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7 16:36 原文链接: NatCommun:人工智能帮助找到导致胃癌的基因突变!

  在一项开创性研究中,来自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GIS)科技研究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机器学习计算机模型(一种人工智能模型,AI)来准确寻找肿瘤突变。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非编码DNA的新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了胃癌。这项研究开发出的新技术将在未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其他肿瘤中非编码DNA突变的影响。


图片来源: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 Singapore

  癌症是全球最大的致死因之一,而胃癌是全球第四最致命的癌症。癌症由于DNA突变导致细胞异常生长所致。我们基因组中那2%的可编码DNA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其他98%的非编码DNA仍然处于无人所知的状态。非编码DNA可以调节基因活性,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基因区域的基因突变也会促使癌症的发生发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创造了两种AI方法扫描212个胃癌组织的全基因组,如果使用现有的标准模式计算机,需要30年才能将数据分析完。通过使用GIS和新加坡国家超算中心(NSCC)的计算机群,研究人员成功的找到了基因组中的几个新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分析还显示非编码DNA突变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组的三维结构而引起癌症。

  GIS研究员和该研究领导科学家Anders Skanderup博士说道:“我们聚焦于使用计算和数据驱使的方法来研究癌症的根源,以帮助开发更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的分析显示有11处非编码基因的突变会调节基因组的三维结构,差不多每4个胃癌病人就有一个人的这些区域有突变。”

  他继续说道:“这些非编码基因突变在其他癌症(如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肝癌)中也有。因此这些基因突变可以作为检测和监控这些疾病进展的生物标记物。”

  GIS的常务董事Ng Huck Hui教授说道:“过去的研究只关注寻找编码DNA,但是这类DNA只占我们基因组的2%。因此多年以来都有一个疑问:我们是否因为忽略了其余的98%的DNA而错过了重要信息?这是首个研究非编码DNA对胃癌影响的研究,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可以激发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类似的研究以揭示这些特殊突变的机理和影响。”

相关文章

我国胃癌研究开拓者陈峻青教授逝世,享年94岁

据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讣告》,我国胃癌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医学泰斗级人物,中国胃癌研究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之一,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

信迪利单抗新适应证获批,共赴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新时代

2022年6月24日,基于Ⅲ期ORIENT-16研究中的良好数据,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于中国获批晚期胃癌一线治疗适应证,为中国胃癌患者带来有效可及的治疗新策略。【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ORIENT-1......

CircEIF4G3或可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尽管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根治性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仍不尽如人意。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用于GC的诊断和治疗......

胃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李国新教授和江玉明副教授团队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科李瑞江教授团队深度合作,在胃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柳叶刀-数字医疗》。论文第一......

JNCI:胃癌的头号杀手竟离奇“叛逃”!

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子和促进因子,它是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重要病因和促进因素。全世界已有半数人群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感染率高达59%,感......

港中大研究:抑癌STK3激酶或致胃癌恶化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癌症一直是香港“头号杀手”,当中胃癌的发病率排名第六,每年有约1200人确诊。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传统上被医学界认为可抑制癌症的STK3激酶,反而激发胃癌恶化,......

CART疗法展示出对胃肠癌症的可靠活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和合作者发现,特异性地靶向一种在胃肠道肿瘤中高度表达的蛋白(CLDN18.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细胞免疫疗法是安全的,在胃肠道癌症患者中的缓解率为48.6%......

我国胃癌发病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每年新发病例40至50万人,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胃癌早期常常没有特异性症状。......

郑州大学团队发现胃癌治疗新靶点

近日,郑州大学药学院教授刘宏民、郑一超等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可以调节胃癌患者体内T细胞肿瘤免疫,为针对胃癌的靶向免疫治疗提供了新靶点。该研究于3月16日在线发表于《分子癌症》(Molecul......

中国学者找到胃癌耐药“帮凶”

中新网上海2月24日电(孙国根陈静)记者24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通过胃癌患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发现了胃癌耐药的“帮凶”,胃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或有联合靶点。据悉,最近的国际学术期刊《肿瘤免疫治疗杂志》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