMind公司与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MBL-EBI)的合作团队公布了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飞跃。他们利用人工智......

抗断裂且可拉伸仿生蛋白质创造二维分层复合材料

科技日报北京7月25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鱿鱼环齿上的仿生蛋白质创造了一种复合的层状二维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抗断裂和很强的弹性。&......

科学家发现追踪体内转移性癌细胞的方法——液体活检技术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ONE上题为“ChaperonincontainingTCP1asamarkerforidentifica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bl......

干细胞治疗,应安全有效地进行

近日,云南省肿瘤医院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美国《干细胞与发育》期刊发表致编辑的信中,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为应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而发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种罕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例。治疗糖尿......

Science:AI成功设计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蛋白

7月21日,来自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Science杂志上发布了一款新的人工智能(AI)软件,该软件能够为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蛋白质绘制结构。更令人振奋的是,科学家们已经利用这一软件创造出潜在用于......

首例!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男子左臂长出恶性肿瘤

文|王月丹(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近日,云南省肿瘤医院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美国《干细胞与发育》期刊发表致编辑的信中,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为应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而发生未成熟畸胎瘤(......

预测蛋白质3D结构,单条蛋白质序列就能实现

7月22日,华深智药对外宣布,公司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开发出一项新技术OmegaFold,突破了已有计算机预测三维结构的模式,是人工智能(AI)和生命科学领域结合实现的一个突破。华深智药是由清华大学人......

深度学习实现蛋白质序列高成功率从头设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刘海燕、副教授陈泉团队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厚强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为给定主链结构从头设计氨基酸序列的算法ABACUS-R。经过实验验证,ABACUS......

CellStemCell:揭示早期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掌握着控制权

人们常常认为早期胚胎是脆弱的,需要支持。然而,在发育的最初阶段,胚胎有能力喂养未来的胎盘,并指导子宫,使它能够在子宫中植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NicolasRiv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