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08 08:33 原文链接: 胡军:跨学科交流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必要条件


  由于我们传统文化中没有研究知识或知识论的理论传统,所以历史上也就相应地没有分科治学的学科设置。这种分科治学的设置开始于亚里士多德,完成于近代的欧洲大学。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我们逐渐抛弃了书院的模式,而创设新式学堂,开始知道分科治学对于促进学术进步和知识发展的益处。

  分科过细难以培养创新人才

  分科治学在历史上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进步与发展。知识的急剧膨胀和迅速传播就最为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过去十年中,信息数量以几亿倍数在增长。知识与信息增长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与世界的性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知识与信息过度膨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就是,过于琐细的分科设置只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拥有某一领域的专精知识系统的专家,但绝对不可能出现知识创新人才。

  早几年,美国大学已出现跨学科交流的创意和计划。无疑,这样的创意和计划是符合学术进步与知识创新的新趋势的。

  但在我们国内高校,由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却无人过问或在意这样的改革高等教育的大问题。因此,我们现在的大学研究机构遵循的是过度分科治学的原则,出现了研究中国文化的不懂西方文化,研究西方文化的对于中国文化隔膜不通的现象;培养了大量具有某一领域内的精深知识的专家学者,却创新乏力;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跨学科的方法论和知识方面的训练;没有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分科治学的基础上力图打通各学科的界限,综合中西文化各自的长处,推陈出新,建设中国新文化。如,中国现代研究院的学科综合工作将以哲学理论为基础,综合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文理、理论与技术等;强调相近学科即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重视跨学科之间(艺术与科学)的融合;重视学理研究与技术的综合;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

  强调跨学科研究不是完全否认分科治学的重要性,更不是说分析方法弊端丛生,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的综合的思维上去。

  知识创新须加强知识研究

  我们的文化素来没有重视学理或理论或元知识研究的传统。尤其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我们始终认为自己文化之所以在西方面前溃败,乃是由于我们的物质文明不行,而没有看到西方物质文明背后的两千多年来漫长的科学理论研究和积累。 

  正是在这种片面认识的指导下,自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以至今日,我们的社会看重的只是技术或工艺。很少有人去从事深奥的系统的理论研究。

  殊不知,技术正是学理知识体系支撑的。要在国内积极提倡知识创新,就必须改变这种重术、不重学的局面,加强和鼓励理论的或知识的研究。

  要根本改变目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投入方式。政府很重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建设,但目前的投入方式却难见成效。因为这种投入方式完全与知识创新模式背道而驰。

  笔者建议,要重视对基础学科、理论研究的投入。基础学科与理论研究的投入不应采取项目制,而是要普遍改善此领域内全体研究人员的研究条件,应将研究经费、购书款项、开会差旅费打入个人工资内,而不是采取报销制。此种投入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甚至取消高校和研究机构内的行政过度干预学术的现状。同时,反对将研究人员人为地分割为三六九等。要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的硬性科研指标评价体系,此种评价体系不但无助于我国的知识创新,反而会损害、阻止知识的进步与创新。

  大学本科的教育模式,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模式亟须改革。要采取跨学科式的教学模式,理、工、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不应有硬性区分。温控、工科学生要选修理科,反之亦然。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人文、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训练与素养。

  现在大学教育体制的弊病是学科设置过于琐碎,分化太细,只能培养专家或技术人员,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知识创新的人才。同时,教学模式不应是灌输式的,而应是对话式的、讨论式的、启发式的,强调注重过程式的教学模式,不要过分强调结论或结果。

相关文章

俞建成: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首谈宁波大学质谱研究院

众所周知,质谱是当前科学仪器界发展最迅猛的一种仪器,而以质谱为核心建立独立的研究院在国内目前仅有一家,这就是宁波大学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为什么要建立?为什么在宁波?吸引和将吸引哪些人才?未来的发展思......

MALDI成像技术在跨学科中的应用:从代谢组学到杀虫剂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成像质谱法能以直接、原位、无标记的方式测量组织中的蛋白质、多肽、脂质、小分子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其它化合物。应用范围覆盖基础生物学研究、环境和毒理学科学,以及专门的药物......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领先科学家都在跨学科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关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研究正不断演进,以更好解决诸如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及应对气候变化和影响等全球性问题。科睿唯安旗下的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日前发布题为《可持......

《自然》:跨学科研究获经费几率较小

6月30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显示,跨学科程度越高的研究项目获取经费的几率越小。虽然跨学科研究通常被认为是创新的沃土,并且经常会从政策层面获得支持,但常规观点认为,与针对狭窄领域的研究项目相比,跨......

投入加大项目增多:国际科研合作,中国争取领舞

几天来,发现引力波的热度还在持续,除了对成果本身的关注和讨论,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的参与也使得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高水平科研合作的话题成为科技界与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此次合作中,清华大学团队有何收获?我们如......

Nature:跨学科研究的困局

为了应对社会在能源、水、气候、食物和健康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必须共同努力。然而跨越传统学科界线的研究,仍然不时髦,而且这些研究也不能得到很好回报。最近一期的《Nature》专刊分析了,......

周晓光:跨学科产生创新火花

周晓光,2011年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周晓光,2011年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长期从事生命科学分析手段及高端仪器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国家集成光......

中德跨学科重大合作研究项目强相互作用理论获得批准

5月22日从德国波恩传来喜讯,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评议委员会62位专家一致同意DFG资助以高能所为中方依托单位的中德跨学科重大合作研究项目“强相互作用量子色动力学对称性及其物质结构”。由于此前一周......

专家呼吁:创新发展急需跨学科联合攻关

“这次高层论坛开启了我们对科学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共同探讨。”中科院院士朱道本在日前于清华大学举行的“当代中国:转型、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此次论坛由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

程正迪:高分子材料研究要做到“三个静心”

“中国的高分子材料科研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虽然原因很复杂,但要想解决面临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拒绝浮躁,静下心来多读书、多积累、多做实验。”近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