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15 15:40 原文链接: 美媒:中美人才战美国落败过半数人才回国

  “既然我们无法扳回败局,那就让中国去飞吧!”日前,美国《时代》周刊针对中美人才争夺战中美国落败的现状,无奈地认输道。

  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力争吸引海外华裔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回国创业,尤其是身在美国的人才。事实证明,中国在这场不见硝烟,却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打了漂亮的一仗:一份美国政府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近两年来,过半的旅美中国人回国,使美国面临严峻的人才流失挑战。

  这个事实不仅挫伤了多年来一直以“移民大国”引以为荣的美国人的士气,也引发了美媒关于警示美国“应从人才争夺战中觉醒”的集体呼吁。

美媒关注
 
现在轮到中国从华尔街吸收人才了

  《时代》周刊在题为《我们看中国时的真正盲点》的文章中,阐述了大量在美国学成的中国人才纷纷“回流”的现象,探讨中美两国在人才争夺战中的胜败缘由,并力求为美国找到扭转败局的“出路”。

  文章说,中国早已启动“人才发展”计划,大力吸引海外华裔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回国,尤其是身在美国的人才。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那些回国教书的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可获得相当于15.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万元)的奖金。

  另外,回国的学者和企业家在政府指定的地区创业,还可享受住房补贴和税收减免。这项计划已经吸引了上千名人才回到中国,远远超越其最初的目标。

  中国的做法强化了美国人心理上的危机感。正如《华尔街日报》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向海外输送其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而现在轮到中国从华尔街吸收专业人才了。”

  《纽约时报》总结说,中国正决意运用其充裕的财政资源以及日渐提升的国际地位,招揽在改革开放期间流失的顶尖科学家及学者回国。

  面对中国在经济崛起和人才吸引方面日益显现的优势,美国各主流媒体不禁纷纷为美国人敲响经济衰退和人才流失的警钟。美国权威新闻杂志《时代》周刊甚至无奈地认输道:“如果美国不能效仿中国飞速崛起的模式将败局扳回,就只能更有效地利用自己原有的优势,而让中国继续展翅高飞吧!”

数据为证
 
中国表现最积极 过半旅美人才“回流”

  《时代》周刊的认输并非“空穴来风”。5月29日,由纽约市市长彭博领导的移民小组公布一份报告说,美国的经济竞争对手正在寻求扭转人才外流的局面,把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吸引回国。在这些国家当中,表现最为积极的是中国。

  中国近年实施人才发展计划,成功吸引美国科学领域和商界高达55%的卓越人才回国。

  另据美国国税局最新统计,2011年放弃美国公民身份及绿卡的人数达到约1800人之多,相比2007年增长了9倍,超过了2007年至2009年三年的总和。此外,在美移民的第二代选择回归父母来源国的倾向也逐渐明显。

  这种“回流”趋向在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移民上格外明显,其中,很多“回流”移民都是拥有硕士、博士学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这使美国在人才争夺战方面,陷入一场激烈的竞争。

  当前,美国经济增速仍维持在2%左右,低于市场预期的2.5%,而失业率也一直没有明显下降,维持在8%左右的高位。

  失速的经济意味着在美国创造财富的机遇“缩水”,“僧多粥少”,美国对海外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在降低。

  而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每年回国的中国留学人员越来越多,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如今,回国已经成为海外人才规划事业时难以绕过的选项。

为何回流
 
美国制度缺陷多 中国创业机会多

  美国纽约移民小组在其公布的报告里指出,除了中国在吸引海外人才“回流”方面推出的一系列优厚条件之外,美国自身的移民体制本身的缺陷,对人才回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该报告批评说,美国的移民制度“缓慢、不灵活,与美国的劳动力需求不同步”。由这种制度造成的经济创伤阻止了外国人在美国的投资,同时也阻碍了拥有高学历的外国学生留在美国。由于居留签证的限制,成千上万名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外国学生被迫离开美国。此外,美国也不给那些拥有新奇创业点子的外国企业家提供签证。

  相较美国在人才流失方面的“颓势”,中国的表现则可谓高歌猛进,引发外媒的一片热议。

  CNN发表在《“海归”,中国人才回流》的文章中说,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需要大量的管理类、技术类和创新人才。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转型,为海外人才提供了大量创业的机遇。

  《纽约时报》则看得更远:随着中国成功招揽大批顶尖科学家及学者回国,未来中国将比美国更有能力把科研成果化为产品推出巿场,美国将丧失其在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优势。事实上,该报早在2000年底就发表过一篇报道,颇有“先见之明”地指出:“一个新的人才回流时代已开始,这将是中国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主要现象。”

专家解读
 
中国经济稳定是回流主因

  金吉列留学资深专家陈璐怡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欧美地区经济低迷的状况,中国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稳定的就业环境是吸引留学人员“回流”的主要原因。而且,很多“海归”甚至觉得在祖国的生活水平优于他们在国外的情况。

  中国庞大的市场给了“海归”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中国政府的条件支持下,许多“海归”创业获得了成功,他们大多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如从事互联网、IT和通信行业,其次是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

作者说法
 
人才争夺战 中国成最大焦点

  法晚记者今晨连线了撰写《我们看中国时的真正盲点》文章的《时代》周刊特约作者艾瑞克,他指出:“就像我在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中国成为最大的焦点。”

  当谈及他当初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时,艾瑞克表示,今天的美国人不应该过分考虑中国为吸引人才所做的努力,而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美国人自己应该怎样做来解决这些问题。“美国自身存在的这一切问题,才是对美国繁荣的真正威胁。”艾瑞克说,“美国人往往对中国经济崛起、成功吸引人才回国的消息大惊小怪,却对自身的问题视而不见。”

  艾瑞克毫不留情地一一列举美国现有体制的各种缺陷:国家实力被不对称的政党对立削弱;公司股东们沉迷于季报,而非长期经济健康;意识形态政治充满铜臭味道等等。他说:“这些问题更应该让美国人警醒,这些才是美国繁荣的威胁,而非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或对人才的15.8万美元奖励!”

现实短板
 
逆向文化冲击 让部分海归很困惑

  在大批中国海外人才“回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瓶颈”问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对适应国内环境的困惑是困扰“海归”和“准海归”们的一大问题。由于受国外环境的影响,海归往往形成了与国内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和思维方式,与国内社会脱节,部分海归回国后会突然产生一种文化的陌生感,对他们来说,与周围的朋友、同事处理人际关系成了一种考验。这就形成了一种“逆向文化冲击”的问题。

  《时代》周刊特约作者艾瑞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指出,回国就业的工程师接受的培训,更多的是遵循已有的模式,不能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另外,外国资本市场不够开放等问题,都是阻碍部分人才“回流”的“短板”。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中国在推出各种计划吸引人才的同时,提升软环境和配套扶持措施也是提升人才吸引力的重要环节。

相关文章

全球国际科技人才项目咨询计划启动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近期,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建,成为国家重点投入的发展领域,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而新基建科技人才也较为紧缺。近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与中国留学......

海外高校青睐的申请文书什么样?

留学申请想要收获录取信,一封优质的申请文书必不可少。文书中,申请学生通过展现教育背景、项目经历、未来规划等内容,吸引招生官的注意,得到学校认可。如何确定申请文书的写作思路?语言表达有何技巧?什么样的文......

院士夫妇捐赠300万元,助力人才培养

胡正寰余雪子夫妇捐赠300万元 北京科技大学供图3月29日,北京科技大学首届学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机械52级校友)与夫人余雪子(机械56级校友)用个人积蓄向北京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

中国式“拦路虎”将如何突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然而,科技成果多,转化率不高,这依旧是限制我国创新发展“加速跑”的一个现实问题。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科技成果......

南京大学设立人才基金,发起人竟是......

3月4日,南京大学天奈人才基金捐赠设立仪式在仙林校区举行。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涛董事长,深圳盛世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陶欣董事长共同发起设立"南京大学天奈人才基金"。南京大学党委......

两会简讯|抵制科研“投机”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报告还要求,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其所能。核技术利用......

人才“三问”,张新民给出解答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去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

创建特色西部高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林水高校高质量发展对支撑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意义重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代表在接受本报记......

同济大学首设人才特区,引才育才用才三权下放

遵循基础学科发展规律,向学院放权,赋予基础学科更多引才育才用才的自主权……3月3日,同济大学宣布首次试点设立数学学科人才特区,以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进一步激发基础学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发挥作为“......

范围缩小,上海人才政策知多少

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为自己的未来制定好了努力的目标,一些名校的大学生,非常希望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这里有更多的机遇和发展。每年的毕业生,都会给这些一线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其他经济发展不如北上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