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16 00:00 原文链接: 2012连发5篇文章同一团队详解著名靶标分子

  顶级科学期刊《Science》和《Nature》的读者有可能已经注意到近期两家杂志发表了一批对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论文均是由斯克里普斯研究所Raymond Stevens教授实验室为首的研究团队完成,阐明了一个在医学上极其重要称之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大型蛋白质家族。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与G蛋白有信号连接的一大类受体家族,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以及视觉,嗅觉,味觉等。目前世界药物市场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小分子药物是GPCR的激活剂或者拮抗剂,据报道,目前上市的药物中,前50种最畅销的药物20%就属于G蛋白受体相关药物,比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Coreg,高血压药物Cozaar,乳腺癌药物Zoladex等等。

  今年1月19日,该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率先发表了一篇题为“Biased Signaling Pathways in β2-Adrenergic Receptor Characterized by 19F-NMR”的论文打响了头炮。紧接着,在2月17日的《Science》杂志上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a Lipi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的文章中,创造了第一个高分辨率细胞结构S1P1受体的虚拟图像。S1P1受体是第一个被测定的脂质G蛋白偶联受体(GPCR),其在控制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中至关重要。这种新分子图为研究人员指出了药物发现的有前景的道路,并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某些现有的药物如何起作用。

  3月21日在《Nature》杂志“Structure of the human κ-opioid receptor in complex with JDTic”文章中,首次揭示一种天然迷幻剂鼠尾草活性成分作用受体:kappa型阿片受体(KOR)的完整结构,这也是历史上首个被确定的人类阿片受体三维原子结构,这将有助于针对成瘾,抑郁,焦虑,慢性疼痛等各种病症的药物研发。

  随后在《Nature》杂志“Structure of the nociceptin/orphanin FQ receptor in complex with a peptide mimetic”论文中,解析了肽类似物拮抗剂复合体-24中人孤啡肽受体的晶体结构,并揭示了孤啡肽受体-配基识别和选择性结合的精细结构。NOP复合物-24的晶体结构解释了NOP的选择性机制,并为设计NOP配基提供了新的结构模板。

  而发表在最新一期(7月13日)《Science》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公布了A2A腺苷受体1.8埃的高分辨结构,它是迄今最高分辨率的人类膜蛋白结构。这一结果阐明了受体和配体作为变构机器受到了钠、水、胆固醇和脂类的控制。

  难以捉摸的GPCRs

  组成原子精确的三维排列是一个蛋白质的终极秘密。远甚于它的氨基酸序列,3D结构是理解蛋白质与机体内天然伴侣分子或药物分子互作机制的关键。

  作为有价值的、最重要的结构,膜蛋白的结构却往往难以确定。许多的GPCRs,通常极其难以捉摸。当不锚定在天然的细胞膜中时,GPCRs蛋白极脆弱。诱导它们排列形成晶体,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定它们的结构,数十年来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为此,NIH创新膜蛋白技术共同基金突出将膜蛋白表达和稳定技术作为了2004年创新和投资的一个优先领域。

  第一个确定的高分辨率人类GPCR结构是2007年Stevens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Brian Kobilka实验室测定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接下来的3年里,只有4个GPCR结构以论文形式发表,发现其他几百个人类蛋白质组中医药相关的 GPCRs的结构看起来是未来数代的任务。

  现在人们更加的乐观。北卡罗来纳大学药理学家Bryan Roth 说:“Ray的网络以这样一种方式针对GPCRs以获得来自各种GPCR结构分型的代表性结构,我们有可能只需要大约100种的结构。这一团体有可能只需要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当然,我们正在寻找的主要GPCR药物靶点的结构,例如阿片受体,这将对未来的药物开发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关文章

蛋白质胶凝作用的原理

蛋白质的胶凝作用是溶胶或溶液在适当条件下转变为凝胶(冻胶)的过程。可看作溶胶聚沉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胶凝时胶体失去聚结稳定性,但仍有动力学稳定性,是特殊的半固体状态,胶体质点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结构,结构......

吉凯基因—布鲁克“4D+”计划启动暨合作实验室揭牌

由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带来了精确诊断与精准治疗统一的第三代医学革命。离子淌度分离概念的引入,使得蛋白质组学进入4D新时代,定义了蛋白质组学分析新标准。4D-蛋白质组学是新一代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由......

蛋白质刺突形状为新冠病毒传播“推波助澜”

发表在《流体物理学》上的最新研究称,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新冠病毒颗粒上带电的蛋白质发现,三角形刺突形状对病毒的大范围传播有重要影响。“当人们设想单个新冠病毒颗粒的样子时,通常会......

脂质与蛋白质“双剑合璧”,助力微生物鉴定与药敏检测

文献速递:《基于常规MALDI-TOFMS进行物种特异性脂类检测技术将开启微生物鉴定与药敏检测的新纪元》微生物质谱的发展日新月异,近期布鲁克高级研发总监MarkusKostrzewa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

什么让蛋白质通道打开又关上

MSCS通道蛋白(粉红色)及其相关脂质(深绿色、浅绿色、红色)嵌在纳米圆盘(灰色)中。图片来源:洛克菲勒大学几乎所有的细菌都依赖于相同的应急阀门——蛋白质通道在压力下打开,释放大量的细胞内容物。这是一......

蛋白质离心转速

提取蛋白质的时候一般是选择用硫酸铵沉淀的方法,离心转速一般在10000rpm左右,太低的话离心效果不好。......

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30日在日内瓦正式发布。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4种途径、5个层级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

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30日在日内瓦正式发布。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4种途径、5个层级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

实验室行业盛会labtechChinaCongress2021官宣正式启动!

      中国国际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暨中国国际智慧实验室大会(以下简称labtechChinaCongress2021)由慕尼黑上......

《打造公益服务平台,开通科技直播栏目》

邀请函  各相关单位、各位新老朋友:您好!成立于1979年的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学会,为推动北京地区、带动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相关学会协会的分析科学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