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0 10:11 原文链接: 张红杰教授|炎症性肠病的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环境因素作用于易感人群引发肠免疫紊乱,最终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形成。

  来自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IB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异常,而肠道菌群是该免疫损伤过程的重要触发因子。

  一、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研究现状

  1. IBD患病风险因素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

  无论是在儿童早期和成年期使用抗生素,IBD发生风险均增加。急性胃肠道感染也可增加IBD的风险。

  另有研究表明,宿主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OD2)基因及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蛋白9(CARD9)基因的突变,增加宿主发生IBD的风险。

  而NOD2是宿主接收肠道细菌变化的"感受器",CARD9是感知肠道真菌变化的"感受器",通过启动宿主肠免疫紊乱,致炎因子过度产生,肠道炎症反应形成。

  2.IBD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研究结果存在异同

  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减低。

  克罗恩病(CD)患者肠普氏菌属、双岐杆菌属、韦荣球菌科减少,而梭菌属、大肠杆菌属、奈瑟球菌属、瘤胃球菌属增多。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大肠埃希菌属、瘤胃球菌属、芽单胞菌、放线杆菌和肠球菌属升高,而粪球菌属、普氏菌属及罗氏菌属减低。

  将有关IBD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汇总发现,各研究结果存在不同,但也存在一致性改变,即肠道菌群多样性减低,变形菌门增加而厚壁菌门减少。

  但尚没有发现IBD特异的肠道菌群构成。

  3.IBD肠道菌群的研究,关注点不仅是细菌,还需关注包括真菌在内的其他微生物

  除发现IBD患者肠道细菌有异常改变外,CD肠道真菌组成也存在异常改变。

  UC患者也存在肠道真菌组成的异常改变。包括维克氏酵母菌属、曲霉属、念珠菌属有增加趋势,而外瓶霉属、链格孢属、翘孢霉属、青霉属等有减少趋势。

  此外,来自临床研究及动物模型的研究提示IBD存在肠道噬菌体数量增加。

  4.从利用粪菌群分析研究肠菌群在IBD发病中作用

  目前对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大多来源于粪便菌群分析,事实上粪便菌群与肠黏膜菌群有不同。

  肠道菌的分布有腔内菌及肠黏膜表面菌之分,大肠与小肠菌的分布也不同。肠道菌群空间分布的异常与IBD的发病有关。

  IBD患者肠内瘤胃球菌增加,嗜粘蛋白-艾克曼菌减少,该菌落结构的变化导致肠黏液减少,进而肠黏液层变薄,肠内菌聚集肠上皮细胞表面。

  将IBD患者口腔及肠道中的常驻菌给予鼠,可诱导Th-1介导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与IBD患者的发病类似。提示肠道常驻菌的不恰当定植,可致肠道炎症反应。

  同样,肠内常驻菌在发生细菌转位至肠黏膜上皮屏障,可导致肠道炎症反应产生,尤其对于有透壁性损伤的CD患者可导致病情的加重。

  5.肠道菌群发挥着从环境到宿主的信号传递作用

  高脂、高糖饮食提高了化学诱导结肠炎的发生,同时对其肠道菌群组成分析发现,其改变与IBD患者类似,且黏膜相关大肠埃希菌增加。

  另外膳食乳化剂也可改变肠微生物组成,导致促炎因子产生增加,肠道炎症反应形成。

  高糖、高脂、低纤维饮食以及乳化剂的添加是典型西方饮食的特征。

  已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这些典型西方饮食与IB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上述饮食可导致肠道菌群的异常。

  二、肠道菌群与IBD预后及疗效预测的研究现状

  肠道菌群的构成及载脂蛋白A的水平,有助于对患者无激素缓解情况的预测。

  肠道菌群及细菌形态,有助于UC结肠切除术后的储袋炎发生风险预测。肠道菌群紊乱与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停药后复发有关。

  因此,未来展开肠微生物群落与IBD疾病预后及疗效预测研究,有助IBD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三、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治疗IBD的研究现状

  1. 抗生素与IBD治疗

  抗生素治疗有利于CD患者结肠炎症反应的缓解、脓肿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术后复发,但对UC患者无效。

  然而,抗生素的疗效因疾病类型、受累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另外长期应用存在较大不良反应,因此抗生素治疗IBD并未被列为常规一线治疗药物。

  但对于合并肛瘘的患者,甲硝唑和环丙沙星是有效治疗药物。

  2. 益生菌与IBD治疗

  益生菌可通过改变肠菌群,增加抗菌物质产生,加强肠屏障功能及黏膜免疫调节而发挥作用。

  研究证实传统的益生菌对UC的治疗作用有限,但益生菌组合VSL#3(8种活冻干菌种)及E.coli Nissle可减低肠道急性炎症反应并可维持缓解,但对CD的诱导缓解及维持缓解无作用。

  此外,阻断致病菌的毒力因子产生或减低其活性,从而纠正菌群紊乱,降低肠道炎症反应,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3. 粪菌移植(FMT)与IBD治疗

  FMT是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对于FMT在IBD治疗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一项纳入18项研究共122例IBD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约36%-45%的患者在FMT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进一步亚组分析提示在临床缓解的患者中,UC和CD分别占22%和61%。

  但同期另一项研究报道多供体FMT,即使非强化(1次/周)治疗也可有效治疗活动期UC。

  FMT治疗IBD还存在很多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包括供体的选择、FMT的剂量频次,以及有效的肠微生物群落构成等。

  另外,FMT治疗疾病的长期结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突破性合作!Geneoscopy与AdisoTherapeutics共同致力于炎症性肠病治疗创新

Geneoscopy与AdisoTherapeutics合作推进炎症性肠病治疗 NEWYORK-Geneoscopy和AdisoTherapeutics于周二宣布战略合作,涉及使用Geneo......

白细胞介素17信号介导炎症慢性化持续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南京大学徐强教授团队在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介导炎症慢性化持续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白细胞介素-17受体信号的自激活可维持炎症持续并促进疾病进展(Anautonomousactiv......

研究揭示压力应激加剧肠道炎症的分子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分为两种主要疾病类型: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因不清,目前IBD只能以缓解症状作为长期治疗手段。前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可诱......

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能够冷却脂肪组织中的炎症

正如食物中存在不同类型的脂肪一样,体内也存在不同类型的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WAT)是最丰富的脂肪形式,而棕色脂肪组织(BAT)在生热作用(通过燃烧卡路里产生热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

合成肽:炎症性疾病检测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来自BÜHLMANN和EPFL的科学家们开发了肽,作为抗体的替代品来检测对诊断和监测炎症性疾病至关重要的蛋白质--钙蛋白。这些多肽为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准确、更稳定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手段,提高了......

铜促进炎症产生机制,有望开发抗击炎症和癌症的新疗法

炎症是一种复杂的生物过程,可以根除病原体并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然而,免疫系统失调会导致炎症不受控制,反而产生病变。炎症也与癌症有关。炎症的分子机制并不完全了解,因此开发针对炎症的新药面临着重大挑战。早......

端粒、线粒体、炎症“关系匪浅”衰老三标志共同作用可防癌

随着年龄的增长,染色体的端粒逐渐缩短。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它们会与“细胞的发电厂”线粒体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会触发一组复杂的信号通路,并引发炎症反应,从而破坏可能癌变的细......

2023年曹雪涛团队首篇文章:事关免疫和炎症机制

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症反应源于对自身成分的异常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助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proteins,RBPs)是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所必需的,主要......

女性皮下脂肪给大脑当“保镖”

美国科学家研究称,女性臀部、手臂等部位堆积的更多脂肪,即所谓皮下脂肪,至少可以在更年期之前防止大脑炎症。而大脑炎症会导致痴呆和中风等病变。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糖尿病》。男性多在腹腔等主要器官周围堆积脂......

阳康后嗅觉长期失灵?Science子刊:背后根本原因找到了

SARS-CoV-2会引起嗅觉的深刻变化,包括完全丧失嗅觉。尽管这些改变通常是短暂的,但许多COVID-19患者表现出持续数月至数年的嗅觉功能障碍。尽管动物和人体尸检研究已经提出了导致急性嗅觉丧失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