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们通过迄今为止对人类大脑进行的最全面的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大脑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出现的个体差异,以及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根源。

  这项庞大的研究完成了近2000个大脑的分析,解析了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复杂机制,由多个机构完成,相关成果公布在12月14日Science杂志及其子刊的十一篇论文中,其中Science杂志公布了七篇论文。

  PsychENCODE项目

  PsychENCODE项目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15年成立的一项涉及多学科的,针对脑表观基因组的大型项目。过去十年的全基因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类复杂疾病具有类似的遗传体系,这些普遍的变异在基因组的调控区富集,而环境驱动的DNA修饰影响基因活性而不改变遗传密码。来自PsychENCODE的RNAseq数据,目前已被用于分析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患者大脑中的RNA水平。

  最新研究公布了PsychENCODE的新研究成果,指出神经精神疾病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所涉及的基因成百上千,这影响了其治疗的开展。而且研究人员也指出,造成神经精神疾病的基因变异大多位于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因此要在基因突变和疾病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就变得尤为困难了。

  耶鲁大学四项主要成果

  耶鲁大学各种学科的研究人员完成了其中的四项重要的发现。在两篇Science论文中,Mark Gerstein教授等人指出单一基因活性和监管网络的绝对数据范围能帮助生物信息学家们评估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的风险,其准确性比传统分析高六倍!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风险变异可以在发育的早期和一生中影响基因的功能,而且它们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形成不同的分组或模块,表现出症状。

  另外两篇论文中,Nenad Sestan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解释了为什么患上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风险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健康的大脑发育和神经功能依赖于基因表达的精确调节,Sestan的实验室发现,在发育过程中人类大脑的16个区域之间细胞类型的差异可能是决定遗传风险是否转化为神经精神疾病的关键因素。

  他们还发现,细胞类型和基因表达活性的最大变化发生在产前发育的早期,在妊娠晚期和儿童早期减少,并在青春期早期开始再次增加。这种“杯状”发育模式和恒河猴(一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灵长类动物)一样。此外,由Sestan实验室领导的另一项研究也确定了人类和恒河猴之间不同的大脑发育特征,比如儿童晚期的独特基因表达特征。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风险易感基因往往会在某些大脑区域形成不同的网络或模块。与自闭症相关的模块倾向于在发育早期形成,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模块,以及智商和神经质往往在生命的后期形成。研究人员说,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像孤独症这样的神经精神疾病会出现早期儿童,而精神分裂症出现在成年早期。该分析还显示了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如何在特定细胞类型中表达,这有助于确定特定疾病相关遗传的范围和影响。

  他们指出,导致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事件可能先于症状数月甚至数年。

  “疾病的风险因素总是存在,但它们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来的,”Sestan说。

  Flora Vaccarino实验室则追踪了一个活体系统中的大脑,他们诱导来自个体组织的人类干细胞发育成脑类器官,收集神经细胞类型,模仿细胞培养中人类大脑的早期发育。

  当神经干细胞开始分化成构成大脑的多种神经元类型时,类器官重现了人类大脑的早期发育。该系统帮助研究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识别,并跟踪在早期皮层发育中活跃的基因调控网络,这一时期对自闭症等发育障碍具有相当大的遗传和环境风险。

  他们发现,已知的自闭症风险基因,以及控制其活动的调节因子,在这个阶段在类器官中高度表达。他们报告说,先前与自闭症相关并且破坏调节元件的遗传风险变异在类器官中是活跃的。

  “这种模式可以揭示这些遗传风险变异如何导致疾病的,”Vaccarino说。

  西奈山的四篇主要成果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SMMS)是PsychENCODE项目联盟的联合机构之一,他们此次也公布了多项重要发现,

  比如Schahram Akbarian教授实验室通过神经前体细胞和分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全基因组染色体映射,发现早期发育与脑细胞核内染色体构象的重大变化有关。

  年轻神经元中的这些“3D基因组”变化会影响与精神分裂症遗传相关的常见DNA突变,这表明了空间基因组组织中细胞类型特异性的脆弱性,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基因组风险空间。


相关文章

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唤醒”沉默的基因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遗传发育所克隆出小麦新型广谱抗白粉病基因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粮食安全的病害之一。当前,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主要任务。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野生祖先种,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环境演变,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现......

文科生也能成为科学家!95后一作收获“科研自信”

18岁以前,杨婉男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科学家。原因是,她从小酷爱哲学,高中学的是文科,父母辈中也没有一个从事与科学沾边的工作。高中毕业后,杨婉男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读生物学;大三时她对神经科学产生了浓......

基因编辑一针“剪”血,助力角膜新生血管治疗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教授雷和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授王勤美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针对VEGFA基因的CRISPR/Cas9......

基因编辑家蚕表达外源丝蛋白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PNASNexus在线发表了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教授谭安江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构建多种家蚕丝腺表达体系,实现了蜘蛛和袋蛾丝蛋白等在家蚕内的......

8年恋爱、4篇论文,他们为科研“吵了无数次”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配文为“这一秒钟科学不重要”。配图则为一篇新上线论文截图,她和丈夫薛瑞栋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年情人节,这个系列的朋友圈再次“更新”。此次的配图为一篇Natu......

基因编辑技术揭开海洋硅藻密度感知的谜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与合作者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揭示了海洋硅藻对种群密度信号的感知和传递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杂志》上。陆地和海洋中的动物会通过......

南科大物理系两项研究成果在Science重磅刊登

2024年4月5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同时上线了两篇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的研究论文。物理系讲席教授何佳清团队发表了题为“Pseudo-nanostructureandtrapped-hole......

基因组系统解析工具开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教授包振民团队开发国际首个整合宏观/微观进化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的综合分析工具(PanSyn,https://github.com/yhw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