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17 10:32 原文链接: 炎性息肉并不影响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肿瘤风险

  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发生结直肠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CRC)的风险显著增加。

  目前的IBD临床指南建议,对病史较长患者的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筛查结直肠肿瘤(异型增生或癌变)。

  欧洲最近的临床指南提出,根据已知的几种风险因素,将IBD患者分为结直肠癌低、中或高风险。

  炎性息肉(PIPs),也称为“假性息肉”,被认为是其中的一种癌变风险因素。因此存在炎性息肉的IBD患者,建议接受更频繁的肠镜癌变筛查。

  据报道,在20-45%结肠受累的IBD患者中,存在炎性息肉。

  早期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报告,存在炎性息肉的患者,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9-2.5倍。

  然而,最近一项关于溃疡性结肠炎(UC)结直肠癌监测的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炎性息肉并不能用于预测结直肠肿瘤

  无论是低度异型增生(LGD)、高度异型增生(HGD)或晚期结直肠肿瘤(ACRN),炎性息肉都不是其独立的预测因素。

  从理论上讲,如果IBD患者存在炎性息肉,则表明先前有严重的炎症,那么结直肠肿瘤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另一种可能,是炎性息肉会掩盖其他可见或可切除的异型增生病变,从而影响IBD患者的癌变监测。

  面临的问题

  通常认为,炎性息肉不太可能直接转化成恶性病变。

  但无论机制如何,关于炎性息肉是否是晚期结直肠肿瘤的独立预测因素,目前的文献并不一致。

  阐明这种潜在风险,对存在炎性息肉的IBD患者来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评估患者癌变的风险,还可以确定患者结肠镜癌变监测的时间。

  因此,有必要使用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确定IBD患者炎性息肉是否会增加结直肠肿瘤或结肠切除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了解炎性息肉的易感因素或保护因素,并确定炎性息肉活检中结直肠癌变的发生率。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99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纽约或荷兰的7所大型医院中,接受结直肠癌结肠镜监测的IBD患者。

  所有患者结肠病变的持续时间≥8年或更长,没有高级别异型增生或结肠直肠癌,也没有接受过结肠切除手术。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炎性息肉,和随访期间发生晚期结直肠肿瘤、异型增生和结肠切除手术的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1582名IBD患者中,存在炎性息肉的比例为29.2%(462例)。

  存在炎性息肉的患者,炎症更严重(OR=1.32),病变范围更大(OR=1.9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风险更低(OR=0.38)。

  经过4.8年的中位随访期,在有或没有炎性息肉的患者之间,发生晚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没有显著差异。

图片.png

  炎性息肉并未增加IBD患者晚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HR=1.17),但存在炎性息肉的患者,结肠切除率显著升高(P=0.01)。

图片.png

  因此,这项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的数据显示,炎性息肉与结肠炎症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存在相关性,会增加结肠切除的风险。

  但IBD患者炎性息肉与任何程度的结直肠瘤变,并未发现存在相关性。

  因此,对于IBD患者,不应仅根据是否存在炎性息肉,来决定癌变监测的时间间隔。

  启示和影响

  这项研究表明,炎性息肉与IBD炎症负担有关,但并不是结直肠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与上述结果相似,近期一项987例UC患者的队列研究,在校正了炎症程度之后,也发现炎性息肉并不是预测结直肠肿瘤的风险因素。

  此外,这项研究一个新的发现是,出现炎性息肉的患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风险显着降低。

  这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设,即PSC-IBD结肠炎的疾病表型,与普通IBD结肠炎存在很大差异。二者可能在机制上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之前关于结肠CD患者炎性息肉的信息很少。这项研究通过招募大量结肠CD的患者,发现炎性息肉不能独立预测CD患者的结直肠肿瘤风险。

  尽管炎性息肉不能用于预测结直肠肿瘤风险,但出现炎性息肉的患者,未来结肠切除的风险确实更高。

  因此对于IBD患者来说,肠镜检查发现炎性息肉仍具有临床意义。

  总之,目前IBD患者的癌变监测的方案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昂贵、耗时、不方便,并且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IBD结直肠肿瘤风险,对IBD患者分类并重新制定综合监测计划,肠镜监测间隔由基于证据的综合风险评分确定。

  这样的癌变监测方案可以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之前炎性息肉被认为是结直肠肿瘤的风险因素,但这项研究显示,炎性息肉本身并不增加任何程度的癌变的风险。

  因此,医生和患者似乎不必过分紧张炎性息肉的出现。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发现,并在IBD结肠镜检查临床指南中,考虑更新相关的建议。


相关文章

科学家在多酚基全细胞肿瘤疫苗开发中取得进展

近日,四川大学轻工学院教授郭俊凌团队开发了一种由金属多酚纳米涂层包裹肿瘤细胞的策略,并进一步用细菌脂多糖(LPS)进行表面修饰作为疫苗佐剂,构建了全细胞疫苗,称为LMPvaccine。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ZNF471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抑制肾癌的发生发展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然而,RC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C2H2锌指蛋白(ZNF)家族是哺乳动物中发现的最大的转录调节因子家族,而KRAB-ZFPs是C2H2锌指蛋白家族中最大的......

从冻干果蔬找到灵感,科学家发现肿瘤新疗法

冻干技术可以维持住食物的色香味,并能将食品内大部分的营养物质保留下来,科研人员是否也可通过冻干一些肌体组织,保持其内部的有效成分和结构,作为一种活性材料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性,并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呢?日前......

肿瘤检测巨头NeoGenomics2023年全年收入达5.92亿美元,创新高!

NeoGenomics,Inc.(纳斯达克代码:NEO),一家提供肿瘤学测试和全球合同研究服务的领先公司,今天宣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2023年度的业绩结果。以下是一些亮点:第四......

连发两篇!仁济医院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干细胞中心、肿瘤系统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桂俊团队同合作者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为开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分别发表于《细胞—代谢》和《先进科学......

顾伟团队报道磷脂酸过氧化介导的铁死亡在肿瘤抑制中的作用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离子依赖的由过量脂质过氧化积累导致的细胞膜破裂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通过体内体外对铁死亡机制和功能的研究发现,靶向铁死亡是一种肿瘤精准治疗的潜在方法。然而直接靶向管......

安捷伦宣布与Incyte合作开发血液学与肿瘤学领域的高级伴随诊断产品

2024年2月1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日前宣布与Incyte达成协议,整合安捷伦在开发伴随诊断(CDx)产品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为Incyte血液学与肿瘤学系列产品的研发与......

《科学》重磅: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竟会将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延长3倍

在固若金汤的实体瘤面前,免疫细胞始终是弱小的一方。去年8月份,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杀伤性T细胞竟然在接触肿瘤后的6-12小时内就能发生耗竭[1]。去年年底,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

肿瘤免疫逃避新调节因子现形

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确定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肿瘤免疫逃避调节因子ATXN3基因。研究显示,抑制ATXN3增强了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能力,并提高了PD-1抗体疗法的疗效。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临床研究杂志》。抗肿......

复旦附属肿瘤医院“最毒乳腺癌”精准治疗新突破:有患者肿瘤已消退

导读:三阴性乳腺癌在分子驱动因素和免疫性状方面表现出异质性。我们之前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四种亚型:管腔雄激素受体(LAR)、免疫调节型、基础样免疫抑制(BLIS)和间充质样(MES)。本研究,我们旨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