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02 09:50 原文链接: 外来物种入侵防范难海南“天然药库”岌岌可危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有关数据显示,在陆地面积仅占全国陆地面积0.37%的海南岛上,野生分布维管束植物3900种,占全国已知种类的12.5%,乔灌木树种占全国总数28.6%,药用植物达3100多种,约占全国的30%,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而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十年间,海南共有200多个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海南基因宝库亟待保护。

  现状:

  多种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海南正面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物物种资源流失、外来物种入侵以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等挑战。”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毛东利在近日召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启动会上强调。

  统计数据显示,几十年间,海南共有200多个物种濒临灭绝,如海南油杉、陆均松、海南大风子、紫荆木、鸡毛松、薄叶三尖杉和水椰等,至少有6种植物绝迹,如海南裸实和霉草等。362种鸟类中有100多种已难觅其踪,许多原常见的物种,现已成为珍稀濒危物种。此外,对野生兰、野生降香檀的过度挖掘,龙血树、红花天料木、白木香等被过度砍伐,其野外种群数量也逐渐减少。

  外来物种入侵也对海南生物多样性构成巨大威胁。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称,在我国常见的180多种入侵植物中,海南省就有90多种,是遭受植物入侵最严重的省区之一。飞机草、假臭草等已遍布岛内的林缘、旷野、荒地、路边和房前屋后;水葫芦、非洲大蜗牛已对一些水体造成危害。

  原因:

  生态破坏严重,外来物种入侵


  有关专家分析称,海南生物种类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主要原因是生态遭受破坏,危及了物种资源的保护。

  近年来,受利益因素影响,海南原始生态林遭到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生态系统变得脆弱。物种生长环境退化,生物种群数量及分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口增长、污染物大量排放、水土流失和海岸侵蚀的加剧,致使局部区域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而人为的乱捕滥猎、乱砍滥伐,也危及了生物物种安全。

  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危及海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据介绍,大部分外来种入侵后,由于缺少天敌制约,与当地物种竞争资源,使当地物种种类和数量减少,最后导致生态系统单一和退化,从而改变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因海岸线长、观光游客和近年引进的植物花卉种类多,加上海南的光、温、水、土壤条件较好,且生态环境脆弱,海南成了许多外来入侵物种的‘天然大温室’,防范外来生物入侵困难不小。”海南省有关生物学专家表示。


  对策:

  从科技、规划、立法等方面加强保护



  海南大学教授杨小波称,目前,海南省植物编目工作还有待完善,过去有记录的一些植物、标本和照片都没有找到。因此他建议,海南应运用现代生态学技术,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开展生物资源研究,建立海南动植物资源种类数据库,为管理与保护提供最基础的资料。

  “以规划为先导,加大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保护力度。尽可能从规划源头避免项目建设占用自然保护区和中部山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重要物种栖息地。”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宋攻文说。

  据悉,截至目前,海南已制定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和《海南中部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等,确立了中部山区生态功能定位,将占海南岛1/3以上的土地作为生态功能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海南中部山区热带原始天然林。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生态处负责人表示,“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引导和保护天然林、海防林、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提高海南生物多样性指数。”

  据了解,2010年海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中部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试行办法》,印发了《海南省中部山区生态保护核心区划定方案》,明确了将海南中部山区作为生态核心区实行财政转移支付。

  4月19日,海南省在海口正式启动了《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项目,迈出了对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质性步伐。据悉,这个项目将合理编制计划,确定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及优先区域、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等,指导未来20年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相关文章

杭州临平首个生物多样性跨区域协作共建基地正式揭牌

近日,临平-鹤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基地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正式揭牌成立,今后将致力于生态环境实践教育新思路、新模式的探索。这是浙江省杭州余杭区临平区首个成立的生物多样性跨区域协作共建基地。揭牌仪式现场......

扎根寿阳三十年,三代旱农人治旱兴农

三十多年扎根黄土地,三代科学家常驻乡村田野,研发旱作农业技术,保障粮食稳产丰产,并建起了一座中国农业科学院山西寿阳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在山西......

海洋热浪对鱼类生物量到底有影响吗?

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海洋热浪对底栖鱼生物量的影响有限。虽然某些情况下,短期热事件之后确实会出现生物量减少,但这不是规律而是例外。这种变数出现的原因令人好奇。气候变化被认为与极端温度事件有关,这类事件对......

大气所在植物个体资源竞争与群体结构特性分析研究中获进展

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一方面,植物个体一直处在生长变化中,个体间差异巨大,且邻近个体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源竞争);另一方面,由大量个体组成的植物群落一般具有稳定的结构特征(如林冠......

首个全国生态日,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在北京林大揭牌

8月15日,迎接首个全国生态日,北京林业大学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北林在行动”主题活动。活动中,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正式揭牌。澎湃新闻从北京林业大学了解到,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主体......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站“智慧”守护“地球之肺”

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碳库”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如何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守护好、利用好森林资源,......

中国碳卫星可观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净碳通量

过去十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续升高,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中国科学院昨天在京发布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

草地退化导致的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问题存在区域差异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队员25日向记者介绍,他们开展的一项模拟试验发现: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将导致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风险大幅增加,并呈现明显区域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长江源区水土流失差异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深海采矿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该如何治理?

上周,由于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未能达成协议,导致国际水域海底采矿环境法规(以下简称环境法规)最终。观察人士对此表示担忧:针对电动汽车行业所需金属的采矿作业,可能会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展开。研究人员也......

贵州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方圆775平方公里的贵州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是濒危物种黔金丝猴的栖息地。今年以来,梵净山下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江口县,补栽补育供黔金丝猴栖息和食用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