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2-24 08:46 原文链接: 2月16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光敏感通道嵌合体的X射线晶体结构

  光敏感通道是藻类中的光控离子通道,它们作为光遗传学药物在神经科学实验室迅速为人们所熟悉:表达光敏感通道的神经元的活动在复杂性达到活哺乳动物同样程度的系统内可以通过光来控制。现在,由两个光敏感通道构成的一个嵌合体的X射线晶体结构已被以2.3Å的分辨率确定。该结构显示了这一离子通道的分子架构,其中包括与视网膜相结合的区域和阳离子通道。这项工作为具有增强性能的光敏感通道变体的设计铺平了道路。

  通过物种形成逆过程发生的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以两种非常不同的方式发生。第一种是种群数量的简单下降。不太明显的是第二个机制:以前截然不同的物种通过物种形成过程的一个逆转而合并。这个过程降低生物多样性,尽管未必会降低现存动物或植物个体的总数。对来自遭受重大多样性损失的17个欧洲大湖的本地白鱼的历史和现代数据所作的一项分析,显示了后一个现象的发生过程。有可靠证据表明,“超营养作用”(一个湖泊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生物富集)通过逆转生态性物种形成过程促使很多本地物种灭绝了。只有当生态保护工作除保护现有物种外还识别和保护物种生成过程时,才可以防止这样的灭绝。

  酵母中的天然prions

  人们曾提出,prions(发生可传播构形变化的蛋白)在酵母中起遗传元素和演化“促进因子”的作用,但很多人仍然将真菌prions当做罕见的实验室“疾病”。现在,Susan Lindquist及其同事对从自然界收集到的700个酵母种进行了筛选,并在它们的三分之一当中发现了“天然”prions。他们还发现,这些天然prions中很多都赋予了它们的宿主一些特性,这些特性要么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直接是有益的,要么能为进一步的、基于DNA的特性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利用超导回路进行的三量子位量子纠错

  试图发挥量子计算机威力的努力因这样的事实而复杂化:它们比传统计算机更容易出错。利用量子纠错代码(其中最简单的是三个量子位的代码),可以检测并纠正这样的错误,而不会影响计算能力。这篇论文报告了利用超导回路所进行的三量子位量子纠错。利用一个“Toffoli门”(使得普遍可逆的传统计算成为可能的一种逻辑门),使“Phase-and bit-flip”错误以高保真度得到纠正。这项工作帮助确定了可纠正随机单量子位错误的更为复杂器件的概念。

  斯廷斯—哥伦比河泛布玄武岩的起源

  “泛布玄武岩”是以玄武岩熔岩覆盖大面积区域的火山爆发的产物。“斯廷斯-哥伦比河泛布玄武岩”(被认为与黄石热点相关的火山活动的开始相关)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地球动力模拟,Lijun Liu和Dave Stegman发现,大约1700万年前东俄勒冈地下的一次slab tearing事件很快在南北向爆发,覆盖沿东俄勒冈和北内华达的一段约900公里的距离。这次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与“‘斯廷斯—哥伦比河—北内华达裂缝’泛布玄武岩事件”一致。该模型还预测了“泛布玄武岩”组成的序列,这个结果应能帮助解决与这些“泛布玄武岩”的起源和假设中的“黄石烟柱”在其中的参与相关的一些争议。

  免疫编辑的抗癌潜力

  两个小组在本期Nature上报告,他们用互成对比的方法得出了关于癌症免疫编辑过程(在该过程中,一个个体通过癌症细胞的清除及免疫修饰而受到保护,不会患癌症)的很多相同的结论。Matsushita等人通过对用化学致癌物诱导的小鼠肉瘤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来获取关于T-细胞调控的免疫选择作为免疫编辑的一个机制的证据。DuPage等人发现,免疫监测和免疫编辑可以在一个由致癌基因驱动的内生肿瘤模型中出现,条件是肿瘤携带宿主身上没有的强新抗原。

  肿瘤发生过程的模拟

  单一突变细胞在本来正常的组织中是怎样逃离其严密调控的环境而发生癌变的仍然不清楚。在一个关于乳房上皮组织的新的三维细胞培养模型中,Cheuk Leung和Joan Brugge得以能够模仿肿瘤发生的最初阶段。他们将致癌基因引入到单一细胞中,发现通过扰动局部基质粘附来促进将目标细胞转位到腔管(lumen)中的那些致癌基因(如erB2)还可驱动克隆增生,如果这些细胞能够独立于“锚系物”(固定物)而存活的话。阻断转位会抑制增生,说明一个上皮层的转位允许那些获得了零星突变的细胞逃离正常的上皮所赋予的抑制生长的微环境,并有可能引发肿瘤发生。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5亿年前两次物种灭绝或与“盐值”相关

膏盐沉积通常形成于中低纬度地区的封闭、半封闭沉积环境中,是干旱气候和蒸发相环境的敏感沉积物,具有重要的事件地层学、古地理学和古环境指示意义。寒武纪早期是地质历史中一次大规模的膏盐沉积期,在华北板块寒武......

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公布

为鼓励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现将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等公告如下: 一、自2022年12月1日起,本公告附件1中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按照《财政部海关总署......

理性设计构建合成能量系统双引擎助力细胞工厂

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Metabolicreconfigurationenablesyntheticreductivemetabolisminyeast......

科学家使用改造后的酵母细胞合成长春碱

长春碱(Vinblastine),又称长春花碱,是提取自马达加斯加长春花的天然物质,能够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及纺锤体微管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分裂。长春碱作为抗癌药物,其获取受植物资源的严重制约。近日,丹麦......

科研人员从土沉香花中发现抗癌活性分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6803.shtm中新网昆明4月6日电(记者胡远航)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团......

深海微生物抗癌分子机制发现

北京3月22日,根据21日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上的论文,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被称为salinosporamideA(又名马里佐米)的海洋微生物是如何制造......

设计出新型酵母表达平台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蔡孟浩课题组在新型酵母表达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开发了可响应用户自定义信号的高效酵母蛋白表达平台。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高水平、可调控的基因表达,对于生物......

科学家提出奥陶纪末火山喷发导致气候变化与物种灭绝

近日,德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在研究大规模火山喷发对海洋化学的影响后认为,造成奥陶纪末生命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这个时期的强烈火山活动,其中火山灰带来的营养物质磷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12月2日刊......

最新研究:运动能抗癌?可以在身体内创造“抑癌环境”!

在许多成功抗癌的患者经历中,很多人都提到了“运动”!运动真的能抗癌吗?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很难说出原因。近日,一篇最新的研究证实:长期锻炼可以在身体内创造“抑癌环境”!长期锻炼可以在身体内创造“抑癌环......

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美国宣布将有23种濒危物种灭绝

中新网9月30日电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政府29日宣布,象牙喙啄木鸟(Ivory-billedwoodpecker)等23种野生动物将被宣布灭绝,并将从濒危物种名单中移除。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