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3 13:59 原文链接: 雪中送炭做不到这个奖怎么发才能不打水漂呢?

  雪中送炭做不到,支持从容不迫没有必要,搞尝试又没有逻辑,那么,这个奖怎么发才能不打水漂呢?笔者认为,应该把45岁的年龄上限改为30岁。

  不久前,由腾讯公司发起的“科学探索奖”一石击起千层浪。我认为,这个奖设立的逻辑有一些问题。

  首先,“为青年科学家雪中送炭”这个说法理论上不成立。

  因为这个奖的年龄上限是45岁。而国家对40岁以下和45岁以下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有支持,机制上来说比较成熟,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

  国家对于45岁及以下设有“长江”“杰青”“万人杰出”和“领军”等,40岁及以下也有“四青”。除了国家的各项人才计划,省、市、高校通常还有自己的各种人才计划,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帽子”。“帽子”之多是相关部门努力想办法增加科学家们的待遇和科研条件,让大家安心作研究。

  那么,问题来了,40岁及45岁以下的科学家,还需要评选吗?把国家各个人才计划的入选者名单打印出来,选谁都有道理,不选谁也不觉得委屈。

  当然评审委员会可以说,那我们玩儿互斥吧,那些已经入选国家人才计划的科学家就不选了。

  可这样的话,一是这个奖的公信力有所下降,二是水平足够的学者未必肯入选。

  所以,希望通过设立这个奖项,确确实实地找到一批有胆魄的年轻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因为不需要这个奖,国家的各种奖已经找过了。

  其次,支持青年科学家能够从容不迫地生活和工作,这一说法在理论上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国家、地方和高校很多年前就已经在做,并且现在仍然在做这个事情。

  举个例子,一般来说海外引进的“青千”,除了国家的经费,通常地方和高校还有配套,1:1通常不算过分,并且我所在大学对“青千”是6年免考评,这样青年科学家已经能够很从容不迫地作研究。

  这样的政策应当不是我校(华中科技大学)独有,其他高校都差不多的。当然这是只针对“海龟”;而针对“土鳖”们,高校也有一套方案。比方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是3年,经费一般是120万至240万元不等,不需要写项目结题报告,没有什么任务,经费使用也比较灵活,拿到了之后单位基本上也是聘期内不考评。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针对有“帽子”的,那没“帽子”的能有支持吗?其实也有,例如我校就有一个“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支持计划”,主要是三条:一是聘期5年,有相应的研究经费;二是团队负责人享受“华中学者”特聘岗待遇,增加工资;三是每年给一个博士生指标。这个计划里是注明了:有“帽子”的不能申请。这样的计划估计不会是我校独有。

  所以,国家在支持40岁以下、45岁以下这两个年龄段的青年科学家方面,做得其实不错了。

  第三,为科技奖励和评价机制的改变作出些尝试,这一说法理论上仍靠不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举措,还有近期正在进行的清理“四唯”,无疑,国家正在尝试改变。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尝试,而是落实。这个奖说“坚持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的原则”,貌似现在全国各种项目、人才计划之类的,都是这个评审要求吧?

  雪中送炭做不到,支持从容不迫没有必要,搞尝试又没有逻辑,那么,这个奖怎么发才能不打水漂呢?笔者认为,应该把45岁的年龄上限改为30岁。

  这样做会有什么不同?其一,万事开头难,“青椒”们起步都很艰难。通常是,18岁读大学,22岁读研究生,二十七八岁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国内招PI通常要求有博士后经历,这样再做个1~2年博士后,30岁左右就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继续做博后,还是独立做研究?想独立作研究,哪儿来的资助?没钱谈什么独立?

  青年学者最缺钱、缺支持的时候,就是刚刚开始独立作研究的时候。美国对新PI貌似是有特殊支持的,一般第一个RO1项目拿起来不那么困难,这样能够熬过生存期,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支持,所以“青椒”们基本上是自生自灭的状态。这些人事实上是最需要支持的。

  其二,判断30岁以下学者的潜力,从中选拔出未来能够成为杰出科学家的青年人才,这个可不是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就需要专家们来评选。

  事实上,这项工作也没有那么困难。比如,当年颜宁混水木的BBS,看她发帖子的人很多,那时候颜宁没有到30岁,但版上所有人都相信颜宁能成为非常出色的科学家。

  其三,企业是可以拿到回报的。比方说,这个奖设立10年,如果能够选出一个颜宁级别的青年科学家,那这钱花得是不是超值?当然,如果一不小心选出个2017年科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得主尹希,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获得者张锋,那估计腾讯从此不需要做广告了。


相关文章

关于提名和推荐第五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发布关于提名和推荐第五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候选人的通知。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及相关单位:按照“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奖办法,计划在2024年7月底前完成第五届奖励的申请、提名和评选工......

2023年第一期ANTOP申报启动啦~

申报开放中,我们希望寻找并记录下这样的您:您可以是单位申报、也可以选择个人申报,只要在分析测试行业取得的各类可证明的突出成绩,并满足以下几点,就可申报本奖项哦:1、您的突出成绩有利于推动分析测试行业的......

金索坤“原子荧光技术创新奖”ANTOP奖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七月,希望是一个好的开始。愿所有的美好,都能随着七月的来临而到访。2022年ANTOP奖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由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原子荧光技术创新奖”ANTOP奖进入专家评审......

2022年度“邵逸夫奖”,每项奖金120万美元

5月24日,“邵逸夫奖”官方网站公布2022年度获奖者名单。6位科学家分获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3个奖项,每项奖金为120万美元。获奖名单如下:天文学奖莱纳特•林德格伦(L......

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结果发布,34人获奖

2022年5月22日,2021年度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以网络视频形式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院士主持。会议对中青年科技人员奖申请者申报材料进行审议和讨论,经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20......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出炉!特等奖2项,一等奖46项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全社会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监督,现将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奖各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

雪中送炭做不到这个奖怎么发才能不打水漂呢?

雪中送炭做不到,支持从容不迫没有必要,搞尝试又没有逻辑,那么,这个奖怎么发才能不打水漂呢?笔者认为,应该把45岁的年龄上限改为30岁。不久前,由腾讯公司发起的“科学探索奖”一石击起千层浪。我认为,这个......

雪中送炭做不到这个奖怎么发才能不打水漂呢?

雪中送炭做不到,支持从容不迫没有必要,搞尝试又没有逻辑,那么,这个奖怎么发才能不打水漂呢?笔者认为,应该把45岁的年龄上限改为30岁。不久前,由腾讯公司发起的“科学探索奖”一石击起千层浪。我认为,这个......

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发

与会领导、嘉宾与获奖科学家合影。今日上午,由中南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湘雅医院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包括多位中国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在内的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

第十五届詹天佑奖出炉

6月3日,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在北京揭晓,30项在工程建设技术、建设理念、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较大创新的工程获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表示,詹天佑奖注重发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