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8 14:27 原文链接: 粮食行业发展期盼科技新引擎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4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11项,高技能人才7.9万人……这是2012年至2017年,粮食行业的科创数字。

  近年来,粮食行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技术研发取得明显进展,不过总体来看,粮食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创新能力还不足,科技贡献率仍有待提高。

  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对进一步完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粮食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部署。

  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过多年发展,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正逐步完善,但与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面临诸多压力挑战。

  比如,目前我国粮食库存高企,如何防治陈化霉变?如何做到存粮口感如新、营养如初?如何实现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如何拓宽粮食加工转化途径?这些难题和短板,亟待科技创新实现突破。

  我国粮食产业发展中,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链条短、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归根结底,也还是创新能力不足。

  据了解,2017年,粮食加工企业研发投入115亿元,仅占销售收入的0.4%;当年获得ZL数3100余项,平均每户企业0.14项;从事米、面、油等初级产品加工的企业,95%以上没有研发力量,产品结构单一,利润微薄,经营困难,开工率不到40%。

  即便技术密集型的粮食深加工,多数企业也是依赖技术和设备引进,自主创新力量薄弱,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在各类粮食企业中,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比较普遍,不能适应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应用的需要。

  建设更高层次粮食安全体系、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质量、适应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发展大势,需要科技提供发展的新引擎。

  “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壮大人才队伍,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不断增强粮食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 近日,在全国科技兴粮人才兴粮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如是强调。

  向创新要动力

  目前来看,科研机构服务企业科技需求的作用发挥不够、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等是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中的主要问题。对此,张务锋表示,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具体来说,要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在主体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即要进一步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要发挥好科研院所骨干作用,要完善行业科技创新平台。

  要在融通创新上实现突破。所谓融通创新,也就是要实现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经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融通,强化协同发力,消除“孤岛”现象。

  “要积极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积极探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的新机制,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张务锋说。

  要在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记者了解到,为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顺应提质增效导向,今后一个时期,粮食行业技术创新将突出五大重点:安全、绿色、智能、精细仓储科技创新;粮油适度加工技术和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创新;先进装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高效物流科技创新;粮食质量和安全科技创新。

  要在成果转化上实现新突破。科研成果转化不畅是“老大难”问题,顺畅成果转化的渠道,使成果转化的抓手更有力,转化的方式更多样,才能推动更多粮食行业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创新驱动 内生增长

  近年来,各省市区聚焦“科技兴粮”,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促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粮食行业转型发展势头好、后劲足。

  首先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例如,2011年以来,湖南省级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1亿元设立粮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2013年起,每年筛选20~30家优质龙头企业,利用各种政策手段重点扶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湖北省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补方式支持粮食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3年来共支持项目267个。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也在积极建设。截至目前,江苏省省级粮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有5家,涵盖大米、小麦、油脂、饲料、粮机等产业;今年4月,湖南首个以品牌为依托的茶油产业联盟组建,挂面、菜籽油、米粉、杂粮、优质大米等产业联盟组建也在有序推进。

  同时,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例如,今年4月,中粮集团启动“科创+双创”基地建设,集聚个人、企业、高校、院所、基金、政府、孵化器等国内外各方资源,打造产业创新平台。

  张务锋认为,这些成功事例,符合创新发展趋势,“值得各地学习仿效”。他还要求各地努力营造科技兴粮、人才兴粮的良好环境,“像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一样重视科技和人才工作,抓出成效、干出实绩、创出亮点”。

相关文章

湖南征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关于征集湖南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的函各有关单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

武汉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技术团队成功实现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揭开黑洞吸积磁场奥秘……近期,多项科研成果接连涌现,彰显出武汉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

中国科协主席: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科技组织科和科技人才同国际对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主席万钢22日提出,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科技组织和科技人才同国际对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由中国科协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当天在合肥开......

科技行业的“表面风光”:只有AI投资在飙升其他部门均在下滑

在硅谷,对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几乎已经司空见惯——人工智能公司筹集的资金超过了其他所有科技类别的融资总额,第三季度达到179亿美元。根据PitchBook的数据,第三季度全球人工智......

又一重要奖项,中之杰智能成为当之无愧的名牌企业

10月13日,世界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上,一场盛大的颁奖仪式如期而至。在这个业界瞩目的大会现场,“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名牌企业”名单正式公布,中之杰智能以强劲的综合实力脱颖而出,获得了这份极具含......

证监会:将适时出台政策措施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0月1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科创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陈华平在会上表示,近年来,证监会深入推进科创板建设、支持科技企业高效重组、构建债券融资......

科技部等十部门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10月8日,由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审查办法》)正式公布,意在规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的伦理审查工作,强化科技伦理风险防控,促......

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学习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

2023服贸会|企业纷纷展示新技术、新服务、新成果

9月2日,召开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

携手广州、中山,香港生产力局以科技引领企业升级转型

8月27日,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换届暨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芳致贺信,向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