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7 09:46 原文链接: 破除“四唯”怪圈,人才评价指挥棒有了新方向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善聚善用各类人才,中国创新一定能更好发展”……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被写入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事实上,过去一年间,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制度的硬招、实招频出,清理“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做法就是其中之一。

  “开展清理‘四唯’行动的出发点很好,半年来,感觉分类评价有了明显改善,但科技评价体系犹如生态系统,需要时间慢慢修复涵养。更重要的是人才评价是多种因素环环相扣,要达到最终治理,还得从根上去解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现实是很多单位也想改,但究竟怎么改,大家都在摸索。比如我们单位现在就有人建议从之前奖论文转换为奖成果。”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人员表示。

  破除“四唯”后,人才究竟该如何评价?

   设立学术委员会 开展综合定性评价

  “破除‘四唯’势在必行,我们单位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说,所里评价的主导思想是不数论文、不看经费,而是看综合评价,基本原则就是看研究成果是否顶天立地。比如,基础研究是否代表世界最前沿的方向,有没有产出创新性的成果;应用研究则看是否进行了产业化,是不是切实解决企业需求。

  刘中民表示,化物所研究人员都采用统一的评价平台。“核心是学术委员会,成员从所里200多个研究员中选出35人,45岁以下青年要占一定比例,涵盖不同年龄阶层和学科领域。”他说,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评价时更多是定性的,看研究是否更具前瞻性和潜力。

  据该所人事处处长孙军介绍,所研究组组长每两年考核一次,排名最后将被调整。“其实,有些研究组研究经费还可以维持基本运行,有的调整是因为研究方向不对,有的是即使研究方向正确,但一直没有产出重大成果,那就把倒出来的科技资源用于支持其他人才。”孙军说。

  孙军表示,这种调整也不是随意的,会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二次论证。对于搞应用研究的,成果产出周期比较长,需要鼓励“冷板凳”精神,如果论证结论是研究组虽然运行困难,但处在发展关键期并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所里仍会给予稳定支持。

   基础研究 重视小同行评审

  “对科研人员的评价要回归到小同行评审上来,这才是科研评价的核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家徐星说。

  徐星表示,同行,尤其是小同行,是最了解科研人员科研工作、能力、价值的,他们不需要看职务、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外在东西,而是通过论文内容、口头报告和其他形式,就可以对科研人员进行定性评价,结果也相对真实。

  “但由于小同行评审一般是定性的,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可能给关系好的人更高的评价。”徐星说,小同行评审还有另一个问题,即无法解决包括经费等科研资源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分配问题。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定量的评价指标存在的原因之一。

  “基础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过度竞争不利于潜心研究。建议对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人员采用5至8年的中长期考核评价为主,鼓励科研机构以实现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自主部署研究方向、组织研究团队。”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何建华建议,对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给予重奖,一般性论文成果及拥有各类人才和承担课题的数量仅作参考。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基础研究发展关键在人才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4月25日在中关村论坛上表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而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常进称,要培养基础研究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动其开展国际交流......

多所高校与院所官宣2023年国自然博士生项目入选公布每项30万元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立项名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试点设立,旨在选拔一批研有余......

建立经费多元投入机制,为勇闯“无人区”的基础研究护航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提升国......

首批国自然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立项结果出炉,每项30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试点设立,旨在选拔一批研有余力、基础扎实,在科学研究中展现出较强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他们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学基金项目,自主......

河北省通知开展基础研究计划概念验证项目申报

各有关单位:为加速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按照《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概念验证项目实施方案》(冀科金〔2024〕2号),现开展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概念验证项目试点......

2024年四川省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专项开始申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2024年四川省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专项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门,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近日,科技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四川省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专项申报推......

2024年四川省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专项开始申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2024年四川省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专项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门,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近日,科技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四川省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专项申报推......

王学浩院士:把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结合好

我一辈子只围绕一个目标工作,那就是为病人解决问题。年轻时,我目睹一些亲朋好友受病痛折磨,于是萌生了治病救人的初心。几十载行医,加之做了相关的医学科研,也有了一些心得。医疗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必须时刻把病......

建设创新型大学,为新质生产力持续升级提供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全力加速源头创新突破。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点,高校该如何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北京将认定首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助力科技条件平台仪器开放共享

记者近日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本市将持续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从多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今年将认定首批30家左右市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北京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