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1 11:54 原文链接: 第20届全国分子光谱会分会——荧光免疫传感技术

  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开幕式暨40周年庆典在青岛举办(相关报道:庆祝中国光谱40年 构建中国光谱新时代)。在第一天的大会报告之后(相关报道:古人学问无遗力 今有分子光谱百家鸣),组委会也安排了精彩分会报告。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合作媒体为您带来荧光免疫传感技术分会场的全程报道。

会议现场

东北大学校长 王建华

  东北大学校长王建华带来了题为“离子液体对碳点性能的调控及细胞成像”的报告。王建华介绍了碳点的亲疏水性调控、改进碳点的生物相容性、离子液体碳点的荧光性能与细胞成像和离子液体碳点用于药物载体与成像等研究进展。他表示CDS的疏水性、QYS、细胞成像能力可以通过ILS的反应条件和阴离子结构来调节;ILS修饰显著提高CDS的生物相容性;IL-OCDS比IL-HCDS表现出更快的膜穿透性;IL-OCDS加速药物进入细胞内部并促进细胞杀伤。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欧阳津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欧阳津带来了题为“高灵敏度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生物应用”的报告。欧阳津介绍到其团队合成了多种增强型纳米荧光探针,包括碳点荧光探针、纳米铜簇探针、以及金纳米双锥体荧光探针等,并对其发光特性及传感性能进行了研究。等离子体激元共振效应是一种重要的荧光增强方法,我们发现不同形貌和组成的PEF探针增强效应各不相同,在最佳条件下,灵敏度可达到单分子检测的水平。上述探针的设计、合成以及方法学研究证明,该类探针在生物分子和细胞分析中有潜在和重要的用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 陈翊平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陈翊平带来了题为“磁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和体外诊断中的研究”的报告。陈翊平介绍了一种磁弛豫时间传感器(MRS),这种传感器具有零背景、一步完成的特点,但是灵敏度偏低、稳定性差。而磁弛豫时间免疫传感器解决了传统磁弛豫时间传感器稳定性差、灵敏度低的问题。磁弛豫时间免疫传感器在牛奶样品中致病菌的检测中,达到2小时完成,阳性检出率从10%提高到60%;检测肿瘤组织中microRNA的检测,最低检出限可以达到0.7fM,不容易污染,不需要扩增,一步完成。随后,陈翊平还介绍了基于酶控磁颗粒聚集的弛豫时间传感分析,基于磁颗粒的可视化免疫传感器,用于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磁分离+便携读出仪器,MnO2-T1磁传感器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基于顺磁离子的磁传感器在生化分析中的研究,基于Cu离子的磁传感器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等。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应用工程师 蔡伟亭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应用工程师蔡伟亭带来了题为“Duetta荧光及吸收光谱新技术及应用”的报告。蔡伟亭首先介绍了A-TEEM技术,这种技术将荧光光谱仪和吸收光谱仪合二为一,增加同步吸收功能,提供更多分子信息,扩展浓度检测范围,获得更准确的组分分析(多变量分析)和A-TEEM分子指纹技术。Duetta荧光及吸收光谱采用按压式样品仓设计,自识别样品附件,防溢设计,不开盖加样端口设计,预准直光源设计,免安装,采用新一代软件设计,EzSpec。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张庆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张庆带来了题为“基于量子点光催化还原性的铜离子比色传感器”的报告。张庆介绍到基于量子点光催化还原性的铜离子比色传感器与同类传感器性能相比,量子点的光催化性能和TMB的显色性能相结合具有信号放大作用,饮用水中铜限量为15μM。张庆表示量子点光催化还原性可用于开发比色传感器;基于量子点-TMB显色体系开发了一种铜离子比色传感器,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signal-on模式,便于观察;传感机理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其他目标物。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杨占军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杨占军带来了题为“功能化纳米材料在化学发光及成像免疫分析中应用研究”的报告。杨占军介绍了其团队构建的优良纳米结构生物传感界面,提高了化学发光免疫性能;建立了免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策略,具有灵敏度高、特性强、快速、廉价的优势;发展了纳米酶标化学发光成像免疫分析和多组分禽类细胞因子检测方法。

相关文章

上海光机所单次曝光准相位差波前检测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提出了基于多焦斐波那契波带片的改进型单次曝光准相位差波前传感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PhysicsLetters......

锂电池检测新专利——锂电池包蓝膜的检测装置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超音速(833753)新增专利信息,专利权人为超音速,发明人是张俊峰、叶长春、王士对、邱润涛。专利授权日为2023年10月31日,专利名称为“锂电池包蓝膜的检测装置”,专利类型为中国实......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机器人皮肤”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日本本田公司,开发出一种智能、可拉伸且高度灵敏的新型柔性传感器,该传感器触感柔软,就像人类的皮肤一样,这有助于使人机互动更安全、更逼真,为机器人和假肢的广泛应用打开了大门。......

我国大口径太阳望远镜拼接光学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近期在大口径太阳望远镜拼接主动光学技术方面,解决了边缘传感器短周期定标的频率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环形拼接方案,这意味着在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光学快报》......

上海微系统所研制出微型高精度集成钻石量子电流传感器

电动汽车、智能电网、高速列车等新兴工业应用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电流传感器相比,基于量子效应的传感装置可以利用量子态操控技术来提高测量的精度。这些优势使得基于量子效应的......

游离氨基酸检测传感器研发获新进展

游离氨基酸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小分子代谢物,特定种类或者多种氨基酸浓度的变化可用于动物机体营养和健康状态的评估,指导精准营养供给。赖氨酸与色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也是动物限制性氨基酸;谷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上海微系统所研制出微型高精度集成钻石量子电流传感器

电动汽车、智能电网、高速列车等新兴工业应用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电流传感器相比,基于量子效应的传感装置可以利用量子态操控技术来提高测量的精度。这些优势使得基于量子效应的......

中国科大孙金华:植入光纤传感器为电池做“体检”防患未然

手机爆炸,电动汽车行驶或充电过程中起火引起的火灾事故在生活中经常可见,令人担忧。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金华教授、王青松研究员团队与暨南大学郭团教授团队研制出一款可植入电池内部的高精度光纤传感器。研究......

Nature子刊!国仪量子EPR助力纳米自旋传感器研究

基于量子特性,电子自旋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探测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电场、磁场、分子或蛋白质动力学以及核或其他粒子等。这些独特的优势和潜在应用场景,使基于自旋的传感器成为当前热点的研究方向......

新型折纸传感器可“见微知著”

美国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受折纸启发创造出一种新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有朝一日可用于检测器官微小变形从而预测疾病,也可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机器人。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该论文通讯作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