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25 11:55 原文链接: 南极“猎手”还有的吃吗?

图片.png

磷虾以浮游生物为食,是食物链的关键部分。 图片来源:AUSCAPE INTERN-ATIONAL PTY LTD

  虽然磷虾是一种比香烟还小的甲壳类动物,但它在南极附近海洋的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企鹅、鲸和其他捕食者以这种虾类动物为食。如今,研究人员对磷虾在斯科舍海的主要栖息地进行了广泛的国际调查。这是近20年来的首次相关调查,旨在了解不断发展的捕鱼业是否为磷虾的天然捕食者留下了足够的食物。

  近日,这项由挪威卑尔根海洋研究所(IMR)主导的努力正式开始。此时,挪威新的极地研究船Kronprins Haakon正从智利彭塔阿雷纳斯驶向斯科舍海。它和另外5艘船只将用近两个月时间绘制一个面积和墨西哥相仿的区域内的磷虾丰度。除了评估数量,该项目还将测试针对改善渔业监管的花费更低、更加频繁的调查所采用的工具。“有了更加动态的管理系统,我们能更加确定捕鱼业并未对磷虾数量或者捕食者造成负面影响。”IMR海洋生物学家Bj?覬rn Krafft表示。

  苏联船只首次在南大洋捕捞被研磨成鱼粉的磷虾。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开始担心捕鱼业对以磷虾为食的捕食者造成的影响。1982年签订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CCAMLR)为捕捞业设置了严格限制——目前允许每年最多捕捞62万吨。1991年苏联解体后,大多数捕捞活动停止,但近年来再次复苏。挪威占到目前鱼类捕获量的一半左右,主要用于提取欧米伽-3脂肪酸作为营养补充剂。“我们绝对需要知道捕捞限制是否仍具有预防作用。”未参与最新调查的英国南极调查局生态学家Simeon Hill表示。

  CCAMLR在2000年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磷虾调查。发现斯科舍海约有6000万吨磷虾,这让管理人员再次确信他们一直相当保守。不过,每年在一些地方开展的小型调查证实,区域性磷虾种群经历了繁荣与萧条周期,使利用单次调查评估整体种群健康状况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得到的都是片段信息,失去的是全局。”总部位于阿根廷巴里洛切的皮尤慈善信托基金和南极及南大洋联盟顾问、海洋生物学家Rodolfo Werner表示。

  此次调查期间,研究船将追溯此前的横断面,用回声探测器测量磷虾群并用采样拖网加以确认。一些船只还将测量海洋变量,比如温度、洋流和浮游生物,以便确定它们能否被用于预测磷虾丰度。

  IMR还将测试能持续且更加廉价地收集磷虾数据的远程设备。Haakon将利用传感器以及波浪滑翔机和由帆板推进的浮标,以便将获得的结果同拖网和回声探测器数据进行比较。“这是此次调查最有益的部分之一。”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磷虾生态生理学家Bettina Meyer表示。

  与此同时,来自IMR和挪威极地研究所的陆上团队将追踪在兰斯菲尔德海峡以磷虾为食的海豹、鲸和企鹅。兰斯菲尔德海峡是南极半岛的重要聚食场。澳大利亚南极署海洋生态学家So Kawaguchi表示,将这些动物的进食行为同调查结果相匹配,“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磷虾捕捞和捕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考虑到磷虾种群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调查本身将不会揭示斯科舍海的整个磷虾种群自2000年调查以来可能发生何种改变。寻找是什么驱动了种群变化将需要针对诸如磷虾的季节性移动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因素开展更多研究。保护幼小磷虾不被捕食者吃掉的海冰的丧失可能会使其丰度降低,同时不断升高的海水温度以及海洋酸化也可能造成潜在威胁。


相关文章

最新研究显示今年南极臭氧空洞稍小于去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0月26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稍小于去年。上述两家机构指出,9月7日至10月13日,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为2320万平方公里,相......

南极发现迄今最古老海洋DNA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南极大陆北部斯科舍海的深海沉积物中发现了最古老的海洋DNA。这些有机物质碎片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长......

南极发现迄今最古老海洋DNA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南极大陆北部斯科舍海的深海沉积物中发现了最古老的海洋DNA。这些有机物质碎片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长......

让更多人认识南极——李航

冰雪覆盖、极端寒冷——在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上,充满了未知和神秘。对“90后”博士李航来说,南极却像是“世界尽头的家”。从2014年到2020年,他参加了中国第31次、32次和36次南极科学考察......

南大洋上升流与南极气候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颜文课题组在南大洋上升流与南极气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ResearchLette......

三赴南极,他以科考“护”南极

新华社兰州6月5日电(记者张文静、郭刚)晶莹剔透,冰雪覆盖。南极这片常人只能从书籍、电视里了解的“神秘之地”,今年刚满40岁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传金已探寻三次。2021年11月5......

南极科考站“硬核”防疫,保持零感染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亦未能幸免。记者从上海市东方医院国家极地考察医疗保障与研究中心获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采取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至今保持“零感染”。据......

研究显示南极海冰创40年新低与热力作用有关

今年2月,南极海冰范围为192万平方公里,创下四十年来的最小值。是什么原因让南极海冰范围达到“历史新低”?4月19日,《大气科学进展》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了最新研究,中山大学教授杨清华团队、美国纽约州立......

国际最新研究:大气极端条件令南极冰架更脆弱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指出,2000年至2020年间,围绕南极半岛拉森冰架的冰山崩解事件(会形成新的冰山),有60%由极端大气条件引发。......

南极地区一冰架崩解面积与美国城市洛杉矶相仿

 受气温异常升高影响,南极地区一座冰架日前崩解,面积与美国城市洛杉矶相仿。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5日报道,南极地区东部、约1200平方公里的康格冰架于15日前后崩解。英国南极考察处海洋地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