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5 15:45 原文链接: 最新研究:“肠脑”轴通路揭示芍药成分抗抑郁机制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芍药被称为“花中之相”,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而且芍药浑身是宝,芍药内酯苷是我国传统中药逍遥丸(散)抗抑郁的主要成分之一。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ut-brain axis metabolic pathway regulates antidepressant efficacy of albiflorin”的文章,首次阐明了天然药物经肠道菌转化的代谢产物通过“肠-脑”轴通路而改善抑郁症的分子机制,是口服难吸收药物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症)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和进展,在基于肠道菌的分子药理学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Theranostics杂志上,由药物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琰、蒋建东团队完成。

  芍药内酯苷药代动力学性质差,大鼠血药浓度很低,脑中几乎检测不到药物。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肠-脑“对话”通路,即肠道菌的羧酸酯酶转化了芍药内酯苷生成代谢产物-内源性苯甲酸是药物发挥抗抑郁疗效的分子机制;同时,肠道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断与药物治疗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大脑”肠-脑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去年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狂犬病病毒追踪从小肠到小脑脑干的信号,结果他们震惊地看到信号能在100毫秒内连通突触,这比眨眼还要快!

  虽然肠道是与我们眼睛和耳朵一样重要的感觉器官,但毕竟,胃属于消化器官,填充满了是生存的关键,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它是通过多步骤发出信息,间接的过程。他们提出肠道中的营养素刺激了激素的释放,这些激素在进食后数分钟到数小时进入血液,最终对大脑产生影响。

  这个理解其实也不能说错误,比如说火鸡晚餐中的色氨酸因其转化为血清素而臭名昭着,而血清素是让人感到困倦的大脑化学物质。

  研究发现像谷氨酸这样的在如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中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也可以在肠-脑之间充当信使。果然,当研究人员阻止感觉肠细胞中谷氨酸的释放时,这些信息就被沉默了。这些数据表明这种回路的结构和功能在人类中是相同的。


相关文章

文科生也能成为科学家!95后一作收获“科研自信”

18岁以前,杨婉男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科学家。原因是,她从小酷爱哲学,高中学的是文科,父母辈中也没有一个从事与科学沾边的工作。高中毕业后,杨婉男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读生物学;大三时她对神经科学产生了浓......

南科大物理系两项研究成果在Science重磅刊登

2024年4月5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同时上线了两篇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的研究论文。物理系讲席教授何佳清团队发表了题为“Pseudo-nanostructureandtrapped-hole......

《科学》(20240329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Science,29MAR2024,VOL383,ISSUE6690《科学》2024年3月29日,第383卷,6690期物理学PhysicsUltrafastKapitza-Diraceffect超快......

硕士生一作!南方科技大学,发Science

2月2日,由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徐保民、研究助理教授章勇、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教授王行柱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Aqueoussynthesisofpero......

开门红,南方科技大学2024年首篇Science!

2024年1月4日,南方科技大学刘柳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Astablerhodium-coordinatedcarbenewithaσ2π0electronicconfiguration......

Science最新发布: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

此次发布的问题包括数学、化学、医学与健康、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神经科学、生态学、能源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除了“物质的起源是什么”“黎曼猜想是真的吗”“地球上有多少物种......

第六篇Science,复旦上医团队系统描绘转录起始连续动态全过程

2023年12月22日,复旦上医徐彦辉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visualizationoftranscriptioninitiationinactio......

颜宁当选院士后,首篇文章发表

电压门控钠(Nav)通道通过启动和传播动作电位来控制膜的兴奋性。与它们的生理意义一致,这些通道的功能障碍或突变与各种通道病有关。因此,Nav通道是各种临床和研究药物的主要靶点。此外,大量的天然毒素,包......

理化所在双相凝胶离电器件实现多元离子信号传输领域取得进展

中国青年科学家组成的学科交叉团队,发展了一种具有级联异质界面的双相凝胶离电器件,实现了从电子到多种离子信号的转换和传输。11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Cascade-heterogatedbiphasic......

作者仅3人!山西小伙“打破常规”收获一篇Science

这是山西小伙高天的“巴黎读博记”:2019年春,28岁的他只身来到法国巴黎,第一眼就爱上了这座城市。他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ESPCI-Paris)PMMH实验室,遇上了两位不摆架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