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16 10:33 原文链接: 钱煦院士:中国科学的未来不可低估

  “我们都是吴越钱家的后裔,钱学森先生是第三十四代,我是第三十六代。”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钱煦在谈起钱氏家族时,语气中难掩自豪之意。

  同样让他感到自豪的,还有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他认为,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中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在加速,如此发展下去,前面的风光将会“无限好”。

  三十载飞跃发展世界瞩目

  1949年解放之前,当时正在北大读医预科的钱煦跟父亲一起去了台湾,并在台大完成医学教育后,赴美留学,此后便在美国落地生根,成为美国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科学院以及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5年,离开近半个世纪后,他重新回到祖国大陆。自此,他每年回大陆的次数越来越多,并指导北大、清华、浙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以及北京协和医院微循环研究所等单位的生物学研究。

  在华中科技大学,有一个本科生的班级更是被命名为“钱煦班”。当班里的学生申请海外留学,他就给学生们提供咨询。

  “当前,在世界科技的舞台上,中国的表现已经相当优秀。”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钱煦对我国三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

  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议在中国召开,中国科学论文数量已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其中高水平的文章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科学家的声音亦愈来愈受到国际瞩目。

  他认为,这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但领导人的决策与支持也同样重要。拿经费来说,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布什执政时期,承诺科研经费在5年内加倍,经费年增长率接近15%,使科学研究一度进入“蜜月期”。

  然而,紧接着在进入2000年以后,增长率迅速下滑到2%~3%,与通货膨胀速度基本一致,不仅抵消了以前的增长比例,而且使当初因经费加倍增加的科研人员,又因缺乏科研资本而转行,造成人才浪费。

  而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间,科研经费一直保持20%的年增长率,每三年半加一倍。“现在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能够做到这一步。经费不是足够的条件,但也是一个必需的条件。”钱煦说。

  同时,他认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另一推动力就是国家实行了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等海外引智计划不仅为国家吸纳了更多优秀科研人才,而且还促进了国内外研究者交流的机会,对年轻科学家成长非常重要。

  “也有人认为学生出国留学可能会造成年轻人才外流,但是我认为这是人才的在外储备。”他认为,每年回国的人虽然依然比出去的少,但是纵向相比,归国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了。

  尚须革新评审体系

  钱煦认为,科研有两个重点目标,或是增加知识财富,或是有益于民生与社会发展。不过,无论是哪一点,都应坚持创新,尽量少做无谓的重复。

  而当前,无论是项目审核、研究成果评价,还是研究人员升级,均过于注重量化。以论文发表为例,国内过于注重强调SCI期刊数量与引用次数,过于量化的指标已经影响到不少专家学者作研究的方向。

  “虽然这些量化的成果也是考核的一方面,但是并不能当做绝对的指标。很多时候,研究者只想着一定要赶快把文章在某个杂志发出来,忘了研究的初衷本是为了创新;或者不能用充分时间达到卓越的水平。”他说。

  同时,他认为当前国内的评审机制也应该予以革新。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可以请更多国外的优秀专家来审核,因为国外的专家没有什么利害关系。

  尽管如此,他对我国科学创新的发展很是乐观。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还仅仅是世界工厂。现在,自己也在不断作出新发现,制造出新产品。

  “同样是半杯水,有的人看起来是半满,也有人看到的是半空,这是因为观者持有的态度不同。做人、做科研、做事情都应该以乐观的态度看问题。‘危机’也就是‘机会’。”他说。

  “国家之间的竞争不能只看现在,要看长远,中国有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都没有的科技政策,也有大量愿意从事科研、为科研献身的年轻人,因此中国科学的未来是不可低估的。”钱煦说。

相关文章

专访香港科学家陈清泉:研究电动车还要分秒必争

今年初,86岁的香港科学家陈清泉荣获“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奖,颁奖词是“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他说:“以前虽拿过很多奖,但这个奖意义非凡,让我惊喜,感到无比光荣,......

科学家发展并验证一种新响应理论方法

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郭国平教授和曹刚教授等人,与国外同行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非色散耦合的受驱量子点—微波谐振腔杂化系统,发展并验证了一种......

寻访山坡坡上的“科学家”

时下,正是蓝莓上市的季节,湖北各大果蔬市场里,蓝莓供应充足、新鲜可口,颇受欢迎。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湖北省科协了解到,湖北蓝莓产业的从无到有是该省借助科学家力量,实施强县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

德国科学院院士IngridFleming加盟华中科大

6月5日,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院科研院长IngridFleming教授应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邀请来校交流访问,受聘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授聘仪式在同济医学院举行,校长......

华南植物园获批中科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5月6日,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中科院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对该园申报的《中科院科学家精神基地申报方案》进行了审核,认为该基地基本符合建设条件,批复同意基地挂牌“中科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

科学家揭开元古宙地层“珍珠项链”存在之谜

神秘的霍氏串珠(Horodyskia)是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是学界之谜。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

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成果如何有效转化?

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的具体路径之一,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手段。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

科学家研发出可穿戴人工喉还原准确率超90%

一枚硬币大小的石墨烯片,贴在颈部靠近喉咙处,就能帮助发音障碍者获得新“声”。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发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发声相关信号,......

科学家合作取得光合领域里程碑研究成果

藻胆体(phycobilisome,PBS)是蓝藻和红藻主要的捕光天线,位于类囊体膜基质侧,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捕光蛋白复合物。PBS通过内部色素团(bilins)将捕获的光能以极高的效率传递至光系统II......

分析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章竹君逝世

据陕西师范大学官网消息,著名分析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获得者章竹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9日20时30分在西安与世长辞,享年86岁。章竹君先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