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3 13:41 原文链接: 「高敏C反应蛋白」是什么?

经常会有战友在版面上问:高敏 C 反应蛋白和常规 C 反应蛋白的区别,也有很多战友作出了较为科学的解释。


但是总体来看,很多解释虽然正确,但过于「学术化」,用词太专业,导致很多战友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我认识的很多临床医生,包括部分心内科的医生,都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搞混,有时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为便于大家理解这两个概念,我特地开个帖子,力争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不是生化专业的,只是看过一些高敏 C 反应蛋白的文献,所谈及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各位看官,我们首先来说说 C 反应蛋白,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指标,无论是诊断学的教科书,还是临床生化、临床免疫学的教科书,都将这个指标描述成「炎症指标」。换句话说,外周血 C 反应蛋白增高,提示体内可能存在较为强烈的炎症反应。因此,C 反应蛋白常常用于很多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好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现在我们来说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脂质沉积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脑梗赛、脑出血、冠心病等)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了各种降脂药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然而,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一个问题:单独降脂虽然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是并不能做到完全阻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就说明:脂质沉积学说并不能完全阐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肯定还有别的发病机制存在。




为此,人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很探索。近几十年来年,人们逐渐认识到:炎症反应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密切的关系,支持这一学说的一个证据就是很多研究发现外周血 C 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这些证据大多来自一些队列研究。


也就说,研究者先找一些普通人来(当然是很大的样本),检测一下他们的 C 反应蛋白(此时的 C 反应蛋白暂且称为「基线(baseline)C 反应蛋白」),然后对这些人进行随访,分析是不是当初基线 C 反应蛋白水平越高的人,将来发生心脑血管时间的概率越高。


结果他们确实观察到了,如果一个人平时的 C 反应蛋白水平很高,将来发生心血脑管事件的风险也越高。也就是说,C 反应蛋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


然而,在开展 C 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令研究者感到很「不爽」:就是大部分健康人的 C 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检测下限(10 mg/l),但是他们仍然会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这一现象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检测下限(10 mg/l)以内的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有关。


关于检测下限的概念,容我啰嗦两句。


理论上讲,任何一种检测方法,只要你放标本上去,他肯定能出一个数,给你报一个检测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低浓度的样本,检测结果的变异就十分巨大。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血红蛋白检测,如果患者的血红蛋白是 100 g/L,检测系统一不小心检测成了 101 g/L,变异才 1%,显然是无伤大雅,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一个标本的血红蛋白是 1 g/L,检验系统一不小心将其弄成了 2 g/L,误差就是 100% 了,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人们常把检测下限定在变异为 20% 时的浓度。有些医院出的普通 C 反应蛋白报告,虽然浓度在 10 mg/l 以下,但结果可能就是不可靠的。当然,不同的 C 反应蛋白检测系统的检测下限略有差异,一般都在 5-10 mg/l。


我们接着说检测下限的 C 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患者 A 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是 1 mg/l,患者 B 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是 8 mg/l。如果用常规 C 反应蛋白检测方法去检测,他们的 C 反应蛋白都应该是<10 mg/l,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一样的。


问题是:如果真的有一个技术能检测到10 mg/ll以下的 C 反应蛋白水平,A 和 B 的发病风险真的一样吗?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灵敏的检测技术,去把A和B分开,看看A和B的发病风险是不是一样的。




各位看官,也许是看中了这里面的商机,也许是纯粹为了满足好奇心,总之后来这种技术就诞生了,也就是所谓的「高敏 C反应蛋白」。为了区别,我们暂且把前面提到的检测下限为10 mg/l的C反应蛋白检测技术所检测的东西称作「普通C反应蛋白」。当然,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下限也略有差异,但大多都在0.5 mg/l以下。


高敏C反应蛋白发明了以后,人们当然会很好奇地去看看A和B的发病风险是不是一致的。


研究结果很令人兴奋,A和B的发病风险果然是不同的。说到这里,各位看官也就应该明白了,高敏C反应蛋白的价值就在于他能检测到低水平的C反应蛋白,把常规C反应蛋白无法划分的那些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人划分出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显然就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了。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句,2008年,Paul M Ridker领衔的JUPITER 研究(N Engl J Med. 2008359(21):2195-2207.)公布了一些振奋人心的发现:首先,他们发现他汀类降脂药物(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这个发现进一步强化了炎症反应学说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机制的关系,同时也不得不使人们去反思,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原因到底是「降脂」还是「抗炎」;


其次,他们发现如果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2 mg/l),即使 LDL-C 正常(<130 mg/L),患者仍然可以从他汀类治疗中获益。


当然,后来还有一些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 JUPITER研究的结果,说到底就是一句话:高敏C反应蛋白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risk factor)」,更是治疗的「监测标志物(monitor)」。


相关的研究和评论在 Lancet,NEJM, JAMA, Annual of Internal Medicine, BMJ, Circulation, JACC, ClinicalChemistry 上都有报道,大家可以参考下,版面上也有很多讨论,在此不一一赘述。


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本文原创作者:丁香园站友:hzdlj


相关试剂盒推荐


相关文章

突破!上海交通大学迎来2024年首篇JAMA(IF=121)

辅助和新辅助免疫治疗改善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结果。然而,检查点抑制与化疗的最佳组合仍然未知。2024年1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陆舜团队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JAMA(IF=121)在......

新刊NEJMAI上线,“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才刚起步”

经过1年多精心准备,NEJMAI第一期今晨正式上线(ai.nejm.org)。我们在此发表该刊主编IsaacKohane教授撰写的社论。Kohane教授和该刊常务主编CharlotteHaug博士曾多......

Lancet子刊|新冠追踪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新发现!

部分民众总感觉“阳康”后一直有不舒服的现象,在近期中国科学家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中得到了分子层面的科学论证:新冠病毒会对部分感染者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涉及肺、肾、脑、运动能力、血糖、疲劳、嗅/味觉异常、......

纪念叶笃正先生逝世1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举办

10月16日,“纪念叶笃正先生逝世1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举办。来自中国气象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20余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大翻车?JAMA最新研究显示…

近期,丹麦生物制药企业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因减肥药效,刮起了一阵网红大风,使GLP-1在成为非胰岛素类降糖药开发热门靶点后,又成为减重药物领域热门靶点。司美格鲁肽是一款新型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GLP......

Lancet(IF=203):中国学历越高女性越瘦,男性则相反

在中国,自1980年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重指数(BMI)和肥胖症一直在稳步上升。然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国家、区域或某些人口亚群的近期趋势进行可靠评估。为了弥补这一证据差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新华......

JAMA子刊:每天多花点时间慢跑或遛狗,降低9种疾病风险

本周JAMA NetworkOpen就发表了一篇运动与住院常见病因之间风险关系的论文[1]。好消息好消息,较高的体力活动与25种常见住院原因中的9种风险降低有关,尤其是胆囊疾病、尿路感染、糖......

JAMA子刊:亚洲人戒酒有好处的证据来了!450万人结果显示

大家都知道过量饮酒有害健康,但由于饮酒行为带有浓重的社交属性,劝人戒酒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过量饮酒有害健康,但由于饮酒行为带有浓重的社交属性,劝人戒酒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其......

JAMA:Omicron虽温和,但放松管控将会导致死亡大幅反弹

自2020年初新冠大流行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对新冠疫情的控制成效显著。与之相对应的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并未采取严格的封控措施,这也导致他们的感染人数和相关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最近,新冠突......

NEJM:陈子江院士团队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重大成果

日前,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院士团队的又一项临床研究成果“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PGT-A,第三代试管婴儿)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Livebirthwithorwithoutpreimp......