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7-04 11:22 原文链接: 季葆华:把生物复合材料变得更“结实”

大自然创造了高强度材料,而科学家们难以模仿

  矿物质和蛋白质是构成自然界中生物材料的主要成分,但是矿物质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本身的断裂强度和韧性都非常低,比如我们人体的组织,皮肤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它摸起来十分柔软,而牙齿和骨头这种单纯的矿物质通常都非常的脆。这些个体并不“结实”的材质组合在一起时,却能形成刚度、强度和韧性都好的坚固“材料”,承担着自然界给予它的各种载荷。

  材料学家曾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对这种“材料”进行仿制。他们用化学的方法模拟生物环境,合成了一些仿生复合材料。但这些合成的仿生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天然材料相比要差很多。比如,合成的仿贝壳材料虽然具有与天然贝壳相当的断裂韧性,但是刚度和硬度要比天然的贝壳材料低很多。仿生骨的刚度和强度也远低于天然骨的力学性能。人类科技可以使航天飞机直达深空,但是在一枚小小的贝壳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

不畏困难,上路寻找“结实的”生物复合材料

  大自然是怎样用机械性能非常差的原料,合成强度和韧性都非常高的生物复合材料呢?这曾经是一个困扰材料学界的谜题。而北京市科技新星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正是从事这一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之一。

  199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涡轮发动机专业博士学位后,季葆华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王自强院士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又前往德国马普学会金属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和学习。在高华健教授的启发和指导下,季葆华在生物材料的力学和仿生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回国后,他又相继任职于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一直坚持着关于仿生力学、骨力学,细胞与分子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季葆华介绍说,开始做生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时,是生物学家利用透射电镜和小角度X光散射装置观察发现,天然生物材料的最小的微结构总是在纳米尺度,他们对这种微结构为何如此之小的问题感到很困惑,于是就找到了我们。

找到端倪,发现材料坚固的秘密

  经过长期的分析,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季葆华告诉记者,在宏观尺寸下如果材料有缺陷,缺陷附近的应力就会非常大。但是,当减小材料的尺寸到临界尺度时(临界尺度因材料不同而不同),应力就完全均匀了(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当应力分布不均匀时,材料就容易在受力大的地方发生断裂。而应力变得均匀就意味着,材料不易发生断裂。

  当材料的尺度达到或小于一个临界尺度时,经典断裂力学的概念不再适用。也就是说,在纳米尺度下,结构的断裂强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并且对材料的缺陷,比如裂纹等不再敏感。所以他们由此推断,生物材料结构的纳米尺度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材料强度优化的结果,这也是它们天生坚固的秘密。

  季葆华向记者介绍,因为材料的破坏,是由裂纹的不断扩展造成的,但是裂纹的扩展需要能量。这种能量在宏观尺度的材料中是可以容易获得的,但是当材料的结构小到纳米的尺度后,材料中所含的能量便不足以支撑裂纹的产生,那么已有的裂纹将不会继续扩展,材料的强度便大大提高了。这个缺陷不敏感的创新性理论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PNAS》上,并入选了封面文章。

最难的事情就是形成一个创新思维

  做科学,就意味着艰辛和付出。但是当记者问起季葆华在研究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的时候。他却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最难的事情其实就是形成一个创新的思维。”

  根据传统的科学理论,材料如果有缺陷,那么它的强度就会随之降低。所以,在缺陷不敏感理论被发现之前,这种思想就像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被人们视为自然而且理所应当。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被世人解读成得益于他的一场梦。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但是在科学的世界中,所有的发现没有捷径,只有依靠持续不断的努力。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季葆华与合作导师高华健教授打破传统理论束缚,列出了所有可能的力学机理及其数学模型,并用严格的理论分析一一验证。在经过几次的建模和否定的过程后,终于发现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分布随尺寸减小呈现均匀的现象。他们抓住这个线索开始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建立了缺陷不敏感理论。

  这一研究成果对于人工合成超强仿生材料将会有革命性的指导意义。比如在航天飞机的材料设计上。一条小小的裂纹就可能造成一次飞行任务的惨重失败。如果未来能将这个理论付诸于实际,即便在材料内存在裂纹,也不会对飞机结构强度产生太大的影响。

  “缺陷不敏感理论的提出,并不是这项研究的终点。”季葆华说,目前,缺陷不敏感的特性只存在于结构尺度很小的材料。但是未来,我们希望将这种特性延伸到结构尺度大的材料中。这就需要借助多级结构设计,让材料在很大的结构尺度下,也对缺陷不敏感。这个推论虽然已经在理论阶段得到证明,但我们今后的目标就是用实验来证明它。并让这个理论真正造福人类。

相关文章

AI识别出290个新蛋白质家族

据瑞士巴塞尔大学官网20日报道,该校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SIB)的科学家借助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出了290个新的蛋白质家族和一个类似花朵形状的新蛋白质折叠。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自然》杂志。在过去几......

颠覆认知,“质”的飞跃:OrbitrapAstral革新修饰组学研究

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s,PTMs)是指对翻译后的蛋白质进行共价加工的过程,在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加上修饰基团,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蛋白......

南开大学李磊教授:蛋白质周转分析植物能量高效利用的新视角

——访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教授光合蛋白质稳态研究-植物生长/逆境应答的能量基础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对植物的生长周期、结构、外观和品质等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是光逆境引起的光抑制会降低光合作......

设计的蛋白质可在两种结构间切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185.shtm......

人工智能助力应对科研大挑战

近年来,人工智能(AI)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生成式AI创业热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很多科研团队和公司正在利用AI应对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的科学挑战:......

血检有助揭示52种疾病风险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4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指出,血液中某些蛋白质水平升高或许预示着在未来十年内罹患癌症、心脏病或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他们开发出了一款基于血液中蛋白质相关信息的模型,将这一模型......

大连化物所等发展出利用原位化学交联解码细胞中蛋白质动态结构的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组研究员赵群、张丽华等,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龚洲合作,提出了利用原位化学交联-质谱技术(invivo......

高分辨率评估人体细胞内的分子结构动态及药物作用机理

核糖体是细胞内的最丰富细胞器之一,负责将mRNA翻译为蛋白质,是很多小分子药物的作用靶点。核糖体在体外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其在人体细胞翻译活跃过程中的分布仍不清楚。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利用高分......

研究开发出检测SUMO1蛋白的新方法

蛋白质SUMO化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活动调节机制,异常的SUMO化与多种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去SUMO化作为整个SUMO化循环过程的一部分,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

基因治疗滴眼液,失明者重见光明

近日,美国迈阿密大学眼科研究所医生利用基因治疗滴眼液,成功地使一名因患罕见疾病的失明者恢复了视力。此类疗法未来或能治疗数百万人的常见眼部疾病。这位青少年名为安东尼奥·文托·卡瓦哈尔,出生时就患有营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