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25 13:14 原文链接: 曝黑洞吞噬恒星过程星球瞬间“撕碎消失”


天文学家近日抓拍到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

  据外媒24日报道,天文学家近日首次抓拍到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这被认为是目前宇宙最神秘、最震撼的情景。照片中的黑洞仿佛魔鬼一般,一颗接近它的恒星瞬间被撕碎变成发光等离子体后消失无形。

  报道介绍说,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无法再逃出。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科学家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这张照片为天文学家研究黑洞提供了直观的线索。

  据报道,照片中的黑洞距地球40亿光年。据悉,大部分星系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质量大小不一,质量从相当于100万个到100亿个太阳的质量不等。据悉,黑洞每隔一亿年才会吞噬一颗恒星,因此科学家认为,这个黑洞比预计的质量更大。

相关文章

事件视界望远镜公布M87黑洞新照片

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合作组织发布了2018年4月拍摄的位于椭圆星系梅西耶87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M87*)的新照片。本次拍摄所使用的望远镜阵列的性能,由于格陵兰望远镜的参加以及数据记录带宽的增......

南开大学本科生在黑洞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2020级伯苓班本科生胡瀚文,在团队指导下,基于超越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演化黑洞模型,首次将正规黑洞融入奇异黑洞的演化终态,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了正规黑洞并研究了相关......

本科生大智慧!南开大学学生提出演化黑洞模型

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2020级伯苓班本科生胡瀚文,在团队指导下,基于超越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演化黑洞模型,首次将正规黑洞融入奇异黑洞的演化终态,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了正规黑洞并研究了相关......

巴西研究发现恒星化学成分与其行星间的相关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员研究了192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样本,发现行星的存在与恒星中低锂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太阳的锂丰度与其......

巴西研究发现恒星化学成分与其行星间的相关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员研究了192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样本,发现行星的存在与恒星中低锂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太阳的锂丰度与其......

巴西研究发现恒星化学成分与其行星间的相关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员研究了192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样本,发现行星的存在与恒星中低锂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太阳的锂丰度与其......

迄今最遥远黑洞发现

美国科学家结合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发现了一个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仅4.7亿年的黑洞的迹象,这是利用X射线发现的最遥远的黑洞。该黑洞正处于前所未见的早期生长阶段,其质量与宿主......

云南天文台揭示大质量恒星死亡前剧烈物质抛射过程

近日,《科学通报》(ScienceBulleti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张居甲团队和清华大学王晓锋团队在超新星闪现光谱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十年一遇的超新星爆发事件SN2023ixf中......

“蓝行者3号”巨大的新卫星比天空中几乎所有恒星都要亮

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麦克梅斯-皮尔斯太阳望远镜捕捉到蓝行者3号留下的痕迹。图片来源:网络在已经布满卫星的天空中,“蓝行者3号”是最耀眼的新成员。仅SpaceX一家航天公司就向轨道发射了5000多颗卫......

新研究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