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31 14:09 原文链接: 抗击脑卒中是一场攻坚战

“抗击脑卒中需要对卒中防治的各个环节进行干预,包括公众对卒中疾病的认知、缩短120急救运转时间、规范卒中急性发作期的救治及后续康复治疗、构建标准化的卒中中心数据库,推进区域化卒中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工作等。只有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多方支持下,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符合中国实际的卒中防治模式。”

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在由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办的“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上,大会主席、长海医院脑血管外科主任刘建民发出了上述呼吁。

溶栓率低与DTN时间长密切相关

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上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是成人致残的第一位病因。近二十年的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逾200万,年增长速率达8.7%。卒中除了高死亡率,还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和健康生活质量。

事实上,我国卒中疾病救治低的原因并不在于医疗技术。

据介绍,目前最有效的急性卒中救治方法就是快速血管再通(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发病4.5小时内也被称为“黄金时间”。但中国卒中疾病的整体溶栓率仅为2%~3%,这与DTN(Door-to-Needle Time)时间过长密切相关。

而造成DTN时间延误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患者发病后由于缺乏认识或症状轻微未能及时就诊,造成院前延误;二是患者到达医院后,由于就诊流程繁琐、排队时间较长而造成院内延误;三是卒中疾病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和急诊等多个学科,但我国现有的医疗体系,学科的条块界限明晰,院内跨学科的合作变得更为挑战。

打造卒中“全生命周期”关护闭环

那么,一个理想的卒中中心应该是什么样呢?

专家表示,不仅挂号首诊、血液检查、影像科检查、内科用药、血管内治疗、多学科会诊、外科手术等多个环节通过构建“绿色通道”全部打通,而且还要打通院前急救和院后管理,真正形成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关护闭环。

即从健康管理和疾病预警、院前急救、院内绿色通道、诊断和治疗、神经重症监护到卒中康复和二级预防的每一个环节,人员、设备、数据都要被实时连接起来,通过智能互联,为患者提供“无缝连接”的关护,从而抢得了时间、实现更精准的诊疗、更好的术后和康复管理。

“目前,我们长海医院院长脑血管病中心的DTN时间已稳定在20分钟。” 长海医院院长钟海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13年,就从全院12个科室中抽调精兵强将,科学重组,混编了神经内外科、影像科、血管外科等60多名医生,成立了完全独立跨学科的脑血管病中心。通过打破科室间壁垒,采用一站式的卒中急救流程。

不仅如此,长海医院还积极牵头建设区域化、立体化、同质化脑卒中预防与救治网络,打造覆盖上海东北部的60分钟脑卒中黄金救治圈,并将并将经验推广到全市甚至全国。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作为在心脑血管领域拥有覆盖“健康关护全程”的整体解决方案的飞利浦公司,未来将与长海医院更加紧密合作,在中国真实的临床情境下,积极地发展以互联科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共创“卒中疾病全程关护解决方案”,推动中国卒中疾病整体防治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章

三类症状快速识别,你也能把握脑卒中黄金时间

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近日举办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直播节目,华东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魏文石等提出健康提醒。魏文石介绍,在发生脑卒中后,患者通......

新研究对卒中患者取栓后血压管理提供标准依据

科技日报讯(白进记者张强)脑卒中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群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病因。如何通过规范化的围术期管理最大化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一直是全球脑卒中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获悉,该校长海医院刘建民......

血压控制在140180更利于脑卒中患者康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43.shtm中新网上海10月28日电(陈静白进)脑卒中是严重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

揭示脑缺血再灌注治疗后脑脂质动态变化关键特征

论文截图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当脑血管发生堵塞,使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脑血管一旦发生破裂,将会引起脑组织损伤,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其病死率、复发率以及致残率非常的高,被称为人民......

科研人员从山蛭中发现活性多肽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课题组牵头在森林山蛭(俗称“旱蚂蟥”)中鉴定了活性多肽sylvestin,该活性多肽对短暂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永久性缺血性脑卒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治疗作用,同时在实验动......

Treg细胞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白质修复

  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类型的85%。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一直致力于脑卒中的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

研究发现PM2.5会显著提升脑卒中发病风险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顾东风教授领衔的团队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PM2.5)可显著增加中国人群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成果刊发在《英国医学杂......

世界卒中日,盘点近期卒中临床研究新进展!

脑卒中是指因大脑供血异常所引起的脑损伤,通常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类,前者即脑梗死,后者即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占70%以上。2019年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

电刺激疗法可以缓解24小时内发生的脑卒中

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发现,一种新的神经刺激疗法可以增加脑血流,进而降低24小时内发生最常见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程度。这一重要发现发表于近期的《TheLancet》杂志。一项针对1000......

血管内治疗在高龄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如何?

脑卒中在≥80岁的老人中较为常见,且年龄越大,卒中后的功能预后越差。8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三分之一,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约17%发生在85岁以上的人群中。最近的几项试验已经证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