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27 14:15 原文链接: 武汉“解锁”科技成果转化!

  一场科技成果转化会,让一条鱼“游”出了亿元产值。

  不久前,在武汉市洪山区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中科院专场,桂建芳院士团队带来的“鲌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项目,获得武汉先锋水产公司的青睐,双方计划在3年内实现武汉鲌鱼新品种累计养殖面积1.5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亿元。

  过去的一年里,类似的科技成果转化会,成为武汉推动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走出“深闺大院”的杀手锏——9个大型专场,达成398个签约项目、433亿元签约资金,推出上千个拟转化项目,再加上一系列专业性对接活动,密度之大、规格之高、项目之多,引来各方瞩目。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实施“大学+”战略,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武汉打出“组合拳”,让科研“创新花”结出经济“发展果”。

  推动供需双方对接,不让科技成果“睡大觉”

  89所高校、121家科研院所、68名院士、130多万在校大学生,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躺在柜子里睡大觉”、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一直存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只有20%。

  “力争5年内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占比达到80%!”去年8月,武汉甫一提出目标,便招来多方质疑。彼时,武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新创业的“黄金十条”已试行5年,虽成效明显,但科技成果要顺利走向市场仍面临诸多痛点。

  大量调研之后,武汉决定,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供给、渠道打通、企业承接、资金支持等关键问题,让创新资源的“富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财富。

  随即,武汉成立全国首家科技成果转化局,采用“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旨在形成合力,由专门机构、专业人员承担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统筹协调、服务对接和督促落实工作。与之同步成立的是武汉市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首批聘请12位院士组成专家顾问团,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把脉问诊。

  从去年8月以来,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局实施“大学+”战略,开展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先后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举办大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签约项目398个。此外,各区举办若干场特色鲜明的中型专场对接活动,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分领域、分行业逐步开展100场小型专业性对接活动,形成了市、区和社会中介机构多层次成果转化服务格局。

  武汉还推动供需双方的线上对接,去年以来共梳理出科技成果27246项,分级筛选在研成果库、成熟成果库和转化库之中,同时收集了1730项企业有效科技需求,定期向企业推送个性化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各环节的全天候对接。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介绍,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需求对接不畅通、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科技成果转化局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让市场主体及时掌握高校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技术创新,以此推动未来产业布局,更好地发挥高校科研成果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在对接会上,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团队的全球首个“即时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联动智慧系统与两家高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金额高达10亿元;华中科技大学樊宽军教授等的“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放疗装备”与有关企业协议签约金额也超过10亿元。

  提高供需两端积极性,防止成果转化“只走一公里”

  “高校‘重论文、轻转化’的评价体系导致许多成果被束之高阁,而多数企业奉行‘拿来主义’,对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不愿投入。”在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常务副局长李记泽看来,许多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市场化的距离往往不是“最后一公里”,而是“只走了一公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从提高供需两端的积极性入手。

  在供应端,不少科研人员表示,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不到位是制约转化的突出问题,价值评估、成果权界定、利益分配相对复杂,让很多科研人员望而生畏,生怕摊上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务侵占的嫌疑。

  2012年武汉寻求破题,推出科技成果“黄金十条”,在国内率先提出高校成果转化收益“三七开”,规定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团队可得转化收益的70%以上。去年武汉又出台“新黄金十条”,进一步下放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规定市属高校、科研院所与人才团队可自主选择成果转化方式、自主决定转化收益奖励,比例最高可达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的90%。这些创新政策,极大激活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为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承接能力,武汉支持企业开展面向高校院所的技术难题竞标、科技悬赏等“研发众包”。另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线图。去年,武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73家,总数达到2827家,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二,总量与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平台的推动。近年来,武汉围绕一批新兴产业和优势学科,由政府提供优惠地价土地和一定经费支持,高校院所以科技成果入股,共同组建14家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工研院“市校共建,市场运作”的改革举措已被列入全国27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武汉建设“创谷”等创新载体实体空间324.22万平方米,建成各级孵化器230家(国家级31家),各类众创空间158家(国家级55家),全市孵化场地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为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提供了有效载体。

  一校一策、一事一议,为重大科技成果“保驾护航”

  签订了技术转化协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海鸥长舒一口气。此前,他一直担心其团队研发的“智能微铸锻”技术难以顺利产业化。

  这项出自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铸锻一体化3D打印,但距离成果转化,还有知识产权界定、价值评估、权益分配等诸多障碍。

  去年8月,刚成立的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派人上门调研,将这项技术列为重点产业转移转化项目,“护驾”落地。目前,该局正与张海鸥对接,共同打造一家以其团队技术为基础的工业技术研究院。

  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局长李有祥介绍,多数重大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都会面临各种难题,武汉采取一校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对重点高校院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予以支持,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高校院所建立健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力争5年内实现武汉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全覆盖。

  近年来,武汉持续推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法律服务改革,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环境。“接下来要建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网络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科技成果交易全流程服务体系;还将以院士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建立促进院士科技成果转化长效工作机制。”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综合协调部部长黄静说。


相关文章

骆清铭院士:科学研究要“顶天”还得“立地”

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认为离不开“顶天立地”这个关键词。所谓“顶天”,就是要在科技关键环节取得原始创新成果;所谓“立地”,则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到产业的转移与承接,提高科技成......

未来科学城集中发布200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

8月4日,2023未来科学城技术成果推介大会暨首届项目路演资本对接会召开。大会发布了《2023北京未来科学城技术创新成果集》,包括低碳环保、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核能核电、绿色冶金、大飞机、新材料等重点......

科技成果也能像收藏品等一样拍卖?

不久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在银川敲响“第一槌”。在宁夏首次科技成果竞拍会和科技成果评价沙龙上,来自宁夏农科院的22项优质农业科技成果亮相。经过激烈角逐竞拍,18项科技成果与企业成功“牵手”,成交价总......

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遭受网络攻击“黑手”疑来自美国

24日,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声明称,该局所属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遭受境外组织的网络攻击。这是继2022年6月份西北工业大学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后又一具体案例。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组成的专家......

安徽省铜陵市三举措强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建机制提质量。铜陵市率先在全省建立企事业单位技术需求征集与评比机制,提升需求凝练质量。2023年上半年制定出台《铜陵市企事业技术需求征集工作指引(试行)》《铜陵市企事业技术需求评比管理办法(试行)》,......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科技之花”多结“产业之果”

中国江苏网讯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省科技厅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其中,为切实提高我省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水平,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省科技厅4月起启动“......

我国三项研究成果同日登上《自然》杂志

光明日报武汉6月15日电北京时间6月14日,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液态金属用于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武汉大学教授何光存为通讯作者的《三蛋白互作自我调节寄主植物抗虫性》,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国田团......

甜蜜武汉共襄盛举——2023年全国糖生物学会议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23年5月22日-24日,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分会、安特百科(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武汉大学承办的2023年全国糖生物学会议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超1500亿!3000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亮出成果转化成绩单

【超1500亿!3000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亮出成果转化成绩单】5月15日,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的数据表明,3000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完成了1500余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

防灾减灾: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挑大梁

5月12日,我们将迎来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于防灾减灾领域,一大批科技含量极高的防灾减灾设备投入实战。地震预测、火灾救援、台风预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