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7 20:26 原文链接: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脑梗死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是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在脑梗死的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颈动脉的解剖位置表浅,易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精确、有效、可复性的优点,常被临床医师选用[1]。近年来我院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以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脑梗死预测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共收治8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5~82岁,平均(57±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多发性脑梗死24例,首发脑梗死56例。排除既往服用过扩血管或抗凝药物的患者。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6~78岁,平均(58±13)岁。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查仪器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Philips HDII),探头频率设置在3~10 MHz。所有患者的检查均由同一名超声科医师进行,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偏向检查对侧,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探查从锁骨上窝颈动脉起始部开始,然后经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直至显示不清为止。探查范围包括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起始处和颈动脉膨大处。测量管腔狭窄程度,内-中膜厚度(IMT),测定斑块大小,记录斑块部位、形态、数量和回声特点。观察血流状况,并同时测量血流参数。 
  1.3 诊断标准 
  正常的颈动脉管壁被两条平行的高回声带被一低回声或无回声带所分界,呈现出典型的“双线征”,两条回声带之间的距离即内-中膜厚度。内-中膜厚度在0.9~1.2 mm定义为内膜增厚,内-中膜厚度>1.2 mm为斑块形成[2]。根据斑块的超声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又将斑块分为:①硬斑:指斑块纤维化、钙化,呈强、中等回声,轮廓清晰,形态可呈块状或点状,大小不一,管壁不均匀增厚;②扁平斑:中等回声富含胶原组织的纤维性斑块;③软斑:指斑块呈弱回声或等回声,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由内膜向管腔内凸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④溃疡性斑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极不规则,由不均质的软、硬斑混合组成,范围较大,常造成局部管腔狭窄。将软斑、溃疡斑及各型斑块混合存在的斑块视为不稳定性斑块,将扁平斑及硬斑视为稳定性斑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中,57例(71.25%)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中21例(26.25%)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斑块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中共检出104处斑块,对照组检出41处斑块,观察组检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中59.6%分布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对照组检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中58.5%分布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余斑块分布于颈动脉起始部、颈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起始处等,两组斑块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分布率均远高于其他部位斑块形成率。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类比较 
  与对照组中不稳定性斑块的比率(17.1%)相比,观察组中不稳定性斑块的比率(62.5% )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中以软斑及混合型斑块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 
  2.3 颈动脉狭窄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62例(77.5%)出现颈动脉狭窄,62例颈动脉狭窄者中有26例(41.9%)管腔狭窄程度<50%,未出现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其余36例(58.1%)患者管腔狭窄程度≥50%,出现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对照组颈动脉狭窄情况较轻,仅有22例(27.5%)出现血管狭窄,而且血管狭窄程度均<50%。观察组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颈动脉狭窄≥50%所占比例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3 讨论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全身性疾病[3]。据报道[4]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相符合率为90%。研究发现[5],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血管内膜增厚、变粗糙,进而发展为斑块。当斑块突入管腔内或管壁应力增大可导致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破裂斑块组织暴露出来的脂质和胶原纤维可激活血小板凝血系统,从而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破裂的斑块组织均可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梗死,所以说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中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71.25%)远高于对照组(26.2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与报道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率为59.6%,对照组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率为58.5%,均远高于其他部位斑块形成率。这可能与血液流动的切应力有关,由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段,血液流动缓慢,有利于脂质沉积,所以,此处为斑块好发部位。 
  依据斑块的回声密度可将斑块分为软斑、硬斑和混合斑。软斑指斑块呈弱回声或等回声,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由内膜向管腔内凸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硬斑指斑块纤维化、钙化,呈强、中等回声,轮廓清晰,形态可呈块状或点状,大小不一,管壁不均匀增厚;混合斑介于软、硬斑两者之间。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发现的粥样硬化斑块多以不规则、不均质回声的不稳定斑块为主[6]。观察组中以不稳定的软斑、溃疡斑及混合性斑块为主,对照组中以稳定的扁平斑、硬斑为主。这与王红春等[7]报道一致。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性质有关已经被多数学者认同,但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是否有关,各方报道不一。有学者认为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之间无明显联系,也有学者认为颈动脉的中-重度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8]。本组研究发现,观察组有77.5%的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其中半数以上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对照组颈动脉狭窄率为27.5%,且颈动脉狭窄均小于50%。观察组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 
  总之,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之一,颈动脉超声可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斑块组织学特征和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为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对与临床无症状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早期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这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其他网友还关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