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10 18:48 原文链接: 5种土壤水分测量方法比较以及分析

5种土壤水分测量方法比较以及分析 
  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而作物生长的水大部分是来自土壤之中,土壤中水分不足会导致作物体内的有机质无法正常的运输到所需的部位,影响其生长。同时也会导致作物无法进行正常的蒸腾等其他一系列的反应。适时、方便、准确地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土壤水分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个人知道的测量方法有5种,分别为:烘干法、张力计法、中子法、时域/频域反射仪、专业测量仪器法,下面就来进行了解一下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操作方法,方便各位的选择


测量方法

操作方法

优点

缺点

烘干法

将用土钻取好的土样置于事先称重的铝盒 (若需要测土壤体积含水率,改用环刀取样) 中称重,然后一起放入烘箱,在105~110℃ (温度过高,有机质易碳化散逸) 温度下烘至恒重 (间隔3 h的测量差异不超过3mg),实际操作中一般烘12~14 h ,在干燥器中冷却 20 min称重即可,2次重量的差即为土壤含水率。

对硬件要求不高 , 就样品本身而言结果可靠。一般认为 , 传统的烘干法测得的土壤水分值是可信的 , 可作为其它各种土壤水分测量方法的校正标准。

烘干法费时、费力 , 深层取样困难,取样会破坏土壤,不能实现对土壤水分定点连续观测 , 受土壤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大。

张力计法

在应用张力计测量土壤含水率之前,必须建立土壤水吸力和当前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即俗称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这种关系受土壤质地和结构的影响,在1个闭合的多孔陶瓷压力盘产生不同压力作用于测定土样,测出土壤的不同残余水分含量,便可得到对应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湿润土壤的基质势, 能够定点连续观测 , 受土壤空间变异性的影响较小 ,而且设备低廉 , 适于灌溉和水分胁迫的监测。

读数反应慢,需要长时间平衡后才能读数,且量程较窄,仅能测定小于8 kPa 的土壤水吸力,不适用于极端干燥土壤。在长期测量过程中,如遇高温干旱季节,需要给管子补充水分,且陶瓷头易损坏,需要定期养护或更换, 运行费用较高。

中子法

中子从 1个高能量的中子源发射到土壤中,与土壤中氢原子 (绝大部分存在于水分子中) 碰撞后 , 能量衰减 , 这些能量衰减的中子可被检测器检测到 ,通过标定建立检测到的中子数与土壤含水率的函数关系 ,便可转化得到土壤含水率。

测量时不破坏土壤结构 , 测量速度快 , 测量结果准确 
, 可定点连续观测 , 且无滞后现象

不能实现长期大面积的动态监测,受土壤质地和容重的影响,室内外校准曲线差异较大, 同时中子仪设备昂贵,又需专门的防护设备, 一次性投入大,特别是对人存在潜在的辐射危害, 因此并不能广泛应用。

时域/频域反射仪

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频率计算出土壤的介电常数 Ka , 从而利用土壤介电常数和土壤体积含水量 ( θ v) 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出土壤含水率。

无核辐射,极其快速,可以定点原位连续测定,且测定值精确。在常规土壤中,这一仪器的测量误差小于5 %。一般不需标定,测量范围广 (含水率0~100 %),操作简便,野外和室内都可使用,TDR探针可长期埋在土壤中,需要的时候再连上TDR测量。另外,TDR受土壤盐度影响很小,能够测量表层土壤含水率

TDR的测量值受温度、容重、土质的影响,在导电率较高的土壤中 (如盐碱地),其测量精度也会降低,对有机质含量高、容重特别高或特别低以及重黏土壤需要重新标定后才能使用。目前,TDR 在国内的使用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较高,其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专业测量仪器法(如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系统 
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仪土壤旱情监测系统详细介绍见http://www.trsfyq.com/product/27.html

整个试验田平均分成八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中心位置作为监测点,监测点分别编号为A,B,C,D,E,F,G。每个检测点,按照土壤墒情监测规范SL000-2005安装土壤水分传感器,可采用垂度多点法,按需求布点。

能够实时地进行记录以及监测,同时可以将检测的结果上传到电脑,通过使用相对应的计算软件将结果绘成图,并可以将他制成表格等功能,测量精度高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方便维护。

价格昂贵

  上面的各种测量方法都有自己的利以及弊,没有哪一种方法绝对的适合各个领域的土壤水分测量,只有那一种适合的范围比较广,简单的介绍各种方法的操作方法以及优缺点,方便各位的选择。


相关文章

揭示土壤有机碳不同分子组分的周转差异及温度敏感性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的活跃碳库。探究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然而,土壤有机碳组成复杂,不同分子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环境行为(如与土壤矿物的交互作用)存在差......

长期施肥驱动黑土微生物介导土壤磷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在集约化耕作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施肥是快速补充土壤养分的重要途径。不同培肥管理形成各自土壤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种群。在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继续推进化肥减量化、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构建......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培养结构体系培厚拔尖人才生长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基础研究,......

城市环境所在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跳虫群落影响获进展

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重金属元素可伴随食物和可吸入颗粒等方式进入人类和动物体内,对生命构成危害。跳虫是普遍存在的城市土壤动物,其群落对环境污染反应灵敏,常被用作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

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

2月17日,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工作启动仪式在容县举行。按照国家2023—2024年全面铺开、2025年完成成果上报的总体要求,预计全区要完成10万个土壤表层样点调查采样,今年要完成70%以......

烟台海岸带所在滨海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和增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于自然的重要解决方案。滨海湿地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温升高、降水变异、大气氮沉降等环境变化决定滨......

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对有机碳保护效应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铁矿物。有研究强调碳铁耦合对土壤有机碳长期储存和稳定的重要性,而由于碳铁复合物难以从土壤中分离,其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认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团队以2线......

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对有机碳的保护效应与机制取得进展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铁矿物,大量研究强调了碳铁耦合对土壤有机碳长期储存和稳定的重要性,但由于碳铁复合物难以从土壤中分离,其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认识尚未深入。为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

三种地带性土壤外源铜移动性的时间效应获揭示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在秸秆和工程菌降低中国三种地带性土壤外源铜移动性的时间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Pedosphere。石含之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杜瑞英研究员......

这里的土壤健康吗?建设农业强国需构建土壤健康体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建设农业强国需要优化构建土壤健康体系。我国要在保障粮食持续增长的同时,着力扭转对耕地不合理使用的局面,有效防控土壤酸化、盐渍化、耕层变浅、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