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9 09:40 原文链接: “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处境堪忧

或深灰或白中带粉的身躯,轻盈地拱出曼妙的弧线,带起晶莹的水花,嬉戏间脸上挂着俏皮的微笑。

5月8日,我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人们将视线投向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国际称印度太平洋驼背豚)。

从曾经终年可见到仅存4000余头,相关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近岸河口生态系统食物链金字塔尖的生物,白海豚这一生态系统指示物种的“落寞”,也给围填海等涉海工程敲响了警钟。

“那年春天的清晨,我正在伏案疾书,楼里一阵雀跃,‘快看!白海豚!’‘哇,有3头!’只见人们拉长了脖子往窗外凑。”多年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工作人员庄黄腾仍难以忘怀与白海豚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邂逅。

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与大熊猫、华南虎属同级别的珍稀濒危物种。

庄黄腾生活的城市地处厦门湾,白海豚曾终年可见。上世纪90年代,在海洋三所研究员黄宗国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对厦门海域白海豚的数量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数据显示,该海域白海豚的数量仅60头左右。

为深入了解我国白海豚分布情况,2010年,海洋三所王先艳博士和同事辗转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沿海,通过咨询渔民、目视观测、拍照、声学方法等手段,开展了我国首次比较全面的白海豚分布调查,基本勾勒出白海豚分布图。

“目前正在开展的白海豚全国普查,将进一步摸清不同种群的数量。”但王先艳估计,即使在种群最多的珠江口海域,白海豚的数量也仅为2500头左右。

作为近岸河口地区生活的物种,中华白海豚的分布水深一般不超过25米,5—25米水深的河口海域是它们最喜欢的生活环境。

遗憾的是,该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高度重合。

各种海洋开发活动和增加的航运船舶,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白海豚的生存空间,这被认为是导致白海豚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填海围垦、港口航道、海底隧道爆破……近岸河口地区的涉海工程,已永久侵占了厦门湾120平方公里的白海豚栖息地。噪音、污染不仅让白海豚逐渐失去“安全感”,甚至变得警惕、闪躲。

野外调查时,王先艳发现,有的海豚个体背鳍被螺旋桨打掉了,有的上颚或者下颚被打掉了,有的周身伤痕累累。

从2009年开始,海洋三所联合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通过调查跟踪,建立起了厦门湾中华白海豚个体识别数据库。

2011年,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在厦门建立。

“要保护白海豚,关键是加强对其栖息地的保护,特别是要加强涉海工程对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影响评价。”王先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自己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是以现有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根据厦门湾现有的渔业资源及空间分布,开展厦门湾白海豚承载力调查,并通过微塑料、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监测,全面评估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环境的健康状况,为保护白海豚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相关文章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

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

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3年2月至10月政府采购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3年2月至10月采购意向公开如下:序号采购项......

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中外专家共话海洋健康

“我们只有一个海洋,海洋健康正在恶化,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行动来寻求解决方案。”1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在第六届厦门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上呼吁全球专家学者共同应对海洋现今面临的各种挑战......

研究揭示俯冲带水合/脱水作用与孕震行为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夏少红团队联合南京大学与日本东北大学等团队,在俯冲带水合/脱水作用与大地震产生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研究......

广州海洋实验室年度获批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12月21日,记者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获悉,2022年度,该实验室在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方面获得佳绩,新增获批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牵头)。其中,国家重......

4.7亿年前巨型节肢动物统治海洋

在摩洛哥一个重要的新化石遗址发现的化石表明,巨型节肢动物——包括虾、昆虫和蜘蛛在内的现代生物的近亲,在4.7亿年前统治着海洋。此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科学报告》杂志上。泰舒特(Taichoute)遗址的......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前沿学术论坛线上召开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LMB实验室)举办的2022年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前沿学术论坛以线上的形式召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副所长张长生等出席论坛......

上海科研团队原创“水中捞油”技术守护蓝色海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40.shtm中新网上海12月14日电(丑远芳许婧)专注海洋油气开采过程中生产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的......

《海洋牧场牡蛎礁建设技术规范》发布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制定的中国水产学会团体标准《海洋牧场牡蛎礁建设技术规范》正式发布。我国是海洋农业大国,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环境恶化、资源衰退、生态系统失衡、灾害频发等问题,亟需......

全国珊瑚礁论坛聚焦珊瑚礁研究与保护

近日,以“共享未来:珊瑚礁研究与保护”为主题的全国珊瑚礁论坛暨中国太平洋学会珊瑚礁分会2022年会/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南海海洋所、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