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6 11:20 原文链接: 昆明动物所揭示动物高原适应在分子水平的趋同性

  探讨动物的高原适应是研究物种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理想模型。以往研究中通过比较高海拔物种与低海拔近缘种,在分子及表型层面鉴定了很多高原物种的适应特征。然而,已有研究多侧重于高、低两物种的比较,而高原环境存在很大的异质性,高海拔是个较宽泛的范围,不同海拔地区(2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等)在氧分压、气温等各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气温。物种在什么海拔范围就已经进化出了高原适应?不同海拔的物种在分子适应上有哪些异同,以及不同类群的物种在相似的海拔是否会进化出趋同的分子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在前期的研究中还没有得到解答。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团队通过合作研究,选取两栖动物中的倭蛙属和爬行动物中的沙蜥属为研究对象展开工作。这两大类群中近缘种从1000米到5000米呈海拔梯度分布,且物种演化关系清楚,构成了两组理想的海拔梯度分布的物种模型:【两栖动物: 高山倭蛙(~4500米)、棘臂蛙(~3000米)、双团棘胸蛙(~1800米)、棘胸蛙(~1000米);爬行动物:红尾沙蜥(~4600米)、青海沙蜥(~3600米)、贵德沙蜥(~2200米)、荒漠沙蜥(~1500米)】。在测定或收集了它们的转录本序列信息后,对不同海拔支系的物种进行了进化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两个动物类群中,与低海拔物种(~1000米)分化后,均出现明显的高原适应的信号,且在后续的进化中(伴随着海拔的升高)这种信号一直存在,表明高原适应不只存在于极高海拔的物种中,在中高海拔已开始进化。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在海拔升高的过程中,某些重要的功能通路在持续经历快速进化(直至最高海拔的支系),尤其是DNA损伤修复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提示这两个功能在动物适应高原环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其它一些常见的快速进化的通路(如精子形成、免疫相关等)对比后发现,这两个功能通路在这两个类群中均呈现更高比例的正选择基因,进一步表明与这两个功能相关的基因在适应高原的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定向选择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研究人员从信息比较完善的HypoxiaDB数据库中收集了人类在低氧条件下发生显著表达变化的基因,经过生物信息分析后,构建了与低氧应答相关的功能参照(“reference hypoxia-responsive categories”),并以此为参照验证不同海拔高原适应信号的显著性。结果发现,与随机情况相比,在这两个类群中,每个海拔支系中经历快速进化的基因均与低氧相关的功能参照有更高的相似性,进一步证明,在与低海拔物种分化后,高原适应就开始进化;且高原适应的进化模式体现出连续性。当然,除了持续进化的功能外,每个海拔的支系也存在特有的分子适应以适应各自的环境。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两栖类和爬行类在面临高原环境时,在分子水平是否表现出类似的适应策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两者的快速进化基因是否共同作用于同一个功能,结果发现尽管两栖类和爬行类分化久远,但它们仍采用了很多相似的适应策略。除了上述两个功能外,它们还在氧化应激、低氧应答等一系列通路上同样表现出趋同性。有意思的是,这两个类群(包括所有海拔支系)共有的正选择基因非常少(32/~8000),表明高原适应的趋同性更大程度地体现在功能上的趋同,而非特定的基因。当与低氧相关的功能参照比较时,两者的正选择基因均可显著富集于某些相同功能通路中,但二者并没有任何的基因交集,进一步体现了高原适应(包括低氧适应)并非是单基因主效的性状,而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

  目前该研究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孙艳波和博士研究生付婷婷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车静,中科院院士、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David Hillis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科院先导项目(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及中科院国际访问学者计划的资助。


相关文章

底栖动物扰动对红树林土壤甲烷排放影响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法明团队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底栖动物扰动对红树林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

近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研讨会上,《“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研究发现用粪便传播种子的最小动物

粗木虱体长不到11毫米,是一种以腐烂植物为食的无光彩的有鳞无脊椎动物,看起来似乎不太像一位“园艺大师”。然而,外表可能具有欺骗性。粗木虱是迄今已知的通过食用种子来传播种子的最小动物。图片来源:MATT......

第二届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研讨会在京召开

5月9~10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主办。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

研究发现更多的动物存在意识科学家呼吁重新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乌鸦、黑猩猩、大象以及许多其他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行为方式表明它们可能有“意识”。然而,这份名单并没有以脊椎动物结束,研究人员正在将对意识的研究扩展至包括章鱼,甚至蜜蜂和苍蝇在内的更广泛的动物中。据《自然......

马儿进校园:共庆“世界兽医日”

4月27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在卫岗校区玉兰路举办了“春日萌宠嘉年华——马儿专场”。 活动现场。南京农大供图4月27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兽医日,今年的主题是“兽医是不可或缺的卫生工作者(V......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召开常务理事会

4月20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下称亚热带生态所)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谯仕彦,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谭支......

“显而‘疫’见”三农服务团开展社会服务

3月31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显而‘疫’见”三农服务团前往青岛双赢良种猪繁育专业合作社、胶州市文兴生猪养殖场等企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本次社会服务以“服务养殖一线,助力产业振兴”为主题,为生猪健康......

人类将病毒传给动物多于动物传给人类

人们害怕老鼠等动物将病毒传给自己。但结果显示,在传播病毒方面,其他动物更有理由害怕人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对病毒基因组开展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当病毒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传播时,病毒更多地是从人类跳......

Nature:文化并非人类独有,猩猩甚至蜜蜂也有学习和传承文化的能力

社会化习得并长期存在的行为被称为文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和人类文化一样,动物文化也可以累积,此过程中后续行为建立在此前行为的基础上。人类累积文化的过程包含着极为复杂、任何个体在一生中都无法独立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