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8 14:53 原文链接: 良好的开端:破译非编码突变!

  12月14日,《Science》杂志报道,一项针对将近2000个家庭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显示,自闭症患者基因组的“启动子”区发生了突变,首次在全基因组分析背景下,揭示了人类基因组中非编码突变的作用。

图片.png

  大多数自闭症等疾病的测序研究都集中在基因组的编码区,因为人们认为编码基因是构建蛋白质的“食谱”。但是,超过98%的人类基因组由基因以外的物质组成。“如果它们没有用,我们不可能让它们留在基因组中,”这项研究的领导人之一、加州大学旧金山研究所的Stephan Sanders说。

  在诸如自闭症等疾病中定位非编码区的作用比定位基因的作用要困难得多,既是因为数据量大,又因为非编码区域功能理解不充分。具有意义的是,新研究从2000个家庭的数据噪音中提取了有用信号。

  Sanders课题组调查了自闭症家族数据库Simons Simplex收藏中1920个“四重奏”(自闭症儿童、未受影响的父母和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研究发现,在基因组的启动子区域,自闭症儿童比他们的兄弟姐妹有更多新突变(非父母遗传的自发突变)。

  这说明,非编码区的新突变对自闭症有影响。

  其中一些突变位于与神经元分化或发育迟缓有关,以及与CHD8有互动的基因的启动子中,CHD8是最常见的自闭症风险基因之一。

  这些信号在包括人在内的许多物种的启动子区域有很高的保守性,尽管自闭症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特征,但其机制可能已经存在数百万年了。“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发现,尽管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但自闭症的动物模型确实有助于阐明疾病。”

  启动子区决定细胞表达特定基因,在发育阶段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这篇文章可能为自闭症的特征提供线索。

  这项研究成功的关键是Simons Simplex收藏,它不仅提供了用于测序研究的全血样本,而且侧重于“有一个受影响的孩子和未受影响的父母及兄弟”的家庭,换句话说,这些家庭是可能发生新突变的家庭。“2006年设立这个收藏的结构以来,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Packer说。“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研究人员也都遵循着‘收藏’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寻找simplex家庭的新突变。”

  在SPARK项目(21000个家庭的行为数据和DNA数据)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的支持下,研究人员表示,很快他们将取得更大进步。纽约基因组中心已经开始对400个SPARK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另外400个正着排队,还有更多家系计划将在2019年进行。“SPARK是美国最大的自闭症研究项目,”哥伦比亚大学的首席研究员Wendy Chung说。“该项目以研究50000多名自闭症患者为目标,我们对即将确定的遗传因素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陈玲玲:生物“暗物质”的“解码人”

“牢记作为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牢记作为国家人的特殊使命,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说出这番誓言时,语气铿锵有力。宇宙间存在着许多......

探寻年轻乳腺癌诊治的“中国化之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及其团队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我国年轻乳腺癌诊治的若干问题与思考》一文指出,我国年轻乳腺癌尚存在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患者寻求生育力保存、治疗......

64%中国癌症患者有可用药的潜在临床基因突变

论文截图研究人员在分析数据(受访者供图)近日,《自然-通讯》刊发了一项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铭辉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医院及至本医疗针对亚洲癌症人群基因组特征的研究成果。该成果从基因层面将中国人群与西方......

新研究揭示神经元脂褐质沉积症基因突变致病机制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王红艳团队和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王陈继团队合作,发现神经元脂褐质沉积症中KCTD7(一个染色体基因)失活,干扰溶酶体水解酶类的分选和转运,进而导致溶酶体功能缺陷和疾病发......

《Science》:40岁后大脑开始衰老的指示灯

早期发育的基因突变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几种精神疾病有关,这些疾病的症状通常在儿童和成年早期表现出来。然而,突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的,另一种是自发发生的,在受精后由环境诱发的,可以持续一生的突变。......

有些人为何会产生攻击行为?或与基因突变有关

科技日报记者金凤人群中,有人温文尔雅,有人暴虐无常。最新研究发现,那些有攻击行为的人,体内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记者16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石云教授团队联合中外学者研究发现,编码大脑内谷氨酸受体......

突变“热点”揭示癌症诱发新因素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们在最新研究中发现了癌症进化中一个此前未被认识到的关键角色:基因组某些区域发生的簇状突变。研究人员发现,“簇状体细胞突变”在大约10%的人身上诱发了癌症进展,了解它......

狗狗为啥变小?基因突变源自古代狼

人们普遍认为,像博美犬和吉娃娃这样的小型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想要小巧可爱的伴侣。但1月28日,发表于细胞出版社(CellPress)旗下期刊CurrentBiology(《当代生物学》)的一篇论文......

研究发现我国家马体高变异的主效基因突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成功解析了我国家马体高变异的主效基因突变,并发现该突变最早出现在距今2300年蒙古帝国时期的古马群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

非编码RNA调控仿刺参肠道再生和皂苷合成研究新进展

非编码RNA中的miRNA和t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棘皮动物中相关研究较缺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富花课题组通过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揭示了棘皮动物miRNA和tRNA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