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19 13:53 原文链接: 施一公:让更多高层次人才回国带动中国科技强国

施一公

  3年前,我国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国家将在未来5—10年内吸引千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并建立40—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曾是“千人计划”倡议者之一,并于今年1月当选“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首届会长。12月17日—18日,由施一公率队的“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执委会成员来宁参观考察,并接受了南京日报记者专访。

  联名写建议书,提倡实施“国家教授计划”

  记者:听说当年您参与了“千人计划”的倡议?

  施一公:是的。当时我刚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受邀参加“五四”座谈会,我和北大的饶毅、陈十一等人联名起草了一份建议书,希望国家实施“国家教授计划”,用特殊的方案和政策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提出这个建议?

  施一公:我们当时做过调研,以生命科学为例,2007年,在美国34个州的研究型大学里面,担任生命科学学科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或者教授的华人,有2600人,其中教授超过800人。这个数字和1998年的数据相比,增长了15—30倍。这些数据至少证明,中国在海外的人才资源,是世界一流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中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恰好当时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在着手研究和制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我们的建议恰逢其时。当年底,国家“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1500多位“千人计划”专家中,三成左右是创业类人才

  记者:目前“千人计划”共引进了几批?创业类人才大概占多大比例?

  施一公: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实施了3年,评出了6批共1510名“千人计划”人才,第7批上周刚刚在北京进行了答辩。在已评出的1500多名“千人计划”人才中,创新类大约占70%,创业类大约占30%。就拿我们这次来考察南京创业环境的联谊会成员中,几乎都是创业类的“千人计划”人才,在国内多个城市都有公司。

  记者:最近,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名单刚刚公布,为什么会实施这一计划?

  施一公:海外集聚了一批中国青年高层次人才,他们毕业于哈佛、斯坦福等世界名校,大约35岁左右,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因为待遇、科研环境等条件,他们毕业后的首选地还是美国。“青年千人计划”就是为了吸引这批青年人才回国,从今年起,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海外优秀青年人才,至2015年共引进2000人,为今后10—20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联谊会成立一年来,积极推动“千人计划”专家服务社会

  记者:“千人计划”联谊会什么时候成立的,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施一公:“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今年1月成立,由国家“千人计划”项目引进专家自愿发起和组成,是欧美同学会下设的17个分会之一。当时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等出席,鼓励我们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服务,成为科技创新创业思想碰撞、智慧交流和经验分享的重要平台。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

  记者:联谊会成立一年来,做了哪些事?

  施一公:联谊会下设数理、化学化工、能源与资源、医药与生物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与金融、工程与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共8个专业分会,我们的宗旨是16个字:联谊交流、协同合作、建言献策、服务社会。今年5月—6月,我们参与了中组部组织的“六省行”活动,9月16日在无锡召开了“千人计划”太湖峰会,400名归国的“千人计划”专家到会。此外,各专业分会积极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沟通,逐步参与到科技、教育、卫生、医药、经济、金融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决策咨询中,还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起,做好“千人计划”专家回国后的创业辅导工作。

  “千人计划”让高层次人才成群结队地回国

  记者:您以前来过南京吗?印象如何?

  施一公:两年前,我曾到南大做化学生物讲座,当时时间紧,连南大的校园都没时间看。这是我第二次来南京,从北京坐动车过来,很方便。南京的绿色、空气都很不错,让人感觉很舒服。

  记者:这次实地考察感觉怎么样?

  施一公:虽然我来南京不多,但南京创新创业的氛围很浓厚,很多朋友都多次向我提到了南京“321”引才政策,力度很大,举措很实。这次一同来考察的几位“千人计划”专家,有的已经和南京当地政府谈好了合作意向。我希望,能通过我们和大家共同的努力,充分发挥“千人计划”专家的智力优势,推动包括南京在内的更多城市的创新创造。有了人就有了一切,通过“千人计划”实施,让高层次人才成群结队回国,一定能够带动中国实现科技强国。

相关文章

天津市科技局积极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

天津市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理念,坚持立足科技创新主战场,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使......

第六届湖州吴兴全球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暨产才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12月11日至12日,“凤栖吴兴创见未来”第六届湖州吴兴全球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暨产才融合发展论坛举行。区委副书记、区长潘永锋出席总决赛颁奖仪式并致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委人才办主任鲁有铭,副......

施一公:我国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值得关注的10大领域

     日前,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等多位专家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基于全球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及我国的重点研究方向,当前至2035年我国产业发......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高福、施一公说了什么?

6月10日,第十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开幕,众多院士专家、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研讨生物医药技术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等专家的主旨演讲......

科学界“劳模”施一公:我平均每晚睡5小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712.shtm......

MolCell:施一公团队解析人类pretRNA剪接机制

长久以来,剪接体的调控机理是怎样的,它们在细胞内部的动态组合和变化是怎样的,深深地吸引着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但其神秘的面纱一直未被揭开。2023年4月6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 Molecu......

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新进展:解析人类pretRNA剪接机制

从tRNA前体(pre-tRNA)中去除内含子在生命的三个王国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人类中,这一过程是由tRNA剪接内切酶(TSEN)介导的,包括四个亚基:TSEN2、TSEN15、TSEN34和TSE......

施一公校长,获联合国重要奖项

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网公布了2023年(第七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的4位获奖者。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因在剪接体相......

科学家找到可能触发阿尔兹海默症记忆衰退机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52.shtm科技日报讯(记者刘园园)记者1月15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施一公团队历经8年探索,在......

施一公:最高2500万元的资助给最胆大的人

55岁的施一公很少如此动容。“如果回溯25年,我能够得到稳定支持的话,我相信我会更大胆。我一定会按我的性格,选择最不可思议的科学研究项目去进行,一定会的!”在“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镁光灯下,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